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廉洁故事有哪些(古今清廉故事铁面无私的包拯之)

引言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意识、行为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倡导与推崇。《古今清廉故事精选》选取了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清廉文化故事,重点选编了当代领导干部、共产党人清廉从政、执政为民的典型事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古为今用的政治智慧和清廉养分。

本期为大家讲述的故事是《铁面无私的包拯》之“直逆龙鳞弹皇亲”。

包拯的廉洁故事有哪些(古今清廉故事铁面无私的包拯之)(1)

直逆龙鳞弹皇亲

包拯是北宋的大臣,但时隔千载仍然廉名长驻人间,人们依然满怀肃然起敬的心情呼他为“包公”、“包青天”,甚至奉若神明。这固然有文学作品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但人们能够真正熟记他的名字和事迹,恐怕还是与他的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为人“性刚直”、“务敦厚”,“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这种秉性就决定了包拯敢于直谏,甚至不屑冒犯“龙鳞”。

北宋时,不仅卖官之风盛行,而且当时有些奸吏还会通过后妃关系加官晋爵抑或减轻罪状,因而朝廷对官吏封官的大小或者量刑的轻重,往往取决于和后妃的关系好坏。身为谏官的包拯,对这种内外勾结、贻误朝政的不法行为深恶痛绝,他多次上奏仁宗,在奏折中直指这一流弊“妨公害政,无甚于此”,明确要求皇帝“降旨止绝”。

在包拯看来,王子犯法应与庶民同罪。所以铁面无私的他,不仅敢于弹幼皇帝的后妃,亦敢于多次指责权位显赫的国戚。

张尧佐是仁宗的叔岳父,即仁宗宠妃张贵妃的伯父,此人既无德又无才,却单凭裙带关系身居要职。他担任主管财税的官员后,百姓负担的苛捐杂税日见沉重,但国库反而枯竭,这显然是张尧佐之过。然而,仁宗偏要再次擢升张尧佐,皇祐二年(1050年),任命张尧佐为三司使,掌管全国的财政大权,一时朝野震惊,舆论大哗。包拯闻之,立即上书弹劾:“三司使是国家财政要职,而张尧佐系平庸之辈,实难胜此重任。更何况他是以外戚受宠而跻身显位,这样会在朝廷埋下外戚篡权的祸根。”请求立即罢免张尧佐。

皇帝自知理亏,于是虚晃一枪,罢免了张的三司使之职,但又在当天改授他为宣徽南院史、淮康节度使、景灵宫牧、郡牧制置使四职。张尧佐身兼四职,位高权更大,朝臣自然更加不满,于是包拯再次面谏仁宗,但仁宗再也不肯让步。忿激之下,包拯竟越阶趋前,怒责皇帝此举是“失道败德”,因为词烈语激,连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的脸上。仁宗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免去张尧佐宣徽南院史等两职,同时规定外戚不得担任军政要务、干预朝政。此事在《宋人轶事汇编》一书中亦有记载,说仁宗当日临朝前,张贵妃曾抚摸着他的背心反复叮咛:“你可千万别忘了宣徽史的事。”张贵妃得知仁宗退朝返宫,便急不可耐地迎上去打听消息,连声追问结果。仁宗正在气头上,便边用绢帕抹脸上的唾沫星子,边没好气地高声斥道:“宣徽史宣徽史,你就只知道宣徽史,你可晓得这包拯还是御史呢!”

然而皇帝常常出尔反尔,心口不一。一年后,仁宗又授予张尧佐为宣徽南院史。这下包拯真的怒不可遏了,他声色俱厉地当面斥责皇帝的偏执之过,力主将张尧佐降职守河阳,不得在京师供职,尤其不得任使相。仁宗拗不过包拯,又见众心难违,只好下诏,内称:立此存照,今后若再提升张尧佐,即按包拯此次奏折的主张予以处置。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包拯三弹张尧佐”。铁面无私的“包黑子”作为正义的代表,其“举劾不避乎权势,犯颜不畏乎逆鳞”的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包拯的执法如山,还充分体现在一追到底、除恶务尽上,很有点“追穷寇”的风采。

仁宗庆历年间,李淑以侍读学士、端明殿学士的显爵出任州官府官,但他背地里攀附权贵,竟取得翰林学士侍从之职。对于李淑的阴谋封官,许多人都极为不满。由于包拯的苦谏,仁宗皇帝免去了李淑的翰林学士一职,但仍保留他的侍读学士职务。包拯认为这样处置依然是姑息,于是继续奏本严加弹劾,直到仁宗最后免去李淑的这一职务才罢休。

此外,包拯在担任谏官期间,还通过仁宗罢免了平庸的宰相宋庠,弹劾了郭承佑、王逵、李昭亮、严士良等外戚大臣和宦官,使“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包拯还多次上书宋仁宗,要求他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做一个能够听取和采纳尖锐批评意见的皇帝,对于谏官的激切言论给予理解。

包拯的廉洁故事有哪些(古今清廉故事铁面无私的包拯之)(2)

包拯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拯的廉洁故事有哪些(古今清廉故事铁面无私的包拯之)(3)

主人公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县东乡(今安徽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人。曾任知州、知府和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又担任过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重要职位。尽管一生仕途,晚年位高权重,但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勤政爱民,死后被朝廷赠予礼部尚书,溢号“孝肃”。

来源:太原市文化馆

包拯的廉洁故事有哪些(古今清廉故事铁面无私的包拯之)(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