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体会(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来明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不久前胜利闭幕,全党响应党中央、号召,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这次全会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思想含量、知识含量十分丰富,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都很强,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一、从今年党中央所抓三件大事的内在联系中深刻认识制定《决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讲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清代人物龚自珍有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就多次引用过龚自珍的这几句话,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特别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力量的激发。2021年,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它因为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应运而生、横空出世而成为我们党百年华诞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毫无疑问,这是值得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世界社会主义隆重庆祝的伟大历史时刻。

同时,以大历史观观之,2021年还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90周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还是苏共消亡、苏联解体30周年。这些历史记忆都让我们不胜感慨、思绪万千,进一步认识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极不平凡,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历史是无情的,历史也是有情的。历史无情、有情都表现在它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实事求是的,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适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

为庆祝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办了三件大事,件件办得圆满、精彩。

——第一件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中央举行动员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明确提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第二件是“七一”前后举行系列庆祝活动,举行庆祝大会、开展“七一勋章”评选颁授和全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举办大型主题展览、举办大型主题演出、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特别是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一百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件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审议通过《决议》,党中央成立文件起草组承担文件起草工作,亲自担任组长,从头到尾都强有力地领导和指导了决议稿的起草,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亲自把关,从全会议题的选定一直到全会通过《决议》、对《决议》学习贯彻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为《决议》成功制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对此,新华社记者撰写的“《决议》诞生记”有具体而生动的披露。

这三件大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是一个整体性部署、统筹性安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起草决议稿到通过《决议》营造了扎实的党内思想认识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对集中全党智慧起草好决议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集中体现于对党中央就全会议题和文件稿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时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中;“七一”前后举行系列庆祝活动,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对决议稿的起草具有根本指导作用。我们把《决议》与“七一”重要讲话相对照,就不难发现,“七一”重要讲话就是指导决议稿起草的总纲,决议稿是与“七一”重要讲话对标对表写出来的,许多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都直接引自“七一”重要讲话。这里,我们可以重温一些,比如: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总体要求。

--“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的表述。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当然,《决议》对“七一”重要讲话的引用不止这些。就从上面列举的这些引用看,就足以看出,“七一”重要讲话和《决议》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纲要、后者是前者的展开,都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典范。

讲“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们学习贯彻《决议》要与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二、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有机承接中深刻认识《决议》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100年,是接续奋斗的100年,也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100年。毛主席说过:“我是靠总结历史经验吃饭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回顾总结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自觉性使然,古人早就讲过“吾日三省吾身”。可以说,我们党,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进行形形色色的总结,是在不断总结中前进的。100年,全党范围的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有三次,就是先后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在毛主席主持下作出的,主要讲1927年大革命失败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年间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

第二个历史《决议》,是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作出的,主要是总结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二年的经验,特别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这两个历史《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这是第三个历史《决议》序言里的几句话,这几句话不仅精辟地肯定了前两个历史《决议》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还把三个历史《决议》连接为一体,表明第三个历史《决议》对100年的总结,是在继承过去两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更大跨度上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总结。

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相比较,第三个历史《决议》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这主要是由各自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所决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旨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分清是非、纠正错误观点,使全党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高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应该讲,我们党历史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顺利进行的、接续推进的,党和国家前进方向是正确的、明确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全党全国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是统一的,不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分歧。从这样的现实出发,第三个历史《决议》把着力点放在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着眼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归纳起来讲,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特点有3个:一是聚焦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而不是解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二是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时间段,党中央就全会议题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认为要重点阐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新鲜经验,把这个阶段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总结好,以利于引导全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三是过去、现在、未来相贯通,也就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这个历史方位上立足现实、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这是一份摆事实、讲道理的文件。摆的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事实,历程、成就、事件、影响、贡献、道路、政策、制度等都是事实,事实就是存在、就摆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应该讲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摆出来可以让人们都知道;讲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经验、教训、思想、理论、意义等都是道理,正确道路很重要,科学道理更为重要。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更要讲好中国道理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道理。

