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姓最有名的人(趣谈亓姓历史人物)

前文讲过明代的科举制度,考取生员(秀才)后,可以去参加乡试考举人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赶得巧了,当年就可以再考,赶得不巧了,再等一两年,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亓姓最有名的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亓姓最有名的人(趣谈亓姓历史人物)

亓姓最有名的人

前文讲过明代的科举制度,考取生员(秀才)后,可以去参加乡试考举人。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赶得巧了,当年就可以再考,赶得不巧了,再等一两年。

亓诗教赶得特别巧,他要等三年(哈哈哈)。他考中秀才这一年是万历22年甲午年,离他最近的乡试是三年后的万历25年丁酉年乡试。不过也不怕,正如他老师亓光澄常吹牛的那句话:功名算毛,唾手可得!(多说一句,这位爷一辈子没考上,唾手没唾准,心灰意冷之下投身了教育事业,晚年由亓诗教等学生接济善终)

老师都这样说(吹)了,那就再等三年呗,高考还靠这三年打底子呢不是。

寒暑再来春秋,桃花谢了飞鸿,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此时的亓诗教心里已经非常平静,三十多年的苦读、父亲的离世、生活的困苦都在考验他,把他磨炼成一个战士,现在的他,只需要一个机会!

万历25年丁酉年乡试,亓诗教来到了济南府,坐下、答卷、交卷、走人、看榜,然后就中了,三十年磨一剑,一剑封喉。

值得笔者啰嗦的是,这一年乡试,山东考场谁第一不重要,上海考场的第一名(解元)让个不务正业的主得了,这位爷姓徐名光启,后来凭借自身努力,没有跟同学们那样上历史课本,而是和沈括他们上了物理、自然课本。

亓诗教同学中举了,这一年他四十。我不想打击他,但是我想说这种排位有人十四就做到了,谁呀,正德年间首辅杨廷和!“滚滚长江都是水”的作者的爹。

人比人,气死人,要不人家怎么当首辅呢?但是亓诗教也不用太丧气,中学课本里的《范进中举》,老范大爷50多了还是童生,中了个举人还乐疯了,这不是差距吗?

其实客观来讲,摘除个别神仙操作(杨廷和、张居正),亓诗教这个岁数在科考历史中并不是下游,今天的干部任职年龄中,这是处级的正常年龄,是厅局级的青春年龄,是国家级的幼儿园年龄。

亓诗教或喜或叹,不得而知。不过他这次机遇很好,他不用再等三年了,一年都不用等。今年三十吃了饺子开了春就是会试年,也就是说,在等几个月,老亓就可以去北京了。

原来三十年没走过的路,现在三年就走完了,丁酉年的年三十,他不看春晚我知道,哭不哭我就不知道了。

万历26年,当家乡莲花山谷中桃花绽放的时候,亓诗教启程了,和他一块去北京参加会试的是颜庄镇青年举人吴暐,吴暐的父亲是莱芜历史上的第二位进士吴鸿洙,他的叔叔是第三位进士吴鸿功,吴暐此次也考中了,由于名次比亓诗教靠前,所以他是莱芜历史上四位进士,这就是王者级别的吴氏一门三进士!以后有机会再讲这家子人。

吴暐生于万历5年,这一年刚刚21岁,跟老亓比,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老弟,但是英雄不问出处,也不问岁数,经过礼部会试、皇上殿试,最终的成绩是吴暐三甲第15名,亓诗教三甲第176名。。。。。。

再次用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安慰完老亓同志,我仔细看了看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的上榜者,翻了翻历史课本,着实惊讶了一场。正如黄埔军校第四期是个将星云集的神学期、莱芜一中净出些好学生一样,万历26年戊戌科也是个牛叉大了的聚宝盆,无数名臣大将、封疆大吏、阁臣宰相蕴含其中,伺机待发。

