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粤北山村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是一个人去和他同姓的一个村子,闲聊熟络之后,村里的人就会问对方是什么辈分。

同个姓氏,祖上是流传有身份高低的诗语。如果对方的辈分大,还得恭敬地叫对方一声叔公或者其他敬称。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1)

但是如果自己辈分大,但是自己的实际年龄比在座的各位都要小时,却不能以此自傲,只能歉意说道,让各位见笑了。

那么农村中,同个姓氏中为什么存在这样的辈分现象呢?今天就给大家解析一下。

辈分的起源:

其实辈分关系最开始出现在商周时期,也就是大家看封神榜电视剧的时候,纣王、妲己、周文武王姬发那个年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再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这段时期呢,辈分这个关系并没有怎么发展,基本还是按照前面那样。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2)

然后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辈分关系有所改变,但是改变的并不大。

后来到了隋炀帝杨广,以及唐太宗李世民所在的唐代,一些当官的达官贵人以及有权有势的人,开始世袭用相同的字或者同一个偏旁去表示家族里面年纪、关系差不多的人。

字辈的真正兴盛以及有所发展的朝代是唐朝,最出名的一个人就是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帮助他们韩家写下了韩氏的字辈,对后世的人来说影响深远。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3)

到了宋代,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那个朝代,宋太祖创造了对联式字辈,比如宋太祖写的: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同个字辈的人就取同样的一个字。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4)

宋太祖赵匡胤

后来文化的发展,字辈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有的家族选择采用同一个偏旁,有的家族按照《易经》玄学讲的五行相生相克之类的,还有一些家族不单单是采用对联式,还有一些类诗体,比如说七字的诗词、五字的诗词。同时呢,还有些家族的字辈诗,有文化的呢,写的字辈诗就很押韵,有些就不注重格式,只要求对正就好。还有一些家族呢,采用混合式,就是将前面的各种形式糅合在一起。

宋代字辈诗的出现,诗词的文化体现了各个家族的精神特点以及家风特点。通过阅读各个家族的字辈诗,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个家族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修养、以及后世子孙的一些祝福期望。

但是呢,现在很多家族采用的字辈诗并不是宋朝的,而是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自创的朱氏命名法,也就是将字辈诗同五行相生的偏旁字结合在一起。民间有这么一种说话,五行入名,就是在名字后面,姓氏后面加上含有五行属性的字。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5)

比如说,第二个字是标,那么同个辈分的人,他们的名字叫法就变成了姓 标 其他字,而通过姓氏,往往看到这个标字,就知道他的辈分大概是处于那个程度,是比他高还是比他低。

那么农村的辈分关系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是规矩,古人讲究无规矩不成方圆,尊老爱幼,礼仪为人等。见到长辈一定要行礼问好,以示尊敬。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6)

而且在农村,取名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首先是要看是到了字辈诗中的那个诗词,再结合生辰八字,看五行缺什么,命格中缺水,那就得取名含有水的字。字辈关系的传承,要求后代子孙一定要遵从,要求是要代代相传下去。

第二就是方便相认。随着家族的不断发展,有些族人会前往别的区域生活,有些家族外迁到一些富裕地区,可能家族发展得比较好,家族兴盛。那么当他要寻根的时候,就能依照字辈诗相认,并且确认辈分关系。

比如说,一个粤北山村的谢氏在湖南遇到了另外一个姓谢的人。虽然两个人生活的环境、区域、地域性等都不一样,那么该如何确认他们的辈分关系呢?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7)

第一是要先看他们的辈分是不是采用相同的字辈诗语,如果说是同样的诗词,那么直接看谁的辈分字在前面,谁的辈分就高。

客家辈分称呼大全(粤北山村辈分称呼解析)(8)

但是如果采用的不是同样的字辈诗呢,那该怎么确认呢?那就看是否是他生活的地方,周边还有没有同个姓氏的人或者村落,找两个人之间的共同点。比如说ABC三个人,A和B直接的辈分很难判断,但是C和AB两个人有关系,A的辈分比C大,而B的辈分比C小,那么A的辈分自然而然就比B要大了。

第三就是传承。最近几年,很多宗祠在修建族谱,完善宗亲之间的关系。有了族谱就能确定自己的辈分关系,在整个族谱中处于什么位置。而且有了族谱,就能知道自己祖上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族谱本身是有私密性的,通常来说,族谱都是由村里年纪比较大的长辈保管或者修缮的。族谱也通常不会对外发放,只限于家族内部人员掌握。

老人为什么反过来叫小孩子爷爷呢?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年纪大的老人反过来要叫小孩子为爷爷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本来是相同辈分的两个人,一方人口发展得比较快,比如说发展了三代,生了儿子,而儿子有生了儿子,那么就是有了孙子,那么这个家族就有三个不同的辈分了。

而另外一家的人呢,发展得比较缓慢,老年才得知,同样的五十年时间,一方生了儿子,还有孙子,而另外一方只生了一个儿子,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辈分差的关系了。

繁殖了三代的家庭,第三代孩子的辈分肯定是比只繁殖了两代家族的辈分要低。随着家族的不断发展,那么年龄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繁殖好的家族,人口也会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两个孩子虽然说同一年出生的,但是有个孩子的辈分就比对方要大几轮。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村里有些老人反过来叫一些小孩子为爷爷了。

我是原创作者国学万象,感谢您的用心阅读,喜欢请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