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差值增大(促进线粒体和ER稳定性有助于消除运动神经元退变)

抑制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差值增大(促进线粒体和ER稳定性有助于消除运动神经元退变)(1)

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 ( CSMN, 又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UMNs] )具有采集,整合和传输大脑皮层信息至脊髓的独特功能。因此自主运动是大脑皮质信息输入的存粹结果。UMNs是与临床密切相关且十分重要的神经元群体。在外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UMNs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脊髓损伤患者出现UMNs退行性变,那么患者就会出现长期瘫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原发性侧索硬化(PLS)和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等疾病的诊断,临床特征和临床表现都与UMN功能退行性变密不可分。因此改善出现退行性变UMNs的健康状况对外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都十分有好处。

目前得到FDA批准可以用于ALS的药物只有两种:1995年获批的利鲁唑和2017年获批的依达拉奉。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还用于中风患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是否依达拉奉可以改善UMN健康状况的研究。目前只有关于依达拉奉的有效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相关性的报道,而没有关于依达拉奉与TDP-43相关性的报道。有限的信息表明在细胞水平,依达拉奉可以促进运动神经元的生存。利鲁唑主要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从而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病介导的毒性。因为利鲁唑不能延长错误折叠SODI(mSODIG93A)小鼠模型的生存时间,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利鲁唑的临床前试验是失败的。直到hSODIG93A小鼠出现,利鲁唑的研发才出现了新的转机。

抑制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差值增大(促进线粒体和ER稳定性有助于消除运动神经元退变)(2)

2021年2月18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 P. Hande Özdinler 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Improving mitochondria and ER stability helps eliminate upper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that occurs due to mSOD1 toxicity and TDP-43 pathology”[6] (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下载PDF全文 )。

UMNs是运动神经元回路中的关键成分。UMNs的退行性变是 HSP,PLS和 ALS 等疾病的标志。目前还没有临床前试验旨在检测UMNs在接受化合物处理后的细胞反应。UMN自主运动的分子机制至今还不十分明确。目前也没有可以改善 UMNs 类疾病患者健康状况的药物。可见有效治疗UMNs类疾病的两个关键点(UMN自主运动的分子机制和治疗UMNs类疾病的有效药物)都还处于未知状态。

抑制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差值增大(促进线粒体和ER稳定性有助于消除运动神经元退变)(3)

在新的UMN报告模型中用mSODI引发的毒性作用使UMNs处于疾病状态,此外还用eGFP的表达情况标记 TDP-43 的病理状况,从而可以直接评价UMN对化合物处理的反应。电子显微镜可以在十分精密的水平揭示出内质网(ER)和线粒体的损害情况。

细胞水平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NU-9是一种可以减少mSODI毒性的化合物,NU-9 对改善 UMNs 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十分有益处。

本项研究的结果表明UMNs类疾病患者的线粒体和ER总是存在问题。NU-9表现出药物样的药代动力学特性。NU-9无毒性且可以穿过血脑屏障。NU-9可以改善线粒体和ER的结构,降低mSODI水平,稳定处于降解状态UMN的尖端树突。挂线试验表明NU-9可以改善运动功能。mSODI 毒性和TDP-43 病变是导致运动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两大首要原因。而 NU-9 可以消除由于 mSODI 毒性和 TDP-43 病变导致的UMNs退行性病变。

抑制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差值增大(促进线粒体和ER稳定性有助于消除运动神经元退变)(4)

总之在本项研究中,聚焦分子机制且基于细胞的药物研发不仅找到了UMN丢失的关键性细胞缺陷,而且找到了NU-9这样第一个可以改善UMNs类疾病(包括ALS,HSP,PLS 和 ALS/FTLD 等疾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化合物。

REFERENCES

1. Jara JH, Genc B, Klessner JL, Ozdinler PH. Retrograde labeling, transduction, and genetic targeting allow cellular analysis of corticospinal motor neurons: implications in health and disease. Front Neuroanat. 2014;8:16.

2. Brunet A, Stuart-Lopez G, Burg T, Scekic-Zahirovic J, Rouaux C. Cortical circuit dysfunction as a potential driver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Front Neurosci. 2020;14:363.

3. McColgan P, Joubert J, Tabrizi SJ, Rees G. The human motor cortexmicrocircuit: insight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Nat Rev Neurosci. 2020 ; 21(8):401–415.

4. Gunes ZI, Kan VWY, Ye X, Liebscher S. Exciting complexity: the role of motor circuit elements in ALS pathophysiology. Front Neurosci. 2020 ; 14(573):573.

5. Oudega M, PerezMA. Corticospinal reorganiz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J Physiol. 2012;590(16):3647–3663.

6. Genç B, Gautam M, G.zütok Ö, et al. Improving mitochondria and ER stability helps eliminate upper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that occurs due to mSOD1 toxicity and TDP-43 pathology. Clin Transl Med . 2021;11:e33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