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

10月11日晚,“金秋爆款”法治题材剧《底线》迎来会员收官。《底线》自开播以来,收视一路领跑,在多平台数据中均位列省级卫视第一,实现全域领先。芒果TV累积播放量达13.37亿,爱奇艺最高热度值达8930,咪咕视频累计播放量达21.4亿。在多个社交平台“组团霸榜”,约520个热搜话题,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56.5亿。

“骆优优案”“李芳凝案”“雷星宇案”“秦玲案”“辛承轩案”……精彩的剧情也吸引了不少法院干警开启追剧模式,一起来听听安徽法院人的看剧心得吧!

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1)

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2)

《底线》自开播以来,话题高热发酵。观看之后,令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

剧中的方庭长等法官,一身正气,热心为民,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毕生的追求。他们是当代法官的楷模,见贤思齐,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一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二要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三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

——戴红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3)

《底线》对于法院人来说是一部出色的纪录片,剧中的每个场景都来自法院真实的工作内容,且人物塑造更尊重现实、贴近实际,不过度浮夸、不刻意回避,对法院工作和法院人进行了全景呈现,为人们了解中国的法院职能、法官职业打开了一扇窗。

《底线》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是一部有益的普法剧,真实案例的改编,真情实感的再现,让每位观众都能以主人公的视角代入角色,真切体味矛盾纠葛之繁复,体验司法公正之维艰,体会司法审判之底线,为每一位观剧者感知生活、认知法律推开了一扇门。

我相信,无论是法律人还是普通大众,都能从《底线》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生活、工作的榜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而涵养自己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行为,自觉做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新时代法律人和公民。

——王俊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4)

每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案件,都是别人的悲欢离合。《底线》中改编的如“于欢案”、“吴谢宇案”等曾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贯通了电视屏幕后的虚拟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带领着观众走进案件的核心,将冰冷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与说教式的普法剧相比,《底线》不仅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贴近了观众的心,更用俏皮的方式将法院人的生活点滴展示给观众,“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尤其是那个夏装,一个是难看,还一个是厚”等不仅博得观众会心一笑,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个生机勃勃、鲜活的法院人。

——车玉英 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5)

《底线》讲好了法官故事,将三代法院人的日常工作搬到了荧屏上,通过改编的真实典型案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观众可真切体会剧中法官们的那句,“每一本卷宗的背后,都是一场悲欢离合”。

《底线》传播了法治声音,通过剧情的推进,把各个案件以呼应、补充、穿插的方式连贯起来,辅以悬念埋在其中,帮助观众理解每个案件所涉及的不同的法律条款和其背后的错综复杂,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

——余杉杉 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官普法最新规定(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6)

“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电视剧《底线》让我看到了中国司法的底气与骨气,那就是完美诠释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背后沉甸甸的含义,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不仅印在法院最显眼的地方,更篆刻在每一位中国法官的心中。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深刻感悟到我日常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份份冷冰冰的卷宗,而是别人真实的人生!何其有幸,生在华夏,与法并进;何其光荣,身在法院,为民服务。

——洪霞 黟县人民法院

来源:戴红、王俊、车玉英、余杉杉、洪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