欧也妮葛朗台情节摘要(豆瓣8.4分的小说欧也妮)

文/徐徐读书《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主要讲的是:老箍桶匠葛朗台有着万贯家财却非常吝啬即使自己的亲弟弟破产也不想花一个子施救他有个天真、善良的女儿叫欧也妮欧也妮虽是富家女,却没有过过一天富人的生活她从小生活在自家又破又暗的宅子里,过着平静机械般的生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欧也妮葛朗台情节摘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摘要(豆瓣8.4分的小说欧也妮)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摘要

文/徐徐读书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主要讲的是:老箍桶匠葛朗台有着万贯家财却非常吝啬。即使自己的亲弟弟破产也不想花一个子施救。他有个天真、善良的女儿叫欧也妮。欧也妮虽是富家女,却没有过过一天富人的生活。她从小生活在自家又破又暗的宅子里,过着平静机械般的生活。

直到某一天,堂弟夏尔的到来,打破了她以往生活的平静。夏尔是破产叔叔家的孩子。他本想投靠葛朗台,在葛朗台家没住几天,就被他早早打发去海外谋生了。

不过,欧也妮却在和夏尔相处的短短几天内,爱上了夏尔。为了这份爱,她把自己金币全部赠送给了夏尔。葛朗台知道后,暴跳如雷,对欧也妮进行了严厉的惩罚,还因此吓死了自己的老婆。

但是,向来唯命是从的欧也妮,这次没有选择忍受,而是倔强地反抗着。即使被父亲每日关禁闭,吃清水面包,她也毫无怨言。

然而,她的牺牲并没有换来想要的爱情。几年后,夏尔发财归来,早已把她抛出脑后。甚至,夏尔认为他们之间只不过是金钱的交易。她是他的债主,仅此而已。伤心欲绝的欧也妮最后选择了孤寂终生。即使和他人结婚,也只是名义上的婚姻。

这个看似很俗套的故事,却被巴尔扎克写得引人入胜。这也正是作者的厉害之处,他把每个人都写活了。在他的笔下,所有的人物形象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饱满的、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也因为人物形象的丰满而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整个故事以金钱为主线,金钱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人人渴望金钱,希望得到数不清的财富和贵族地位,却又在金钱中迷失自我。也正是这样,老葛朗台视金钱如生命,妻子病的快死了,也舍不得花钱医治。他的侄儿夏尔也正是因为金钱,才抛弃了可怜的欧也妮,去追求贵族太太。

不过,纵观这部小说,我们除了看到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贪婪,还能读出什么呢?

一、欧也妮的悲剧表面上是金钱导致的,实际却因为原生家庭

欧也妮在遇见堂弟夏尔之前,都住在自己家破旧的大房子里。她从早到晚,都和母亲一起吃饭、做针线。全家人的内衣、被服都是她和母亲一起缝制的。她们从来不需要上街买菜,因为佃户会主动送上门。

一日三餐吃什么,吃多少,都由葛朗台定。每天用多少克黄油、几个鸡蛋、晚上点几盏灯,什么时候吃肉,吃多少等等,葛朗台都会按数量定额分配。如果谁多用了一点,必会遭来葛朗台的辱骂。

所以,欧也妮和母亲、佣人严格按照葛朗台的规定执行,而且她们也对这一切也都习以为常了,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些简陋的物质条件和贫乏的精神世界,使得欧也妮成为了一个乖巧、天真无邪,又没见过世面的姑娘。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人心有多复杂,这些她通通都不知道。

直到那个打扮时髦的巴黎小伙子夏尔的到来,让欧也妮大开了眼界。

“欧也妮从来没见过衣着和人品都这样完美无缺的小伙子,简直以为她这位堂弟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子呢。”

这个一年到头就知道织袜子、补衣服的姑娘,深深地被堂弟的美貌和漂亮的衣着吸引了。她感觉他就是自己的世界,是自己的心上人。她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他。

那么,这个堂弟是怎么看这个堂姐的呢?说实话,夏尔一开始并没有瞧上欧也妮。他认为欧也妮打扮的又丑又土,长得也不好看。只是,后来在得知自己父亲破产自杀后,夏尔伤心欲绝,又走投无路时,才慢慢接受欧也妮的示好。

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象。他们的爱念如真空一般,一旦遇到一点“空气”就会变得不堪一击。这也正是后来,为什么夏尔发财之后,立马抛弃欧也妮的原因。

欧也妮的悲剧表面上是“负心汉”夏尔造成的,真正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女孩长大后要想减少被他人欺骗的可能,是需要富养的。这里的“富养”并不是指多么奢华的物质条件。而是指必备的物质基础、富足的精神世界和宽广的见识。

