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你在干嘛(是工作是生活更是乡音)

“天乌乌,卜落雨……”在老街上,孩童用稚嫩的声调,诵读着闽南人家喻户晓的歌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闽南语你在干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闽南语你在干嘛(是工作是生活更是乡音)

闽南语你在干嘛

“天乌乌,卜落雨……”在老街上,孩童用稚嫩的声调,诵读着闽南人家喻户晓的歌谣。

张伟雄从事闽南语配音行业已经有15个年头了,闽南语于他,是工作,是朝夕相处的生活,更是不变的乡音。

“闽南语是闽南人的共同记忆,也是闽南文化的载体。这门语言的背后,有着很深的学问。”他说,他在2007年便开始接触闽南语电视剧的译制工作。

在工作中,他发现,漳州的闽南语系有着“十里一腔调”的特点,全市4区、7个县的口音都各不相同,大家南腔北调,各有风格。同时,他也看到了闽南语的困境:“现在,能说一口地道闽南语的人越来越少了,闽南语的学习传授多通过长辈对晚辈的口耳相传,口音畸变、谬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个难题也常常发生在他的工作中,关于某个字、某个词如何更加标准地发音,往往难以有一个较为统一、标准的参考。他在查阅闽南语书籍中发现,这些关于闽南语的研究大都更侧重于闽南文化的延伸讨论,或是书中对于闽南语的歌谣、俗语的记载大都半文不白,而且没有注音和录音。有注音、有释义、可直接作为教材类使用的,专精于漳州闽南语语言学习的工具书在市面上基本没有。

“如果有一本功能性的闽南语教材,能够专门把漳州的闽南语语音、方言字、俗语歌谣记录下来就好了。”这个想法在张伟雄的脑海中产生,但始终没有付诸实施。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认识了高然博士。高然是山东人,出生于漳州,现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员。二者的想法一拍即合,如今,高然正在准备编写少儿闽南语教材。

对这套书籍,前期准备工作高然已经开展了近30年。早在漳州三中任教英语时,他就对语言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钟情于漳州各地方言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走遍了漳州各个县城,在田间地头通过和老乡对话的方式,记录各地的闽南语俗语、方言。

2019年底,由高然编著、张伟雄策划的首套以漳州本地发音为基准的教材书籍《闽南文化与语言文库》系列丛书出版。丛书共计划出版20册,包含《漳州闽南语口语》《漳州闽南语歌谣》等,以漳州市旧城区以及部分龙文区以及近郊的“漳州腔”为主要发音,以国际音标标注,并邀请配音演员为教材配音,囊括文学类、艺文类、词典类、研究类和教学类五大类,目前已出版3册。

“希望能为漳州闽南语的普及和学习出一份力。”张伟雄说,这是他与高然的共同愿景。2020年,这本教材正式走进小学课堂,成为闽南语方言学习的教材。

“通过教材里面的歌谣、俗语、对话,提升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多看、多练、多读,加深了闽南语学习的印象。”漳州市实验小学闽南语社团课老师陈温静坦言,通过这本教材,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闽南语,对闽南语的普及起到促进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