三个历史《决议》是如何写就的?是党和人民用生命、鲜血、汗水写就的,是中国共产党火热斗争生活的展现,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之歌、胜利之歌、青春之歌。

我们要把三个历史《决议》联系起来学,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更加深切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我们要按照《决议》提出的要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从历史阶段性和历史连续性的内在联系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历史是川流不息的,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已经接续奋斗了100年,还要继续奋斗下去。

对这100年,《决议》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篇章,回顾了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在每一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是历史的阶段性,集中体现为每个时期或时代都有其历史任务,都是围绕一定历史任务而奋斗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就。这就是《决议》概括的“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还有,就是《决议》归纳的四个“伟大飞跃”:第一个“伟大飞跃”,就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个“伟大飞跃”,就是我们这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第三个“伟大飞跃”,就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第四个“伟大飞跃”,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象地称之为: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

历史的连续性就体现在,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是同一个初心使命、同一个历史主题。就是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历史阶段性和历史连续性的统一,致力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已经为此奋斗了9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我们都是这9年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也是这9年历史实践的参与者。

《决议》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联系的角度,全面、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9年奋斗,诠释了党和国家事业方方面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形成,诠释了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历史形成。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一个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一个是党的十九大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前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取得的最大政治成果,后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取得的最大思想成果。

实践告诉我们,同心同德才能战无不胜,步调一致才能阔步向前。开创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就在于,全党要坚定维护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兴未艾。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9年的新成果、新经验尤为宝贵,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和现实条件,我们要深刻认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同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决议》着重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共十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鲜活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局面,鲜明体现了“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价值。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也必须从历史高度认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化对“国之大者”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还需要强调的是,这十三个方面的阐述不是结束时,而是进行时,各方面的战略指导和工作推进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其中有许多还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各条战线都需要联系实际学习领会、继续做好。

四、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10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有很多东西改变了,但今天世界上也有许多过去的现象在重演。

回想100年前中国人民所处的悲惨境遇,目睹100年前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战乱、饥荒、疫病等种种苦难在今天世界上不少地方重演,心中总是感慨万千。我看到过一个报道,2012年,有一个姓白的陕西小伙子为了多挣钱,到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做安保,九死一生回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与战乱中的人们相比,活着就是一种奢侈,不敢再多求别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是幸运的、幸福的!网民有言:“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道出了今天中华儿女的心声。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就没有深刻认识。我们要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从中国与别国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正如《决议》中讲到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讲一件事情,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就是现在有不少美国人有事没事都要扯一通中国怎么样、怎么样,一方面确实招人烦,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和世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100年来中国的深刻变化,具有一系列历史意义。其实,《决议》的序言和前4个篇章也都讲到了历史意义,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就是讲历史意义,是从党和人民事业角度、同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奋斗成果具体联系起来讲的。在这个基础上,《决议》再用一个篇章在更高层面、以更宏阔视角诠释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第一个层面,中国人民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缔造新人”。这个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意义都归结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回顾历史,旧中国时的人民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生活饥寒交迫,精神萎靡不振,被外人辱为“东亚病夫”;通过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中国人民逐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断把美好生活向往变为现实,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日益增强,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日益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日益增强,人的全面发展稳步推进,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不断提升,人民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放眼未来,正是因为有高度主人翁精神面貌的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

