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

毫无疑问的是,苏联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除了因为它为全世界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影响力巨大之外,还因为它确实创造了人类工业史上的诸多奇迹。

例如最近才被乌克兰毁掉的安-225。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运输机,其顶部可以搭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毫无疑问是人类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再例如名声远没有安-225这么大,但至今仍保持着全球最大涡桨飞机头衔的安-22“安泰”运输机,它是苏联第三代战略运输机,外形憨厚、噪音巨大,但仍不失为苏联的“黑科技”之一。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

苏联航空工业的“黑科技”

上世纪50年代,苏联空军运输航空兵希望有一种大型战略运输机可以对安-8和安-12这样的中型涡桨运输机形成补充,来提高部队的战略运输能力。

1962年,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始研制远程重型军用运输机,用于运载重型军事装备。

经过初步研究,安东诺夫设计局拿出了一个1:1大小的木质模型,从外形来看,它基本上就是将苏联的安-12按比例放大,还保留了安-12的四发涡桨布局、基本翼形、主起落架、增压驾驶舱、非增压货舱等设计。

那么安-22有多大呢?从数据上来看,安-22机体长57.9米,翼展64.4米,机翼面积有345平方米,机身高达12.53米,可以说是一个巨无霸了。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2)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安-22太大了,它的外形看起来还是很憨厚的,从外形上来看,似乎看不出来它是一架多厉害的飞机。

但安-22可不仅仅是一个“放大”的安-12,因为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4台来自图-95“熊”式轰炸机的NK-12MA涡桨发动机,每台都可以以15000轴马力来驱动一副四叶反向旋转螺旋桨。

众所周知,图-95是飞得最快的螺旋桨飞机,因而拥有4台NK-12MA发动机的安-22可以说是动力强劲、速度惊人。而且,这还让安-22还具备野战机场无铺装跑道短距起飞的能力,让苏联空降兵可以进行机降作战。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3)

当然,4台涡桨发动机还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它飞行器来噪音巨大,但对于一架运输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致命”的缺点。

而且,安东诺夫设计局还考虑到安-22的外部可能需要背负运输超大件,选择采用H型尾翼设计,让安-22拥有两副垂直尾翼。

由于安-22是在安-12的基础上“改”出来的,发动机用的又是历经考验的图-95的发动机,可以说一切技术都十分成熟,因此,安-22的研制进度也很快。

1965年2月,安-22首次试飞成功,1966年就开始批量生产,1967年开始交付使用,安-22由此正式成为人类历史上所制造过的最大的涡桨运输机。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4)

安-22的运输能力到底有多强大呢?数据显示,安-22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250吨,最大有效荷载高达80吨,最大航程高达10950公里,就算它在最大载重时飞行,还可以飞行5000公里,这个数据简直可以“称霸”航空运输界了。

重点在于,安-22的货舱容积有639立方米,可以运载地空导弹、火箭发射车、坦克等等大型装备。

具体来说,安-22的货仓不仅能轻松塞进4辆苏联空降兵的新型BMD-1空降战车或者是290名步兵、150名伞兵,在它服役之初,它还是苏联唯一可以塞进T-62坦克的运输机,这大大提升了苏联军队的战略运输能力。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5)

其驾驶舱内可以乘坐5-6人,驾驶舱后面还有一个与主货舱隔开的机舱,可以容纳接近30名乘客。

此外,虽然安-22是一架螺旋桨式飞机,还体积庞大,但它的飞行速度还能够达到740公里/小时,这一速度和后来的伊尔-76的巡航速度差不多,而它的巡航速度也有680公里/小时。

作为全球第一种为空降兵研发的重型运输机,安-22从首飞到1974年停产,一共生产了85架,其中50架交付给了苏联空军,另外35架则用在民航领域。

据悉,其实安东诺夫设计局还曾考虑过制造安-22的民航客机型号,根据设计,安-22可以设计双层客舱,并容纳700多名乘客,而波音747也只能乘坐大约四五百名乘客。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6)

“布拉格的噩梦”

在安-22服役后,它多次参加了各种运输任务,创下了不少飞行记录,其中最著名的一项纪录,就是它曾将100吨金属块运到了7848米的高度。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7)

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时,安-22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发起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举动在苏联眼中无异于是捷克斯洛伐克想要脱离苏联的控制。

而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苏联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块阵地。在苏联试图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政治、经济压力都无效的情况下,1968年8月20日,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武装入侵。

当晚11时,布拉格机场接到了一架苏联民航客机的信号,声称自己发生了机械事故,要求“迫降”。按照国际惯例,布拉格机场并没有拒绝这一要求,可没想到的是,客机一落地,就有数十名苏军暴风突击队成员冲出机舱并迅速占领了机场。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8)

几分钟后,苏联第24空军集团军安-22运输机在战斗机、轰炸机的掩护下,开始以1分钟1架的速度降落,将大批苏军以及坦克和其他战斗装备运抵布拉格,苏军空降兵很快向布拉格市区挺进。

6小时内,苏军就控制了布拉格全部的交通要道,并包围了中央委员会大厦、国防部等部门,苏军还占领了邮电局、广播电台等部门,而且,苏军还拘捕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党政军高官,迅速完成了军事入侵任务,因而,安-22也被称之为“布拉格的噩梦”。

这展现出了安-22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也是安-22的“成名之战”,此后,苏军许多多外军事行动,都有安-22的身影。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9)

