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做过什么好事(乾隆做了一项举措)

前段时间因为PGone粉丝,中国的神秘组织紫光阁竟然以“紫光阁地沟油”而上了热门。紫光阁才不是那些粉丝口中连锁饭店,而是国务院系统下的重要党刊,十分神秘,追溯其来源跟清朝皇帝乾隆有关,那就让小史好好说道说道。

麒麟阁十一功臣

话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大汉,十分高兴,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而这个麒麟阁说起来也神奇,竟然是因为汉武帝在打猎中获得麒麟,因而将未央宫中的一处阁楼命名为麒麟阁。而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也自此开始。后世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其中最著名当属西汉权臣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他还是霍去病的弟弟(为啥霍去病,卫青没有入选),还有那位北海牧羊的苏武。虽然麒麟阁十一功臣为该制度之始创,但因为都非开国功臣,在后世确实声名不显。

乾隆有做过什么好事(乾隆做了一项举措)(1)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大唐凌烟阁算是该系列中最为出名的一个。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存放于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常前往怀旧。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为后人敬仰。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连大明首辅张居正在 《寄严少师三十韵》都希望自己能名上凌烟:“所希垂不朽,勋业在凌烟 。”凌烟阁上每一位都是一部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堪称传奇,武有李靖,秦琼,陈咬金,尉迟敬德,文有房玄龄,杜如梅,魏征等,隋唐演义虽然是经过加工润色的文学作品,但是背后的故事大多都是史实。可惜,随着唐朝的灭亡,凌烟阁付之一炬,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乾隆有做过什么好事(乾隆做了一项举措)(2)

紫光阁二百八十名功臣

终于说到紫光阁了,这样能夸耀自己文治武功的事,当然少不了我们的十全老人乾隆。明清时期紫光阁是皇家表演武术的地方,明朝的帝王喜欢在此看射箭和比武。到清朝时紫光阁成为武举皇帝殿试武进士的地方,最早被称为平台,后台上建了楼阁,被命名为“紫光阁”。到了乾隆时期,好大喜功的乾隆为了宣传其十全武功在紫光阁内也效仿古人画了大量功臣像。从乾隆二十五年到乾隆四十一年,共绘制有多达二百八十名的功臣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包括紫光阁五十功臣、平定西域后五十功臣、平金川前五十功臣、平金川后五十功臣、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平定台湾后三十功臣、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这些在《日下旧闻考》里有详细的记录,其中当然少不了乾隆最忠实的奴才和珅。“紫光阁功臣像”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功臣满蒙八旗多汉人将领少,汉人将领除了平定台湾和平定大小金川稍微多一些外,绝大多数都是满蒙八旗。乾隆画功臣像,当然也是要为自己歌功颂德,留名千古,因此,乾隆非常重视功臣像的绘画工作,更是亲自为其中勋绩显著者五十人撰写赞文。心机的乾隆也把原来在丰泽园举办的国宴搬到了紫光阁。从紫光阁第一次翻修后,凡有蒙古、回部等外藩使者入京朝觐都免不了来紫光阁吃顿饭,顺便听十全老人吟吟诗,吹吹水,耀武扬威一番。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紫光阁成了联军的司令部,保存在紫光阁内的功臣像惨遭劫难,时至今日存世的不超过三十幅,基本上都在国外的博物馆或者私人手里,而目前在国内只发现两幅全部保存在天津博物馆,即使两岸故宫目前也没有一幅。紫光阁到了清代同治、光绪时,曾一度作为皇帝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但国势日微,已不足道了。到了民国时期,紫光阁建筑残破不堪,在1938年6月还曾被雷击毁一角。紫光阁由盛而衰,是三百年来中国由盛而衰的缩影。建国后,在周总理指示下,重修紫光阁做为我政府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场所,是我国国势日益兴隆强盛的象征。现在紫光阁也成了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的代名词。

乾隆有做过什么好事(乾隆做了一项举措)(3)

乾隆有做过什么好事(乾隆做了一项举措)(4)

平定西域战图册之紫光阁凯宴成功诸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