第二个层面,中华民族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开辟新路”。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之所以落伍,根本原因在于不识历史进步潮流、偏离时代发展大道。从旧中国落后挨打那一天起,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最终由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来了。从探路的历史过程看,包括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路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拓展出来的。只要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领导人民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第三个层面,科学理论的层面,或者叫真理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创立新思想”。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在于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也就是《决议》里讲到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10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伟大成果。具体讲,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五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正确引领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早在1951年2月,胡志明同志在越南劳动党二大政治报告中说道:“依靠中国的革命经验,依靠毛泽东思想,我们进一步懂得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是我们越南革命者应该牢记和感谢的。”在今天来讲,党的百年奋斗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具有焕发青春的伟大意义,就是《决议》里讲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第四个层面,人类社会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建设新世界”。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一句话,党的百年奋斗对世界来说具有开拓新路的伟大意义。《决议》讲“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是摆在那里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讲,对发达国家的变革和全球治理的改善,也不是没有意义。法国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托马斯·皮凯蒂在今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讲到,西方国家应该以中国为参照,改掉自己的“毛病”,建设“新型社会主义”。他还说,“如果西方继续宣扬并坚持其早已过时的‘超级资本主义’模式,那么就有可能遭遇更多‘白眼’”。俗话说,形势强于人。不管怎么讲,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

第五个层面,先进政党的层面。《决议》中讲的“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锻造新政党”。毛主席说过,“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数人,干这样的大事”。100年来,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养成鲜明的政治品格,使自己从弱小走向日益强大、从不成熟走向日益成熟、从蹒跚学步走向阔步前进。事上磨、事上炼,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起起伏伏,大浪淘沙,百炼成钢,逐步锻造出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由50多名党员发展到9500多万名党员,由建党精神衍生出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实现党中央领导集体新老交替的科学制度特别是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规矩,形成了完整且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体系,形成了完整且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管党治党制度和纪律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一系列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等等。经历百年风雨,经过百年奋斗,我们党百炼成钢。有这样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在风雨袭来时就有了最坚实的靠山、最可信赖的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这五个层面的诠释,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五、从党和人民事业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邓小平同志说过:“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就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经验总结很多,但不同的文件,总结的角度不一样,比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从这项伟大事业成功进行的角度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比如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从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发展壮大的角度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叶剑英同志的国庆30周年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从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发展。

《决议》的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一样的,都是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角度进行的,是党领导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的经验,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新时代更好领导社会革命、进行自我革命。

(一)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具决定意义的经验和法宝,也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是引领历史发展的政治力量。毛主席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讲过,“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证党的领导。我们之所以能经得起风浪,党的领导是最根本一条。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带根本性的一条”。晚年,他在与他弟弟邓垦聊天时说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就在于‘四个坚持’,‘四个坚持’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他强调:“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时间就是历史的筛子,人民就是筛筛子的人,历史的筛子在人民的手中不断筛着。在近代后的中国,中国人民筛来筛去,最后筛选出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自己。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最新的事例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球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是因为疫情控制得好;疫情控制得好,是因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的根本在于党的领导。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搞“和平演变”、搞西化分化,最毒辣的一招就是离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就我们党自身讲,领导中国、领导中国人民,是一份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权力享受。就治国理政讲,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维护我国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二)坚持人民至上。不讲历史,就讲今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这个事实,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口比那些发达国家多得多,财力、物力、技术能力比他们弱,而在大国中发病人数比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并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工作部署、具体举措来贯彻落实。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保障人权做得怎样,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张统考的卷子。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和精神内核,是党的一切理论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39年2月,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中,首次在党内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1945年7月,党的七大刚刚闭幕,黄炎培等6位民主人士到延安考察。毛主席与他们进行了会谈,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主席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后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属。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观点有两个,一个是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个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个重大观点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切实践行和生动诠释。

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对群众不搞官僚主义、也不搞“尾巴主义”,真正做到团结带领,不断提高团结带领的能力和水平,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

10条历史经验中,这两条最重要,讲的是历史主体、历史主人及其作用,蕴含的是毛主席讲过的深刻道理:“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蓬佩奥等一众美国政客怀疑这两条根本的原理、挑战这两条根本的原理,妄图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开,居心叵测,意在让中国“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他们自然会这么想,关键是我们不能让他们的美梦得逞。他们明明白白地端出心里话,可以提醒我们要在相信群众、相信党上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命根子!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