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浅析《木兰诗》的形象及艺术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1)

中国历史上,《诗经》是最早出现的艺术价值较高的民歌作品。继《诗经》之后,汉魏六朝时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采集民歌民谣,后人称之为“采诗制度”。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于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虽然只有六七十首,但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诗歌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们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其中,《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壮举,与《古诗为焦仲卿妻并叙》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影响至今的女英雄。《木兰诗》的叙事模式,不仅开拓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诗绝句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木兰诗》是一篇比篇叙事诗。从内容上讲它主要描述一个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诗风明朗生动,质朴刚健。为塑造好这一英雄人物,全诗采用顺序,整体分为出征前,从军生活,从军归来三个部分。构思时也没有平均用笔墨,为很好地驾驭人物,塑造形象,诗歌重点放在了第一和第三部分。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2)

诗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迅速切入对人的描述,开头六句用的是北朝民歌《折扬柳》中的句子。运用的是同样的起兴比喻,但这不是抄袭,因其内容和题材可完全不同。起始句似乎是表声音,没有具体意义。接下来“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就使人产生疑问,不知因何而叹从而引发阅读兴趣。“问女何所思”一句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在发问?有人认为是父母在问。的确,听到女儿叹息关切地询问是可能的。有人认为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本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向,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以上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又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的。因此,下文的“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等四个答句就一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二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同样,这首诗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看作花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作叙事人的转述。

以上开始部分该是交待木兰从军的原因,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她内心的不平静。接下来本该介绍为什么,但没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但都没从正面解答问题。也就是说它并没有直接点明以上“叹息”的原委。这四句并非多余,南北朝民歌中常有为强调某一重点问题而反复咏唱的现象,一为突显民歌的淳朴风格,更为强调叙事人设计的问题。这四句诗就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实出强调作用。这样一问一答才切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提到了可汗,而结尾处提到的却是天子。“可汗”是古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民族对君主的称呼,但在这里却成了同义词,这不前后矛盾吗?其实,我们只能看作在当时汉语里己有了外来语的成分,何况民歌的叙事者在文言中也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十二”同下文的“十二年”“十年归”等数目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显示“多”的意思。军书十二卷之多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到这里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父亲也在被征之列而又年高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对人物的塑造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氛围,重重压力,一幅重担,面对现实怎么办?“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3)

此处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人物心理活动入手,在叙事的同时注重性格刻画,使人看到了一个敢于勇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妇女英雄形象。

在现代改编的影视剧巾,大都对花木兰出征前的气氛渲染做得十分到位。尤其对木兰出征决定时细腻的心理描绘,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穿上男装扮成男子上战场打仗,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无怪乎现代艺术剧中都用了很大气力去描述木兰为了从军怎样说服父母,说服兄弟。诗中却轻而易举就略过了这一节。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4)

接下来写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用具。东南西北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用来夸张形容准备工作的紧迫情况,渲染战事的紧张,如照实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中东和西也是如此,照实就讲不通了,这也正是民歌的特色。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答,一市买鞍马,则简单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 诗的下一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在行军和战斗中突现其思亲和紧张。越发显出坚持数年战斗之不易。“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写离别父母奔赴战场。用的是重复句式,将从军征途分两段,句式虽同,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急,马不停蹄。这里,作者并没忘记着力刻画的英雄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孩。“不闻爷娘唤女声”正合当时木兰的处境和身份。明代谭远春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征戍气”。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诗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使花木兰这一形象更显明,更富有个性。以此改编的河南梆子《花木兰》中,就有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名唱。原诗虽少细节,但以上描述足可以看出木兰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同时她毕竟还是女子。她毅然替父从军,去接受严酷战争考验的同时,对家乡,对亲人充满了依恋怀念之情。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的使她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人物也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5)

随后写征戍生活,极其概括。从南征北战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六句,可谓简而又简。它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则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使人很容易想到唐代岑参等人的边塞氛围。另外,这几句诗韵律工整,后人常据此怀疑乃唐人所作,也有人怀疑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唐人的加工修改,这些说法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如北朝民歌中的《幽州马客吟》,《地驱乐歌》等,除内容痛快外,音调声律都颇有唐人之风。可见,《木兰诗》中出现的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出于唐人之手。陈胤倩就说过:“朔金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文必不能为汉魏语。以此可知其真古词也。”

影视剧《花木兰》中,为突显其英雄形象,编者设计了很多的战斗场面,不仅表其英武,且现其智慧,表示这个人物不仅能战斗而且有智谋。但原诗的兴趣显然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至于战争过程,就留给后人去慢慢品味吧!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6)

