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步行街的特色(老商街年味儿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1月30日,王府井大街人流如织,虽然是工作日,但整条大街人气不减,延续着春节假期的热闹劲儿。逛庙会、品美食、选特产……人们在宽敞的步行街上走走停停,商户们也在春节消费热潮中迎来了兔年“开门红”。

王府井步行街的特色(老商街年味儿足)(1)

“听说王府井有庙会,今天特意带着孩子来逛逛。”正月初九,来自天津的杨女士一家来到王府井,直奔北京市百货大楼。刚进门,浓浓的国潮气息就扑面而来,跟着导览牌的指引,他们来到和平菓局的入口。“春节期间里面正举办庙会,所以收取30元门票,我们会赠送6张面值5元的消费券,在里面可以消费,也可以参与抽奖。”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

“这消费券跟以前的粮票好像!”杨女士接过消费券,开始了庙会之旅。此时的和平菓局前厅内,一场杂技表演正火热进行中,观众区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不时传出拍手叫好声。“真没想到,在商场里还能找到传统庙会的年味儿。”杨女士举起手机拍个不停,一旁的小朋友也笑得合不拢嘴。

春节期间,和平菓局的京味儿国潮庙会安排了各类演出,每隔一小时,前厅会上演舞狮、杂技等表演,小剧场则会迎来古法戏法、天桥绝技、老北京叫卖等经典演出。

王府井步行街的特色(老商街年味儿足)(2)

中午12点半,沿着热闹的胡同来到小剧场,现场已经座无虚席,舞台上的艺人邹向付正表演“口吞宝剑”,现场观众发出阵阵惊呼。“小朋友回家可千万不要模仿!”表演完毕后,邹向付不忘提醒几句。据邹师傅介绍,他师从老一代的天桥绝技传人,是古典戏法传承人,会500多种戏法。“现在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这些绝活儿了,我每年都在全国各地表演,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传统民间艺术。”邹向付说。

王府井步行街的特色(老商街年味儿足)(3)

除了绝技表演,观众还可以感受地道的老北京叫卖。北京正明圣达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受邀前来演出,几位演员打扮成地道的农民,话音一起,就把观众带到了热闹的集市上。“茄子黄瓜加扁豆还有点辣青椒嘞”“磨剪子嘞抢菜刀”……现场气氛逐渐升温,全场观众跟着演员一起吆喝起来。每表演完一种叫卖,艺术团团长孟雅男还为观众讲解其中的知识,带领人们了解地道的老北京文化。

王府井步行街的特色(老商街年味儿足)(4)

走出小剧场,人们还可以逛逛集市。一个个地摊驻扎在和平菓局的胡同里,游客们可以挑选灯笼、毛绒玩具、草编手工艺品等小物件儿,还能体验吹糖人、面塑、拉洋片等传统民间艺术。不少摊位都可以使用消费券抵扣,酷似“粮票”的消费券给游客们增添了仪式感,也为这些手艺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王府井步行街的特色(老商街年味儿足)(5)

“春节期间每天都在排队,人最多的时候要排一个多小时。”和平菓局创始人韩桐介绍,春节期间,和平菓局平均每天客流量在7000到8000人次,最多的时候接近9000人次,达到3年以来的新高。

在民俗活动的带动下,百货大楼的餐饮、零售业态也迎来了“开门红”。据统计,春节假期前三天,百货大楼客流量同比翻了一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