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1)

张爱玲、王安忆、许鞍华、焦媛“四个女人一台戏”,2015年11月7日、8日,改编自张爱玲经典原著,由海派作家王安忆编剧,金马、金像导演许鞍华执导,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主演的粤语版话剧《金锁记》将在暌违上海四年后,受邀2015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于上海大剧院献演3场,为沪上观众重现经典。张爱玲23岁写下小说《金锁记》,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金锁记》讲述了曹家为攀附权贵,把曹七巧嫁进豪门姜家,她丈夫是瘫病在床的姜二爷,七巧却钟情于三爷季泽。封建家族的桎梏、勾心斗角的压迫、断送爱情的痛苦,七巧遭受生活上种种压抑,人格扭曲疯狂,抓紧金钱,赔上子女的幸福,以报复来补偿注定是悲剧的命运。绚烂又沉重的金锁,锁住一代又一代。注:艺术人文频道11月5日晚21:30《今晚我们观剧》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是这部剧的编剧,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作家王安忆老师,还有一位是这部剧的艺术总监,也是曹七巧的扮演者焦媛女士,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部精彩的舞台剧。《金锁记》中国文学最美的一部作品

王安忆认为这部作品它很丰富,里面曹七巧这个人物,很有力量、很有生命力。张爱玲她曾经在一篇散文里说过这样的话:姘居的女人,就不规矩了,姘居的女人往往都是有生命力的女人。王安忆认为可能是很有原始性,所以她对这个人物很有兴趣。焦媛认为张爱玲写的曹七巧,其实就是很现代的女人。焦媛对张爱玲其实并不太熟悉,她姐姐很喜欢看她书,所以小时候张爱玲三个字就在焦媛脑海里。直到2004年的时候,焦媛看了这个戏以后发现,这是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戏。后来她就开始看张爱玲的书,再之后就接触王老师,设想我们可不可以来一个广东版的《金锁记》呢?就是这样开始的这个缘分。王安忆被誉为张爱玲之后的又一个,具有这样特质的女作家。王安忆自己觉得和张爱玲的距离还是蛮大的。可是因为别人常常会想,都是女作家,都是写上海,而且都是写实的,写的对象往往都是市井人物。但其实在整个改编过程当中,王安忆一方面是不断的向张爱玲走近、去理解她,另外一方面,在发掘她的现代性,把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2)

◤王安忆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3)

◤焦媛首个舞台剧剧本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4)

《金锁记》是王安忆改编的首个舞台剧剧本,曾由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操刀,于2004年在上海话剧中心首演。吴冕饰演女主角曹七巧,关栋天饰演男主角姜季泽,年轻演员吴静饰演长安,符冲饰演童世舫,许承先饰演大爷。王安忆认为:黄蜀芹老师导演的《金锁记》,我觉得它是大戏的规模,好像很有史诗的感觉。然而许鞍华导的这个戏,规模不是那么大、铺陈不那么大,可是我觉得它很深,焦媛的那种暴发力,有充分的条件让她暴发,所以很强烈。小说和戏剧特别不同的地方在于,小说你永远不用去那么具体地想象你的人物,而戏剧,你不想象,它也会把你落实得非常具体。上海那一版是吴冕,她把曹七巧演得非常甜美、温柔。当我看到焦媛的那一版时,很吃惊,因为她演得是这么激烈,并且她充分运用了肢体。所以我觉得曹七巧又出现一个新的形象,这就是戏剧对我们写小说人的最大诱惑。这个戏有一个特征很好,就是到了高潮,再向一个高潮,最后还有一个高潮。首先要前面的铺垫,然后铺垫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含量去暴发出来。焦媛认为:许鞍华老师可能因为她是电影导演,所以对于衣服、装饰品、道具,什么都很仔细。其实她想第一幕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女人都穿着那种像裹脚的那种小鞋。那种鞋我们找了一双,跟芭蕾舞鞋似的,或者是高跟鞋似的,但是它后面没有跟,走路要很小心。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5)

◤许鞍华在编剧王安忆的笔下,《金锁记》围绕主角曹七巧的一生,以上下半场为界,展现七巧与长安母女两代人的故事。原先饰演七巧哥哥的李润祺将代替尹子维出演男主角三爷姜季泽。王安忆的一个重要改编就是把儿子的这条线索撤掉了,女儿的线索加长了。因为曹七巧就是在儿女身上来进行对社会的复仇,对男性的复仇。焦媛在扮演曹七巧的过程中,因为年龄跨度是非常大的,从年轻的时候嫁入他家,然后一直到年老。焦媛认为得感谢家里的妈妈,妈妈其实某部分生活上的状态,挺像曹七巧的。其实最难的还是第二幕,就是后半部分的七巧。焦媛就回忆小时候,妈妈骂她们,那种咬牙切齿,那种抱怨,那种一个女人对爱情、对生活,那种不满,那种怨气。对三爷,对爱情的那种憧憬,但是自己又很压抑某一些欲望。所以种种的一些女人的心态,其实都在曹七巧这个人物上,你能多多少少发掘。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6)

◤李润祺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7)

八个女人一台戏完整版(四个女人一台戏)(8)

经过了这部《金锁记》之后,王安忆认为今后往编剧方面,需要带给观众一些新的作品来。因为戏剧更加难度大,对语言的挑战性非常强。每一个小说家,恐怕都会有这种尝试。譬如莫言写过话剧,刘恒写过话剧,都对小说家很有诱惑力。在张爱玲逝世20周年之际,许鞍华执导的首部舞台剧《金锁记》将在2015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重演。

—完—

本文由SMG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旗下自媒体“三生”发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三生”sensearts

每天[三]分钟,艺术化[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