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

1902年

东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

于明朝国子监旧址筹建学堂

创立伊始

就寄托着兴学育才、求强思变的愿望

百廿以来

东南大学始终不忘初心情怀

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

今天,东大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策划

回望历史,共话友谊

携手奋进新征程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2)

倚金陵形胜,承千秋风雅

“学府圣地”,美誉不虚

百廿东大,肩民族复兴之重任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秉承“止于至善”之道

践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之办学理念

桃李芬芳,成果纷呈

世界一流学科渐次塑成

以工科为主要特色

兼备综合性、研究性

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相系

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卓然而立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3)

新文化运动呼声激扬

北京大学擎民主、科学之旗帜

东大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则聚焦文化传承

两校居华夏之南北

更唱迭和,遥相互补

于民族盛衰巨变的历史浪潮中

使命同当,荣辱相系

曾革新北大“学术”与“自由”之风的

老校长蔡元培先生

是国立东南大学筹办的发起人之一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4)

蔡元培

1921年

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

国立东南大学建成,尤以科学闻名

人才济济、系科齐全

堪为一时学术交流重镇

“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

北大史学教授梁和钧如是评论

回望百余光阴

北大与东大契若金兰

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漫漫征途中

比肩而立,携手共进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5)

建校伊始

蔡元培先生被聘为东南大学校董

积极参与学校初创时期的建设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深埋于两校根脉之中

迢递不息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6)

北大校友罗家伦

1926年留学归国后

曾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

自1932年开始

罗家伦先生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在任期间

提出“安定、充实、发展”的治校方针

延聘名师,扩充学科设置,改善办学条件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7)

罗家伦

1922年

北京大学教授朱经农

东南大学教授陶行知

及众多知名学者

推动成立了中华教育改进社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8)

朱经农(左)、陶行知(右)

两校学者相聚于此

研究中国教育问题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积极推动两校

肩负起教育兴国的历史使命

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9)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两校继续携手奋进

助力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

两校发挥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

交流日益频繁

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围绕党和国家对基础学科人才的迫切需要

北大和东大建设了一批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难题

东大围绕

“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

学科布局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在新工科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近几年

北大也把新工科作为重点领域

制定了新工科建设规划

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紧密结合

坚持走“以科学促工程”的新工科建设道路

今年年初

北大黄如院士回到母校

出任东南大学校长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0)

黄如

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是两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协同发展

共促国家科教发展的宏阔蓝图

已然缓缓铺展开来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已经开启

这是高校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

北大坚信并衷心祝愿东大

弘扬优良传统和深厚学养

继往开来,勇毅前行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2)

从未名湖旁到六朝松下

流水滔滔知兴替

古树悠悠韵犹存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南北文枢,英才咸集

嘉运熙洽,继往开来

春风桃李,树人育新

芝兰满门,棠棣同馨

壮志在怀,熔铁铸金

求真务实,齐心奋进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3)

从京师大学堂到三江师范学堂

北大与东大

广纳贤才,广育英才

抚今追昔,不忘初心

携手向前,共创辉煌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4)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5)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字:吴涵玉、郭淑文、李启悦、张岭南

图片:郭一楠、朱成轩、陈可心、李印白、聂铭均、李文正、逄康博、叶人豪、汪涵、韦朝洪、安蕾科、郭力模、钟洁岚、杭添、徐兵、视觉中国

制图:徐浩伦

编辑:刘亚凡、袁佳佳、杨宇熙

排版:张玮喆

责编:李霁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6)

奥运冠军丁宁,这次不打乒乓球!

为北大老教授和劳动者拍照的他,原来是博士生!

北大相信你的梦想!

喜欢北大的他们,也喜欢这些书!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7)

北大校庆献礼(东大北大携手并肩)(18)

继续携手并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