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必经的几个过程(修道的不二法门是什么)

据国外媒体统计,《道德经》的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这么数量巨大的读者群体中,衍生了各种各样的解析可谓众说纷纭,无有定论同时这也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感悟,但又不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修道必经的几个过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修道必经的几个过程(修道的不二法门是什么)

修道必经的几个过程

据国外媒体统计,《道德经》的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这么数量巨大的读者群体中,衍生了各种各样的解析。可谓众说纷纭,无有定论。同时这也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感悟,但又不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篇第一句开宗明义抛出了本书的第一概念“道”,什么是“道”?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

什么是"道"?

历来就有多种解释,有的说“道”是宇宙间的规律,有的说“道”是元气等等。坊间流传,自古以来真正读懂《道德经》的只有三人,分别是战国的庄子、韩非子、以及后来晋朝的王弼。他们对道的论述我们一个个加以说明。

庄子说道无处不在,即便是砖瓦、屎尿之中也同样存在道。

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什么意思?“道”是宇宙间所有事物的起源,也是判断对错的本源。根据对《道德经》的领悟,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

王弼对道的描述“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什么意思,道没有名称,无处不在,万物本源,无形无象。

老子本人也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描述,可以用暂时的名称来代替,但是却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是“道”却是明明白白存在的,不然这世界就不会有什么得道高僧一说了。

老子本人在《道德经》中也有描述“道”是什么样子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是万物的起源,优秀品质是人的珍宝,又保护着不优秀的人。这里的善人与不善人并不是指善良的意思,而是指优秀的品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就像是一个大的熔炉,是不管什么善不善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尊其师,不贵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善人与不善人是相辅相成的。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古往今来,万事万物都有名。“名”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但名在这儿与“道”并列,那就值得推敲了。难道“名”与“道”同等重要?《鬼谷子》里有一句话“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什么意思?通过观察万事万物的阴和阳变化进行命名。所以说名的意思就是一个称呼。

那么“名”为什么会和“道”并列呢?为什么不是“道”和“德”并列?这不是《道德经》吗?其实也很好理解,人对物或事进行命名,就已经对其“道”进行了概括。“名”是外在的表现,“道”是内在的驱动。

在这一章,还分别讲了有名与无名。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早已存在,但因为有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名。正因为有了名,也就概括了它的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什么是欲?名声、财富、美色、以及事业这些都是欲。有了这些事物的羁绊,就不能做到无为,就会随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万事万物。不能做到客观地去看待,就不能真正认识其本质。然而又为什么要有欲呢?只有经历过有欲,才能真正明白无欲的妙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欲与无欲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点佛门里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意思。这两者是修道的不二法门。只有看尽人世之奢靡繁华,才能体会世间之沧海桑田。这就是为什么大儒王阳明所说的“人须在事上磨炼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