例如在1979年针对阿富汗阿明政权的武装入侵中,苏军就又一次出动了安-22。

公开资料显示,从1979年12月24日到27日的3天时间内,苏联为了加快空运速度,出动了350余架次安-12、安-22,向阿富汗运送了空降兵105师和第103、104师的各1部,总共运输了5000多人,300多辆装甲车和数十辆坦克。

这让苏军在阿富汗的总兵力达到了1万多人,让苏军加快了在阿富汗的行动。

资料显示,苏军在12月27日晚上7时30分开始行动,迅速包围了阿富汗总统府,并占领了广播电台、国防部等重要部门。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0)

在3个半小时内,苏军就控制了喀布尔,并击毙了阿明和其家属,次日凌晨,苏联方面就宣布成立以卡尔迈勒为首的阿富汗新政府。

另外,由于阿富汗政府缺乏有组织的抵抗,苏军成功在7天内推进700-900公里,控制了阿富汗的主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边境通道,苏军的这一次行动,又一次成功,展现出了安-22可怕的运输能力。

但虽然安-22又大又快,运输能力强,但它的安全性确实也不能说是太好。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1)

例如,安-22曾执行向秘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任务,并发生了一次事故。1970年5月31日,秘鲁发最大的渔港城市钦博特发生了7.7级大地震,这是一次发生在海底的地震,震中位于距离海岸35公里的太平洋上。

虽然它没有引发海啸,却破坏了瓦斯卡兰山北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冰川泥石流,在短短4分钟内,钦博特以东的容加依市全市2.3万人被活埋。

这是秘鲁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自然灾害,共有6万多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和100万人无家可归。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2)

很快,安-22接到指令向秘鲁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不过却有一架安-22在飞行过程中失踪,这似乎显示出安-22安全性还有待考量。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苏联时代的军工产品更多更像是一种“消耗品”,对他们而言,战场上所有武器装备的寿命都不长,毕竟上了战场就有被打下来的风险。

例如,1984年,苏联的一架安-22就在从喀布尔起飞后不久被一枚SA-7击落,此事导致飞机上的250名机组人员和乘客全部遇难。

因此,可能苏联在面对军事装备时,他们的想法是做得精致还不如以量取胜,因而苏联时代的军工产品大多更加注重实用性。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3)

“起死回生”的安-22

除了安全性能不佳之外,安-22的经济性也非常有限,而且到了上世纪70年代,苏联已经开始研制安-124了。

安-124是专门为运载苏联陆军的主战坦克、重型火炮而设计的,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150吨,货仓体积也有惊人的1160立方米,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405吨。有了更大的飞机,安-22当然是要“失宠”了。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4)

不过,虽然安-22在1976年就停产了,但苏军也没有彻底抛弃安-22,还给它指派了另外一个任务,那就让它给安-124背运零部件。毕竟安-22背部本就有为载货设计的空间,因此,很长时间内,苏联人总能看到安-22“背着”安-124的部件到处飞。

只让安-22运输零部件听起来好像还是有一点浪费,因而“脑洞大开”的苏联人还曾设计过“核动力”版本的安-22,还给它确定了安-22PLO的代号。

公开资料显示,安-22PLO将会参考使用图-95LAL核动力轰炸机的发动机,令其可以不间断安全飞行50个小时——当然,这50个小时是指飞行员可以安全飞行的时间,具体到底能飞多久,就看飞行员能“坚持”多久了。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5)

不过,这款飞机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试飞,而且飞行过程中也没有打开核反应堆,不久后这一项目就被停止了,可能苏联也是担心万一出现了事故追回,安-22就会变身“核弹”砸在自己头上。

后来,苏联航空设计师还曾试图将安-22改建为洲际导弹发射平台,也就是参考现在的机载远程巡航导弹,将洲际导弹“搬上天”;也有过将其升级改造为“水上起降”飞机的想法,但最终这些设计也都只停留在图纸阶段,并没有付诸实施。

此后,安-22几乎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安-22对于苏联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它展现出了苏联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帮助苏联取得了多次胜利,曾经它也是“春风得意”过的,甚至还有人表示,如果没有安-22,也许苏联的解体还将提前。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6)

然而可惜的是,在苏联解体后,不少安-22都被废弃,他们被摆在了“飞机坟场”,又或是直接被拆解成为了其他飞机的“零件储备”。

不过由于安-22的运输能力强大、航程也远,而且其运输成本也低于安-124,因此,2012年有消息显示,有少部分安-22经过翻修之后,又重新飞上了蓝天。

至今为止,仍有6架安-22在俄罗斯空天军第76军事运输航空中队服役,不过,现在似乎只有3架能够正常执行飞行任务。

苏联的运输机机型(鲜为人知的苏联第三款战略空运巨无霸)(17)

据悉,俄军计划让这三架安-22一直服役到2033年,然后再使用安-124全部替代安-22.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2033年就是安-22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

但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安-22也并不是一架落后的飞机。因为它的运输能力比伊尔-76、美国的C-17和我国的运-20更为强大,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虽然我国一直在追赶世界的脚步,但其实我们在大型运输机方面的能力,仍没有完全赶上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时的水平。

这是一种巨大的差距——虽然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显示出来的是苏联曾经强大的工业水平和创造工业奇迹的能力,也许,这也是至今仍有许多人在怀念苏联的原因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