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方言骂人(难得的泰顺库村方言)

泰顺库村方言“莒江话”调查纪实

文&图 作者:姜竺卿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划分民族的最重要依据,在民族的定义中就包括“共同的语言”这样一个基本要素。一群人只有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内长期地共同生活,才会形成共同的语言。最能表现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首先是语言,“语言的认同几乎就是文化的认同”。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和社会学家吴文藻强调,在进行一个地区的文化调查时,重要的调查内容就是当地的语言。

温州地处我国吴语方言区与闽语方言区的交界地带,温州方言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谓全国之最。在面积仅1.18万平方千米的温州市域内,互相听不懂的语言多达12种,即温州话、闽南话、闽东话、蛮话、畲客话、大荆话、黄南话、南田话、罗阳话、莒江话、金乡话、汀州话。温州12种语言中,相邻两种语言的交界地带没有过渡方言的村庄,即温州各种语言是截然分开的。在不同语言的相邻区,居民都会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叫做“双语区”,例如苍南宜山是瓯语区,宜山居民会讲温州话、闽南话和苍南蛮话三种语言。

莒江话分布于吴语瓯江片、处衢片和闽东话的交界地带,其语言特征及其归属,无人问津。1998年版《温州市志•方言》没有列出莒江话,将其分布地域画在吴语处衢片的罗阳话范围内。显然,大师级的语言学家并不知道温州有一种莒江话。1998年版《泰顺县志•方言》中列出莒江话,但只有少量文字的简单介绍,作者陈圣格认为莒江话属于吴语温州片(瓯江片)。为此,笔者跑了三趟莒江,调查结果显示,莒江话根本不属于瓯江片的温州话,与文成温州话相差甚远,与处衢片的罗阳话差距更远,更加不属于闽东话的蛮讲,与苍南闽南话不接壤不沾边。

然而,莒江话的归属困扰着笔者多年未解。2002年8~9月日本爱媛大学语言学家秋谷裕幸,化两个月时间深入库村进行莒江话的详细调查,写成《浙江泰顺县新山方言的音韵特点及其归属》论文。论文指出莒江话不是吴语,既不属吴语瓯江片,也不属吴语处衢片,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方言片区。

新山,原是泰顺县的一个乡,乡政府驻地库村。1992年与南浦乡合并为新浦乡,2011年撤销新浦乡,归属筱村镇。2016年9月重新从筱村镇中分出原新浦乡和联云乡的14个行政村,设立“南浦溪镇”,镇政府驻地也是库村。莒江话的标准音应是莒江村,但珊溪水库建成后,莒江村被淹在水下,不复存在。库村是与莒江村最近的一个乡级村,可以作为莒江话的代表音。所以日本秋谷裕幸教授选中库村进行莒江话的研究,是顺理成章的正确选择,不过他还是称库村为新山,这是老称呼。

秋谷裕幸详细研究了莒江话,列出其声母的13项特点,韵母的29项特点,然后与吴语瓯江片、处衢片进行比较,从纵向历时演变的角度和谱系分类的角度讨论其归属。换句话说,研究莒江话的归属,就是研究它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共时平面上的划分。秋谷裕幸通过对莒江话与瓯江片温州话的四个方面音韵比较,得出结论:莒江话不属于瓯江片,也不属于处衢片,但与瓯江片关系较为紧密,与处衢片之间的关系很疏远,但有某种早期联系。

莒江话经历了十分独特的、在其他吴语中完全观察不到的演变过程。莒江话有两种在吴语区十分罕见的存古现象,一种是深臻摄之间的区别(限精知章组);另一种是山摄开口三等帮组与四等帮组之间的区别,例如脸面的“面”读mi214,“麺”读miã214,两字不同音。除处衢片外,其他吴语没有发现这种现象。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吴语都经历了深臻摄的合流和山摄开口三四等帮组的合流。在吴语的历史上,这两种语音演变过程产生得很早。莒江话没有经历这两种演变过程,那么它是在吴语发展史很早的阶段就与吴语产生分道扬镳。

本文最后介绍莒江话“声韵调”的基本特点。因电脑打字无法输入国际音标,所以涉及例字标音只得作罢,有认识国际音标的朋友请参阅拙著《温州地理》纸质书第三册的温州语言地理篇257至259页。

莒江话主要有下列九个音韵特点。

①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28个声母;包括m、n、ŋ三个自成音节的辅音在内,共有62个韵母,韵母数量特别多。

②古全浊声母字,今逢阳平时为清音,逢阳上、阳去、阳入时为浊音。

③效摄一二等字不同韵,例如宝与饱不同音。

④有些“非敷奉”声母字读塞音声母,分别为p、p‘、b声母。

⑤微、尾、袜等部分微母字读m声母。

⑥有丰富的鼻化韵,古阳声韵一般读作鼻化韵或鼻尾韵。

⑦古入声韵,今均带有塞音韵尾或k音。k尾入声韵的产生是莒江话最重要的音韵特点之一。

⑧句尾有一个被拉长的声调,这在所有方言里是少见的。

⑨莒江话的声调分为清浊阴阳八声,各个声调的调值如下:阴平523,阳平412,阴上55,阳上33,阴去435,阳去214,阴入5,阳入13。

武夷山方言骂人(难得的泰顺库村方言)(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