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

提起江苏省会,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南京,这一点毋庸置疑。从1952年苏北行署、苏南行署和直辖南京市撤销、合并成立新的江苏省开始,由直辖市降格为省辖市的南京就一直是江苏省的省会,直到现在依然还是。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1)

苏北行署、苏南行署及直辖南京市辖区图

除了南京之外,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应该还会想到镇江、苏州。镇江是民国的江苏省会,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升格南京为首都特别市、直辖行政院,距离南京最近、便于搬迁的镇江则成为了民国新的江苏省会。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2)

南京·民国国民政府

再往前,清初“江南分省”,撤江南省、分置江苏省和安徽省,江苏巡抚和江苏布政使驻苏州,故苏州也可以被认为是清代的江苏“省会”。但是,因为两江总督和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南京),所以清代的南京和苏州都是江苏的政治中心,南京也同样可以算是江苏的“省会”。清代的江苏省非常特别,江苏布政使只能管江南半省,江北半省则归江宁布政使管辖。所以,说清代的江苏省有两个“省会”,其实也不能算错。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3)

苏州·清代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那么,这和兴化又有什么关系呢?兴化,今为县级兴化市,由地级泰州市代管,是苏北的一个人口、地域面积大县,全市户籍人口约150万、地域面积约占地级泰州市的一半。兴化有文字记录的信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曾是楚国令尹昭阳的食邑。现而今的兴化县城仍然以昭阳为名,旧为昭阳镇、现为昭阳街道。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4)

春秋楚国令尹昭阳(剧照)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杨吴政权析海陵县北部置招远场,不久又改招远场为兴化县,兴化始得其名,故兴化又有“昭阳古邑、海陵旧址”之称。此后,除南宋绍兴五年至十九年曾短暂并入海陵县之外,无论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如何改变,兴化县一直都存在、并延续到了现在。明代隆庆年间的内阁首辅、“状元宰相”李春芳就出生在兴化县,彼时的兴化县隶属于南直隶扬州府。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5)

明代内阁首辅、“状元宰相”李春芳(画像)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入侵江苏,民国江苏省府被迫四处迁移。1939年至1941年,民国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率江苏省府迁至兴化,在兴化“李园”(今为兴化市博物馆的一部分,原为清代兴化首富李小波的私宅、毗邻清代的兴化县衙)办公。兴化人都知道的“李园船厅”,彼时就是韩德勤的省主席办公室兼会客室。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6)

兴化·“李园”

换言之,兴化县从1939年开始、至1941年,当了将近三年的民国江苏省临时省会!不仅民国江苏省府的各大机构都迁到了兴化,就连民国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也在兴化办公。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7)

民国江苏省主席韩德勤

新中国成立前夕,兴化县于1949年04月被划归苏北行署泰州专区管辖。1952年,国家撤苏北行署、苏南行署和直辖南京市,重置江苏省,泰州专区被撤销,兴化县改隶扬州专区。1983年,扬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扬州市,兴化县仍隶地级扬州市。1987年,兴化县“撤县建市”,新成立的县级兴化市由地级扬州市代管。1996年,县级泰州市、兴化市、姜堰市、泰兴市、靖江市从地级扬州析出,成立了地级泰州市。此后直到现在,县级兴化市一直由地级泰州市代管。

明代兴化县与兴化府是同一个地方(短暂的民国江苏)(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