诗歌最后写花木兰归来后的情景。这部分用了大段文字来竭力铺写。首先是木兰立下战功受到天子的接见,能受到天子召见,并且“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见所立战功之大之多。“策勋”是记功薄,古代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大约是当时最高的勋级。同前边一样,“十二”仅表多,并非实指。“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的非常多。从这几句可以看出,当时木兰是要官得官,要富贵有富贵,当然这又是一个考验人的地方。可是木兰经受住了官位和赏赐的诱惑,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同时应注意她是女儿之身,她始终都存着这样一个秘密。如果留在朝内为官,接下来的戏恐怕就不好演了。所以,她只要借一匹千里马赶回家去。这从侧面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诗歌细致地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依次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祥描写具体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了回家以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恢复本来面目至使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团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情节也在这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谢柱在《四溟诗话》中曾评价到:“此节最为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可见结尾四句绝非画蛇添足,它比喻奇特,又显得别具一格,而且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赞颂,很好地表明了作者对木兰从军这一事件的主观态度,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7)

关于此诗所反映的主旨及时代精神,历来都有如下几种观点。

(一),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结果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形象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二),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后,凯旋而归却推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三),《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己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美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四),《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其它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其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中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是主题。

那么,《木兰诗》一文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倾向呢?这首诗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己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原因是“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这怎能不使她焦虑,愁闷!最后终于作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抉择。

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非常不合法的。当她一旦作出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发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比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以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十年战火考验,使她从一名建功立业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环境变了,何去何从?木兰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归田的惟一道路。有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难能可贵的是,最后笔者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雄雌爪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作者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倾向。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看待这一社会现象。众所周知,在古代,女扮男装,除了花木兰,还有一位黄崇嘏。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作奇闻逸事加以描述。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上干事,因其“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明讲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现代黄梅戏代表作《女附马》,陈述传奇女子冯素珍为救夫婿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事情,她最后虽然落了个团圆的结局,但也同黄崇嘏一样,不得不脱下官袍,恢复女儿身。

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留在朝廷为治国而做出新的贡献。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她感慨地写道:“木兰崇嘏事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用“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埋在心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以看出,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更不是对当时社会追名逐利单的嘲讽,而是对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一种批判。

《木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在那个时代出现这样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其从木兰走过的和平——战争——和平的曲折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它。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究竟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且也要看到,这种态度是寓于烘托,隐喻等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直到明朝末年,人们才用“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这类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但在《木兰诗》中却没有明代人那种明显的尊女卑男骄枉过正的倾向。而明朝人对于妇女潜在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样大胆的诂计,除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外,从历史思想源流来看,《木兰诗》是有启蒙作用的。

从艺术角度看,《木兰诗》也突显较高的成就。首先表现在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这一点上,本诗倒颇有南朝民歌之风,表现出艳丽柔弱的一面,于刚健豪放之外见婉约。这主要因为诗歌的主人公是一女子,而战事场面表现得少之又少之故。对人的心境描写,心理刻画,行动描写都紧紧扣住“木兰是女郎”这一点,这就使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结兮得很好。文中虽没有写出她的外貌,武艺,战斗经过,但其形象却栩栩如生。

其次,诗的语言具有乐府诗的独特风格。它生动质朴,极少雕饰爷凿。像“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的口语,有谐适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些都是当时文人的作品中很难出现的。另外,此诗的韵角也多次置换,共换了七个韵角,且句式长短不齐,句数参差错落,这可能多少与时人热衷传唱所致。

再次,本诗最明显的特点是简繁得体,详略得当。既不贪多务得,也不一味求简。全诗紧紧围绕木兰形象着墨。有时惜墨如金;有时又沷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只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通过环境,景物,氛围,渲染出花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的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仍然身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多么耐人寻味!真可谓字字千金,一字减不得。而“东市买骏马”以下四句凡十二字,仅复述了上文市鞍马的内容,骤看觉得非常呆板,但仔细品味,又觉得它十分灵活和简洁。因为这么一渲染,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准备戎装的气氛便完全烘托出来。正如刘太白在《旧诗新话》中说:整整四句诗,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间层次分明。因为有鞍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之,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这种东南西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木兰诗》中用的尤多且活。如旦辞以下八句,爷娘以下六句。雄兔以下两句。或依时间,或依辈份,或依性别,都采用了循序铺排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诗却写的风趣横生,兴味淋漓,情事如见,景物若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写了木兰出征前,程途中和回家后的行动和心理,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态,正多方面丰富了她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几句就显现一幅标准的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战斗生活中不被觉察己显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殊死争夺中又能够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得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吗?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对后世乃至当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