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什么会失败(苟富贵勿相忘)

“苟富贵,勿相忘”,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拥者笑而应曰:若为拥耕,何为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大概意思是:陈胜(字涉)年少时跟人一起帮佣,在地头儿上休息时,他感叹半天说:“将来不管谁富贵了,不要忘了弟兄们。”一起干农活的小伙伴听了笑答说:“都在这耕地呢,怎么可能富贵?”陈胜长叹一声说:“唉,家雀儿怎么可能知道鸿雁的志向呀!”

说的很有道理,光想着种地肯定是富贵不了的。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在田间地头儿休息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或许是在想怎么摆脱现状,也或许是在怨恨上天不给机会。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终于让他等到了。

陈胜为什么会失败(苟富贵勿相忘)(1)

【背景】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抓壮丁(也叫服徭役)去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当时陈胜吴广应该已经是被抓到闾左的壮丁了,还当上了屯长,是壮丁的头头。他和吴广在两名军官的监督下带着900壮丁开始出发,结果在大泽乡遇上大雨,延误了行程,眼看着不能按时到达。秦朝时,如不能按时到达是不问理由的,一律处斩。按照现在看肯定是有些苛刻的,好比上班迟到就要开除,未按军令到达指定地点就要枪毙。可按照秦时普通人的思想,那肯定要跪地求饶的,这时候陈胜的“鸿鹄之志”就显现出来了,不想着怎么加紧赶路按时到达渔阳,也不甘于跪地求饶,直接杀了监督的军官揭竿而起。

【鱼腹丹书 篝火狐鸣】

揭竿而起之前,陈胜心里是没底的,当时他与吴广都是屯长,他不确定吴广是不是支持他,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镇得住这900名壮丁,他十分需要吴广的支持。他先找吴广商量,说是商量,其实忽悠,你细品。

他先说:“我们现在的处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选择为国事而死,干一番大事业?”这是在告诉吴广目前两人的处境,你我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并且非死不可。

趁着吴广头疼怎么办时又说:“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秦王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听说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由于屡次劝谏的缘故,被派在外带兵 ,却被二世无故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老百姓并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以他们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呢? ”上来就说咱们都得死,直接就把吴广搞懵逼,吴广还没回过神来他就说出了方法,借用公子扶苏和名将项燕的名头干一票大的。吴广一拍大腿,干了!

拍完大腿,两人心里还是发慌。怎么办?找个算命的给算算吧。算命先生一看两人的情况说:“ 你们的事业能成功,且能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们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壮丁们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 与此同时,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

这里有几个细节,“买鱼”,“朱砂”,“绸帕”。买鱼说明普通壮丁手里是有钱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朱砂是一种矿物,也不是随时随地就有的东西。尤其是绸帕,这东西在那时可不常见,但是“陈胜王”嘛,肯定是“富贵”的,这时候用土布效果会大打折扣。在生死关头还能想出这种套路,同时在实施的时候还能做的这么细节,不得不说陈胜是个心机BOY。

陈胜为什么会失败(苟富贵勿相忘)(2)

【苟富贵,勿相忘】

后面的事情比较顺利,一路打到陈县。张耳、陈馀二人劝其不要称王,避免成为朝廷关注的焦点,陈胜不听,自立为王,国号“张楚”。

这时候全国已经有多地起兵造反,陈胜任命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朝廷派章邯前来支援,一番苦战后,吴广手下田臧竟然以一句“假王娇,不可预计”杀了吴广。最有意思的是田臧将吴广人头交给陈胜时,陈胜不但没有责罚,竟然还赐他楚令尹大印,拜为上将!陈胜不封王,楚令尹就是楚地一把手,你细品。

陈胜自立为王,手下称吴广为假王。“假王娇,不可与计”也是有原因的,吴广比较固执,又不太会带兵打仗,但是名气又很大,仅次于陈胜。陈胜怎么可能让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与自己齐名呢?这已经不是当初靠吴广帮忙杀掉军官稳住900名壮丁的时候了,富贵了,是该把名分捋一捋了,示意田臧杀掉吴广也不难理解。

这还只是“苟富贵,勿相忘”的开始。早先跟他一起给地主种地的伙计也就是最开始见识他“鸿鹄之志”的人从老家赶到陈县投奔他。结果在门口敲了半天门都没人搭理,等陈胜出门时在旁边叫出了其小名从被带回宫里。这儿时伙伴讲了一些陈胜在家乡时的旧事,引得陈胜不满,直接灭口。

陈胜为什么会失败(苟富贵勿相忘)(3)

【后记】

吴广死后,形势就此开始逆转,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部将分分自立为王,各地支援起义的势力也不再受陈胜节制。最终身边没有一个当初患难与共的伙伴,拼命逃窜之时,被车夫杀死。起义从开始到结束坚持了不到半年,秦二世也安心的过了个好年。

“苟富贵,勿相忘”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你我都能做到,但是这“富贵”前后说到和做到“勿相忘”的比例却相差甚大。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世间不乏重情重义之人,但更多的却是忘恩负义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