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

沿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一路向西,大约2公里的路程便到达老门西一带,在老门西鸣羊街与花露岗的交汇处,街巷西隅,一座极具徽派建筑风格的园子矗立在那里,小巧隽秀,淡雅清新。

在园子里漫步时,我们在讨论夏天是什么。是走在前方的小男孩手里拿的冰镇橘子汽水,还是烈日骄阳下透过雕花木窗落在背后的光影,抑或是穿过庭院小径,落入眼帘的半亩荷花?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2)

我想,这座小园应是藏住了整个夏天。处暑寻园林,消暑度时光。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3)

此园名唤“愚园”,为清晚期南京重要的私家园林,在江南园林中有较大影响。愚园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中山王徐达后裔徐博的别业,后为清代名人胡恩燮购下重建,因此又被称之为“胡家花园”。《冶城话旧》有载,“门西鸣羊街愚园,为金陵名园之一,胡煦斋重修之,世人称为胡家花园”。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4)

愚园曾有过五个名字,园林修建之初,胡恩燮给园子取名为“寄安”,立意为寄身安居之所。园子建好后,在其好友、苏州诗人亢树楠的建议下改名。亢树楠认为胡恩燮有勇有谋、机智过人,却为母归隐避世,寓居园林,以“愚”命名,有“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之意,是对他过往大智大勇的肯定,也是对他淡泊名利、归隐于世的心迹的表达。胡恩燮认为“愚”与“寄安”之初心并不相悖,甚至相通,便欣然同意,并以“愚园老人”作为别号,赋诗:“人笑愚公愚,构园如移山。大智莫若水,名愚岂其甘。”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5)

园子除了寄安、愚园的称呼,还被称为胡家花园和胡园,此外,因愚园“水石清秀,而且繁花覆地,婀娜诱人,奇珍异卉,四时不谢”,亦被称为植物社。《清稗类钞》有载,“除胡园一名愚园外,亦名植物社,在江宁城中凤凰台花盝岗之东南”。此外,徐寿卿在《金陵杂志》中亦称其为植物社。

胡恩燮在园内修建亭台水榭,广植花木,还特意在宅院西边的花园里叠起一片规模不小的假山,其形态和结构多仿狮子林,愚园因此有了“金陵狮子林”的美誉。《江南园林》评述,“愚园北部叠石为山,嵌空玲珑,回环曲折,颇见经营之妙”。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6)

园中建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无隱精舍、分荫轩、松颜馆、城市山林、在水一方、小山佳处、渡鹤桥、小沧浪等景观,是为愚园“三十六景”。民国四年,胡恩燮子胡光国扩建愚园,增设34处景观,故愚园有“前后七十景”之说。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7)

愚园全图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4年)白下愚园集

经胡恩燮、胡光国父子两代营建,愚园景区文物古迹众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后因胡氏家道中落、园林年久失修及战争破坏,导致愚园内大量文物古迹不复存在。坊间更有传言,园林荒芜后,园内假山、亭阁被拆毁,部分假山石运往瞻园和白鹭洲公园,可见其园内山石景观之美。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8)

园林艺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园主人借助自然景观体现自己情趣的一种载体。胡恩燮、胡光国作为愚园两代园主人,正是借助着对园林的雕琢,彰显自身品性与素养。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9)

园内宅院考究,却不奢华,和谐舒雅的氛围随处可见。一直致力于愚园以及门西文化研究的学者陶起鸣,在《南京地标——金陵名园愚园》一书中这样描绘:正房通向铭泽堂的砖雕门罩上镌刻“桂馥兰芬”四个大宇,表达园主对眷属品行优雅高贵的企盼。正房西侧通向另一路住房的门上,镌有“门庭增喜色,堂牖毓清芬”的对联。宅院内有扇丈余高的黑漆大门,上书夺目的“光前裕后”四个红色大字,蕴含期盼族人光耀祖先,造福后辈的意旨。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0)

铭泽堂

历史上胡恩燮、胡光国均是有名的孝子,愚园也因胡氏父子传承的孝文化而享誉金陵。

先看胡恩燮。他一生忠孝,不仅在危难时刻挺身救母,更在母亲病重之时,毅然弃官,买地建园以奉养母亲。为了表达他的孝敬感恩之心,愚园内用于接待贵客、举办家族重大活动的主厅被命名为铭泽堂,园内的主要厅堂被命名为春晖堂。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1)

春晖堂

再谈胡光国。在继承愚园家业后,胡光国将守园当做秉承父辈事业、表达孝敬之心的大事,特在春晖堂旁建“孺幕亭”,规格比堂低,以表对父亲的尊重,以“孺幕”为名,表达对师长的尊崇。此外,胡光国还在园内修建胡恩燮衣冠冢、立孝子牌坊等。

沿着愚湖北岸一路向西,途经园内西侧的小丘,便到了胡家花园祠堂,2014年6月,胡家花园祠堂被秦淮区文化局列为“南京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据《愚园记》记载,“坡陀东下,渡石桥,北与清远堂正对,为主人家祠,时聚子孙习礼其中,祭毕,合其扉,游人希得窥也”。胡家花园祠堂依山傍水,且家祠相对园中其他建筑体量较大,足见园主人对先人的敬畏,对祭祀活动的重视。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2)

如今的胡家花园祠堂被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改造后设立的国学私塾,通过教授孩子们国学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园主人的忠孝礼义。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3)

1982年9月,愚园被公布为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南京的历史名园,愚园也是秦淮风光带重要的人文景点,对其进行修缮复原有着重要的意义。随后,南京市政府将愚园重建列入议事日程,江苏省设计大师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牵头组建了愚园重建项目团队。团队以童寯先生手绘图《江南园林志》为蓝本,以历史文献和实物遗存为依据,充分利用愚园遗存和山水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将愚园保护和复原设计有效结合起来,坚持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原则,保护文物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直到2016年5月,经过修缮的南京愚园才正式对外开放。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4)

愚园平面图 童寯先生手绘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5)

愚园成熟期复原平面图

复原后的愚园保留全部历史建筑,恢复湖面规模和形态,保持山丘现有自然状态,主体部分恢复到光绪年间愚园盛期的状态,总占地达3.45公顷,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真实再现《白下愚园集》和《白下愚园游记》中描绘的愚园三十六景。整个园林分为内、外两园:外园以自然山水为主,建筑沿湖以带状、点状布置,数量不多,显得简洁而疏朗;内园实际上是园中园,形成一个布局灵活的建筑群体,给人以咫尺山林,步移景异的感受。外、内两园的建筑以疏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复原后的愚园已经成为南京最大的古典私家园林,丰富了老城城南的文化生活,展示了南京老城的文化特色。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6)

如今的愚园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宾客,春起,杨柳依依;夏至,荷风送香;秋临,“竹树弄疏响,罗衣生嫩凉”;冬令,“天色寒青仓,北风叫枯桑”。园子就安静地矗立在老城中,在无声中静观四季变换,记录岁月变迁,让繁华绚丽的城市喧嚣在这里积淀,积淀……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记录时代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江苏代表性建筑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 陶起鸣.金陵名园 愚园[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8.

[3] 李婕. 南京愚园景区文物古迹的调查分析与保护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21.DOI:10.27245/d.cnki.gnjsu.2021.001842

苏州狮子林原来的样子(不让吴中狮子林)(17)

审核 | 曹云华 崔曙平

编辑 | 张 涛 刘羽璇

排版 | 薄皓文

校对 | 徐红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