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

文丨冯海啸(博物馆有得聊资深文化艺术讲师)

我们都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做事情之前就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和成功的把握。这个成语最初形容的就是北宋大画家文同。文同,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卒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石室先生等,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文同在绘画创作之前就已通过细致地观察,把将要描绘物象的情态记在心中,对作品很有把握,然后下笔创作。北宋的大文豪苏轼是文同的同宗兄弟,也是他的好友。文同去世后,苏轼撰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后人从这篇文章中总结出来的。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1)

文同塑像 任义伯作

文同在宋仁宗延佑元年(公元1049年)中进士。那一年他31岁。一般说来,在古代参加进士科考试,很多人都是四五十岁以后才考中进士,而能像文同那样在30多岁就参加殿试并考中进士的人是很罕见的。再比如,大才子苏轼于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中进士,时年20岁。同年,他的弟弟苏辙也考中了进士,时年18岁。像这样才气和学识都很高的人才在古代也是极少有的。

文同的画作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据我所知在传世品中,比较可靠的只有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图》一幅。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2)

墨竹图 (宋)文同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花鸟画从五代时起,就开始有了题材与审美方面的分野,逐渐分为“野逸”和“富贵”两种画风。“野逸”画风,追求潇洒灵动,多以水墨来呈现,重心灵意志的表达;“富贵”画风,追求华丽灿烂、多以色彩来呈现,重客观物象的细腻刻画。从那时候起,花鸟画就有了工笔和写意之分。由于画法的不同,也就带给人审美情趣的不同。到了北宋的时候,画坛上尤其出现了以文人画家为主的创作群体,和以描写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笔墨的作品。文人画家用水墨来书写花鸟,表达自我灵性、抒发自我情感。在这些画家中,文同擅长画竹子,据说墨竹的画法也是他首创的。

为什么在北宋时期会出现这样一个以文人为代表的,特殊的创作群体呢?

这与北宋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北宋在官制上大体沿袭了唐和五代时期的管理,州一级的事务则直接受到朝廷的管辖,管理很严格。文人在州一级的地方上任长官,任期一般不超过3年。北宋是文人治国,这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五代时期灭亡的教训,看到了掌兵权的重要性。皇帝直接统辖军队,不断加强中央禁军的实力,所谓“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在这种状况下,军队的主帅经常调换,来防止发生兵变,因为宋代的政权就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战斗力也削弱了。北宋在对待北方的辽、女真、西夏这些北方政权的时候,又是采取求和的态度。对内税收增大,对外纳币求和。军事上直接受制于中央,地方的管理则采用文人,任期不过三年。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很严重的冗官、冗员现象,出现了很多弊端。大量的冗官、冗员也对人民的税收财政带来了繁重负担。这样的环境背景造就了北宋文人在官场上的党争,政治上的失利与失意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

除了刚才提到的北宋政坛、军事等原因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宋朝重视文人,文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二是,从宋朝的学术思想来看,理学特别发达。在宋朝以前中国的儒、释、道三个体系是分别来发展的,到北宋的时候则融为一炉。宋朝理学结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形成了对道,对理的崇尚。禅宗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天台宗的智圆法师将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兼容并蓄。无论入仕还是出世,儒、佛两教互为表里。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宋代的文人都是内儒外道,文同是这样,苏轼是这样,黄庭坚也是这样,林逋也是这样。文同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很显然,他是以陶渊明看作自己的偶像,同时把竹作为自己人生志向高洁的象征。

文同中了进士以后进入官场作过很多官,其中之一就是任知州来管理湖州,所以人们又称他“文湖州”。湖州就是今天的浙江嘉兴、安吉一带,又称“吴兴”。俗语说“苏湖熟天下足”,“苏湖”指的就是苏州和湖州,是当时中国江南的富庶之地,如果这两个地方的收成好,整个宋朝的税收就不用担心了。湖州自古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出产湖丝、湖笔、粽子等,湖丝是非常高档的蚕丝,湖笔名列“文房四宝”之一。历史上的文同、苏轼都与湖州有很深的渊源,苏轼在湖州任职时,就是因为乌台诗案被朝廷从湖州抓到御史台。大画家赵孟頫和他夫人管道升以及他们的儿子赵雍,还有清代大画家吴昌硕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湖州又出出版家和藏书家,比如明万历时期,有闵姓、凌姓两家,他们专门刊刻出版白棉纸套印书籍,被称为“闵凌刻”,还有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嘉业堂主人刘承干等都是浙江湖州人。由此可见,湖州孕育了宋元文人绘画的两大高峰,其影响一直到明清。

文同很支持王安石变法,但他又与变法的反对派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等人是好友,因此在朝廷中文同自然就卷进了两党的争执之中。由于文同在政治上的不得意,他自然就把自己对政治,对国家,对人生的观念、态度抒发在他的绘画作品中。