而我们的可怜的欧也妮呢?想给夏尔做个饼吃,都没有多余的木材、面粉和黄油;咖啡里想多加一点糖,都需要得到父亲的允许。她没有好的物质享受,就连平常百姓家的女儿都不如。

所以,当她和佣人看到夏尔的一件普通睡衣,都会觉得“太豪华、太奢侈”。我想,那一刻,她除了羡慕外,更多的应该是震惊。她不知道世间还有如此好物。

至于“富足的精神世界和宽广的见识”,欧也妮也没有得到过。她的父亲从来没有对她表现出什么关爱,也没有带她出去见过世面。

所以,在欧也妮的世界里,对于男性是缺失的。她只看过父亲,和父亲仅有的几个生意伙伴。至于其他人,她一概没有接触过。因此,当夏尔出现后,她就会立马被他吸引。那一刻,她以为夏尔是自己的白马王子。

其实,如果当初来的不是夏尔,而是王尔、李尔,她也一样会为之倾倒的。但如果,她见识过外面的大千世界,她就不会这么容易被他人吸引了。

果然,见识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二、爱使她成长,又使她毁灭。

在遇到夏尔之前,欧也妮就如一株沉睡已久的睡莲种子。她言听计从、从不去争辩什么。遇到夏尔之后,她开始公然和父亲反抗起来。她的“战斗”从一顿早餐、一个鸡蛋、一点糖……开始,慢慢到最后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资助夏尔。

那些被葛朗台视为珍宝、各种珍藏版的金币,就这么全部被她无偿奉送给了夏尔。气急败坏的葛朗台拒绝和她来往,罚她关禁闭。一关就是三个月,她也毫无怨言。

因为她的内心是富足的。是爱,让她觉醒,也是爱给了她反抗的勇气。爱如阳光般,洒遍欧也妮纯洁、单调的生活中,也洒进了欧也妮的心田。她内心的小火苗开始慢慢燃烧,她的世界一下子变得绚丽多彩。她迫不及待地想与他人分享这份喜悦,花朵、小草在她眼里也开始有了生命。它们都在朝她笑着,和她一起感受这份浓浓的爱意。

每天早起、做祷告、梳洗这些琐事,在欧也妮看来也开始具有不一样的意义了。院子里的井台边、小花园里长满青苔的凳子上、老城墙和房子之间的拱廊下,都曾经留下他们两人浪漫的身影。

他们或认真地说着一本正经的废话,或沉默不语。仅仅这些,就足以支撑欧也妮长达7年的时光。爱让欧也妮内心的种子苏醒、发芽、开花,却没有结果。她那么的欢喜,最终却被狠狠打击。夏尔寄存在她这里的首饰匣子,一件为了它,欧也妮死上一千回都在所不惜的东西。不曾想来,夏尔归来时不但没有一丝感谢,反而那么轻描淡写,只叫她让“驿车捎回”即可。

我对你情深似海,你却对我薄情寡义。罢了,罢了。欧也妮从此心灰意冷。她默默忍受,日渐憔悴,整日以泪洗面。她突然想起了母亲的死,也悟出了自己的命运。她啜泣地对自己说着:“母亲做得对”。

此后余生,她知道自己只有受苦和等死。成也爱情,败也爱情。爱情让她生,爱情也让她死。这位充满感情的女子,再也不相信感情了。

三、巴尔扎克其人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悲剧的小说。其实,这和巴尔扎克本人的生活背景有关。巴尔扎克是个写作天才、高产作家。他本可以可以腰缠万贯,却因挥霍无度,经常陷入债务纠纷。

每次,稿费的预付款一到,他就会花重金租豪宅、买高档家具,各种装修房子。很快就把钱花光,然后再向朋友借钱过日子。有时,稿费未到,他就已债台高筑。即使这样,他还不断购买昂贵的绘画和珠宝。他甚至为了举行一个宴会,就把整个餐厅重现装修一遍。

他的身边不乏贵妇太太,却没有一个真正留在他身边。即使最后,他苦苦追求了十几年的德·韩斯迦夫人同意和他结婚,他也无福享受。因为,那时他已经病入膏肓。他们的婚礼结束后没多久,巴尔扎克就离开人世了。

巴尔扎克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被情所困的一生。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总是不可避免的落入悲剧的命运。

正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一样。葛朗台视财如命,虽然拥有数不清的金币,但是他去世时却不能带走分文。他的夫人一辈子胆小、顺从,没有享受过一天富太太的日子,最后也是因为胆小被吓死了。欧也妮因爱而生,又因爱而灭,苦等几年,等来的却是背叛。夏尔虽然追求到了金钱和地位,但是他的爱情也只是一场交易。

其实,这些悲剧不仅仅是人物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正是因为这些悲剧,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悲剧让巴尔扎克的作品更加丰满、真实。

正如鲁迅所言:“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有毁灭才会有新生。这也正是巴尔扎克作品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