我们来看名单,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是亓诗教的山东老乡、青州人赵秉忠,后来当到礼部尚书,让晚明大儒黄宗羲他爹黄尊素给弹劾下去,经历并不出众,但是身后却留下了一样东西,足以彪炳史册,那就是他的状元答卷,也是1000多年科举史上唯一的一张答卷,经皇上御览御批,现藏于青州市,小伙伴们可以买张票去看,一来看看人家的字,二来过把皇上的瘾。

第二甲中,何如宠、阎鸣泰都是明末的名臣,一个户部尚书一个封疆大吏,都是省部级。

温体仁,崇祯朝的首辅,现在的人对他不够了解,他的名字不在明史列传里,而是跟胡惟庸、严嵩这些大老虎共同排在《奸臣传》。这位老兄的事迹不多说,就告诉大家一条,崇祯干了17年皇帝,换了18位首辅,平均一年一位,而温体仁这老小子自己干了7年,你说能不能,你说奸不奸。

第三甲中,吴暐说过了,除了岁数小外,也是个能臣干吏。限于篇幅,周汝磐这样的尚书也不讲了,单独点点熊廷弼和官应震。

  官应震的名字很响亮,但这并不是说“官场应该地震”的意思,否则各位阅卷大臣也不能让他过吧,而是说当官的政绩要令人震动。这位爷名字好,事业也敞亮,万历年间四大党,东林党、浙党、齐党和楚党,戊戌科里就有两个党魁,亓诗教(齐党)、官应震(楚党)。

李云龙用一炮干掉了鬼子观摩团20多个军官,万历爷一科就兜住了俩党主席,都可谓霸道、可谓缘分啊。用言情小说来讲,此时官应震跟亓诗教就种下了羁绊一生的情愫,以后的岁月里,二人将率领各自的党派在晚明的朝廷中兴风兴雨,老官的事迹下文还会再讲。

接下来简单说说熊廷弼,一个让努尔哈赤叫“老熊”的男人,也是一个和历史书玩熊出没的男人。考中进士后,老熊在地方干了几年御史(中纪委巡视),后来派到辽东,跟后金打交道,积累了点心得,工作开展的很有声色,但是这人脾气差,加上杂七杂八的事得罪了人,就给免职了。萨尔浒后,辽东局势糜烂,努尔哈赤彻底做大,不用喝酒就敢说东北是我的,朝廷一看没招了还得用老人,就把老熊派过去了,连锤带吓唬一番,还真管用,慢慢的把局势稳定下来了。但是老熊老毛病又犯了,跟搭档王化贞闹不和,老熊本身是楚党,王化贞是东林党,个人矛盾加党派斗争,矛盾扩大导致将帅失和,在广宁打了败仗,把车开翻了。朝廷追究责任,把老熊下狱了,老熊委托东林党的中间人、大忽悠汪文言从中间想辙(汪文言游走于东林党、阉党和各党之间,是情报贩子似的人物),汪文言神通广大,竟然七拐八拐和当时的二把手(一把手天启皇帝不上班)大太监魏忠贤搭上了线,约定老熊交出四万两银子就能免死。可到了头老熊却不拿这个钱,一下子把魏忠贤惹急了,老子不能给你义务劳动啊,手续都办好了你不拿钱?有没有契约精神?讲不讲合同?老魏一急眼,就把轻判老熊的判决书改成了斩首,还传首九边,让老熊的脑袋公务旅游全国九大边防要塞。

老魏再一查,中间委托人是东林党的汪文言,于是又把矛头指向了他,这也是加速老魏清洗东林党的一个导火索,这是后话。

说到这里,大家也能明白了,万历戊戌科的进士们是被时代裹挟进历史的洪流里的。正如我们看三国,为什么乱世英雄多呀,盛世英雄也一样多,只不过没有那么多风口浪尖让人成名而已。

此时离万历朝结束还有22年,离萨尔浒之战还有20年,离魏忠贤上位还有25年,东林党已经崛起,政局上的党争已经拉开微末,亓诗教和这帮戊戌科新晋进士们又将迎来什么样的人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