通过北宋的政治背景,我们发现宋代的艺术不同于唐代艺术,宋代的文人对植物花卉情有独钟。比如林逋很喜欢梅花和仙鹤,自称为“梅妻鹤子”,苏轼、文同很喜欢竹子,周敦颐很喜欢莲花等等。还有两位更早的人物,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爱菊花,王羲之喜爱鹅。这些都成为了著名的典故被后人运用在创作中。在这些典故里,有3个是北宋时期人物,文同、周敦颐、林逋,他们占据了绝大多数。也就是说,到北宋时候文人的审美情趣对艺术的领先起到了主导作用。

《墨竹图》画的是倒垂的竹枝,向上高高地翘起,有一个很大的起伏。在竹枝上面用书法的笔法撇出竹叶。文同以浓墨画正面的叶子,淡墨画背面的叶子,画面很讲究文人的情趣。在文同以前,画竹子一般都是双勾、填色。到了文同这时期他直接用墨,形成了竹枝自然的状态。在文同以后很多画竹大家,比如文同的同族兄弟,也是他的好朋友苏东坡,以及元朝的赵孟頫、明初的王绂等人都采用这样的方法画竹。

这里我们还要提到两个人物,一个是苏轼,另一个是赵孟頫。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3)

东坡先生笠屐图 张大千作谢无量题 四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4)

自写小像 (元)赵孟頫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文同管理湖州的时候,还没有上任就病逝了,在他病故后,苏东坡替他到湖州作知州。苏东坡也是文人绘画的倡导者。《枯木竹石图》就是传为苏轼留存下来的两幅作品之一。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5)

枯木竹石图 (传)苏轼作(传)

除了这幅画以外,另外还有一幅传为苏轼的比较相似的画作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这幅画是非常典型的文人画风,用笔墨扫出枯木竹石,石头很大,在一侧生出卷曲的树干,在石头的左角有一点竹叶。这种文人画的特点就是笔墨情绪不受宫廷绘画的影响,不受结构的限制,与文同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人的审美情趣也是非常相近。竹是高洁虚心的象征,苏轼也在文章里用竹的品格赞誉过文同。顺带说一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2017年5月6日至2017年7月26日)中展出了石涛的画作《高呼与可》。在那幅画中,石涛抄录了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

我们发现中国的花鸟画、山水画到了北宋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绘画提倡魏晋以来的“文以载道”。比如,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里提出“山水媚道”,道,是指的自然的法则,事物的变化的规律。这就是,说宋朝以前的绘画是要附庸于“道”;艺术是哲学思想的一种表达。到了宋朝,就有了些转变:艺术更崇尚于艺和道的并存——我所画出的事物就是表达的我心中的道。我认为竹子的高洁就是我笔端所画的竹子的样子,而不是依据教化的理论去绘画,这是花鸟画在宋代发生的很大的转变与提升,即文人创作的自觉性的提升。

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那么赵孟頫就是文人画的推动者。赵孟頫有两个重要的绘画理论:一是提倡复古,提倡魏晋汉唐的画风,一是提倡以书入画,提倡文人画风。另外他本人又是湖州人,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江南风情。这是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6)

秀石疏林图 (元)赵孟頫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里要提一下赵孟頫的次子赵雍创作的《骏马图》。这幅《骏马图》现在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7)

骏马图 (元)赵雍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骏马图》中赵雍直接受教于他父亲赵孟頫,绘以晋唐时期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画风比较工细,色彩艳丽。然而我们看赵孟頫的这一幅《秀石疏林图》完全是文人书法的用笔。所以说我认为在赵孟頫身上有对绘画艺术多重的发展和继承。他既继承了宋朝苏东坡、文同的文人画的主张。同时他又提倡晋唐的瑰丽工细的画风,另外赵孟頫还是宋皇室的遗民,他把宋代的法脉传到了元朝,影响了他的外孙王蒙,影响了黄公望,影响了整个元明的画风。所以说赵孟頫兼具南北两种风格,承上启下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名家墨竹图赏析(胸有成竹的墨竹图与文人画)(8)

《秀石疏林图》卷后面赵孟頫的题诗

在《秀石疏林图》的卷后有一首赵孟頫自题的小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首小诗体现了赵孟頫对书画的认识:“石如飞白”就是说画石头就像写飞白书用非常洒脱的用笔。飞白,是指书画时毛笔在纸上运动留出的白色纸痕。“木如籀”,“籀”是籒书,指大篆,画树就像写大篆那样的用笔。“写竹还于八法通”,“八法”是指书法中的“永字八法”,这里是书法的代称。赵孟頫在诗中不称“画竹”,而称“写竹”,意思是画竹子与写书法相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如果也有人能了悟到这样的真谛,就知道书法和绘画本来就是相通的。在这里,赵孟頫明确地提出了“书画同源”的理论。中国的书法绘画本来就是相通的,因为中国的汉字的产生就源自于绘画。但是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汉字由最初的绘画到表意符号的演变过程是古人无意识的自发的表现。到了赵孟頫时期他明确提出来文人画应当与书法相结合,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文人绘画非常自觉地做到了以书入画。到这个时代,即使是没学过画的人,只要他的书法很有功底也可以画画。从五代以来,绘画都被画院之风统领,而现在形成了与画院抗衡的文人画的流派,给了在野文人一片天地,给了在元朝科举考试废除以后的文人在心灵上的舒展。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