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女博主(套路-武术的皮囊)

武术套路女博主(套路-武术的皮囊)(1)

本文作者薛金银拳照

传统武术在中国的源头很长,但是真正走上历史舞台也就几百年时间,这是历代限制民间拥有武器,以及市民文化兴起的结果。进入现代以后,在和现代搏击、现代体育的碰撞中,时常出现对传统武术质疑的声音,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套路有什么用,这样的疑问屡屡被人提起。

传统武术的套路,说起来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套路是传统武术分门别类的主要外在表现,一看动作路数就知道是什么拳,就知道那个地方的,师承是谁。

风格是套路存在的价值。不同的风格造就了不同的拳种。形意拳的直线进退,八卦掌的转圈,太极拳更多的是原地动作,而螳螂拳和蛇拳都是通过手型表现的。不同的拳术风格,是中国民间解释打斗动作的不同路径,是锻炼身体、活动筋骨的不同方式。从外形区分拳种,套路就具有了表演意义。表演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拿大顶、胸口碎大石,魔术等,人类天生就喜欢围观怪力乱神。擂台也是表演,罗马的斗兽场也是表演,拳击也是表演,为什么套路就不如拳击了呢?用不着五十步笑百步。

套路既有表演价值,也是有技击实战价值的,只是这个价值,和一般的“练好了套路就能打”的想法有些不同。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的卷十四(拳经捷要篇)开篇说到:“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馀力,则亦武门所当习。……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至少可以确认3点:1. 明朝的时候,武术套路已经在全国比较流行了;2. 武术套路不是用于冷兵器时代的实战的。3. 套路对活动手足、锻炼身体大有益处。

因此,套路的实战功能不用再讨论,本来就不是用于实战的,套路动作是一种模拟假想敌的动作组合,与对练和实战有不少的差距。“练好套路就能打”的想法可以歇歇了。

但这不代表:1.套路的动作不能用于实战,很多单操手的动作都可以实战。这需要在对练中掌握时机和力度。2.套路练的好的人不能打。武术套路除了强身健体之外,还能培养练习者的技击意识、节奏、搏斗战术战略等素质。这些都是能打的必要条件。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能打的人套路打得好,那么他更能打。

套路动作中,武术(技击)意识是比较难把握的因素。空击动作表现出“练时无人似有人”还是比较难的。为了加快对武术意识的训练,张氏武术在练习中,通过对练培养武术意识,包括眼神、注意力,反应速度等。例如在搏击的非接触性防守中,通过戳棍对练练习后仰防守,既保证了对手的速度,棍稍略上挑又可避免对练中可能的受伤。

节奏是武术套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体育运动中,好的运动员都会控制自己的节奏和体力,短跑的起跑、加速、冲刺有节奏,长跑的步长、呼吸也伴随着对节奏的控制。能自由控制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幅度,是套路表演水平高的表现之一。节奏可看出练习者对武术动作的理解深度、表现力度、力量、爆发力和耐力等等。武术套路的节奏更能看出设计者的武术水平和武术素养。套路动作不可能连续发力,这不符合人体生理特点;但也不能全程舒缓飘飘欲仙,这失去了武术本来的技击含义,变成舞蹈了。武术套路和一首音乐、一套舞蹈一样,需要高明的编排者。好的武术套路,应该是舒紧相间、快慢相间,有起伏,有高潮,戛然而止,又一气呵成。从链接短视频可以看出,在形意黑虎鞭杆第一路的撩击 鱼叉式连续套路练习中,启动、连击和收回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

对练套路中,对节奏的控制也是一种搏击战术。快速连续攻击是一种节奏,攻击后后的防守、以及大量消耗体力后跳出对方攻击范围后的防守优势另外的节奏。在套路对练中,还可以练习时机感、距离感、反应速度,也可以练习找空挡攻击、占优势时连续组合式攻击,防守时的假动作,占优时的战略挑衅,劣势时的消耗对方体力等搏击战术,以及利用地形地貌的战略意识等。可以看出,套路动作有没有用,和设计者的水平,练习者的理解能力关系很大。

套路是武术的皮囊。正如人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招摇过市一样,不同的套路是武术魅力的表现形式。形式是为了表现不同的内涵,解读不同的内涵,形式也会重构内涵,融入内涵。但是形式不会脱离躯体的本性。正如不同的宗教都是为了使人们生活的更从容,从世俗中解脱一样,不同的套路也是实现武术技法的不同路径。没有套路,武术理念就失去了依托,例如李小龙的武术不设套路,传承就很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结果还是有《坛经》问世。

武术套路的另一个生存土壤,是其文化内涵。和中国其他国粹,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一样,武术也是大而全,大杂烩,万金油,没有明确的边界和清晰的规则。武术不仅用于技击,还可以养生、交友。形意拳动作和五行学说结合,八卦、太极和周易结合。虽然现代人看来是牵强附会,但是以古代人的哲学观和世界观来说,当时的五行学说还是很先进的理论。武术套路的很多动作名称,如白鹤亮翅、仙人指路、周仓扛刀等,不仅具有美感,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因素。学习武术套路,成为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途径之一。因此,武术的套路不仅仅表现技击,也在表现中国人对技击的认识,对天人合一的认识,套路动作代表了一种世界观和哲学观。例如形意拳的三体式,即表现“天地人”三才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不同人的不同理解,不同需要,不同诉求中,中国传统武术在民间生根发芽,走上历史舞台,走过了几百年,也受到国内外的诸多人士关注和学习。

武术最终是要落在练习武术的人身上的。套路好不好,文字描述是不完备的。过去受限于影音资料制作的难度,人们总是对武林高手雾里看花。武侠小说更是神话了武术。自从有了互联网视频平台之后,传说中的武林高手就绝迹了。因为人们终于明白,人不是鸟也不是鱼,不可能凭空飞起,也不可能水面行走。违反了高中生都能理解的物理学客观规律,在视频拍摄中,再也无法故弄玄虚了。“鸟不飞”等等,都是魔术而已。

但有了自媒体视频传播的好处,就是可以看见真正的武术动作是什么样的。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武术套路好不好,外行群众未必能看出,但是练过的,多少还是能看出端倪的。张氏内家拳在网上发布了400多个视频,主要以形意拳为主,目前发布了形意拳体系的三分之一左右。后面还会路线发布更多的视频。除了形意拳,还有张氏八卦掌、张氏太极拳,以及扇子、形意黑虎鞭杆二路、长棍、刀等器械,预计最终视频总数会超过2000部。

武术套路女博主(套路-武术的皮囊)(2)

张胜利授拳照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