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人怎么样(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中国,随便找个小朋友问一问,没有人不知道唐僧是谁。

但是,在每个人心里,唐僧的形象可能会略有不同。

比如,《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啰啰嗦嗦,一开口就停不下来;《西游记》原著里的唐僧是个爱哭鬼,动不动就掩面大哭;电视剧里的唐僧是个是非不辨的善人,总是错怪悟空。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又是什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拿《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来做个对比吧: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人怎么样(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1)

唐僧的身世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俗家姓陈。原本,他家世显赫,父亲是状元郎,外祖父是当朝宰相。

但是不幸父母遭难,母亲于是将他顺江漂流送出,后被僧人收养,给他起了个小名叫作:江流儿。

而真实的唐僧也是出生于官宦之家,不过却并没有《西游记》中那么离奇。

他的祖上为东汉名臣陈寔,他的祖父、父亲也都是远近闻名的贤德之臣、饱学之士。唐僧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常被称赞为智慧过人。

唐僧的家族,佛学氛围非常浓厚,他的二哥便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这对唐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他10岁左右的时候,因父母先后离世,他便跟随二哥到净土寺学习佛经,并逐渐萌生了出家的想法。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人怎么样(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2)

唐僧取经

在《西游记》里,唐僧在取经前已经名声大噪,连唐王李世民都被他的讲经风采所折服,不但为他西行取经送行,两人还结拜为兄弟。

可是在现实里,情况却恰好相反。

当时是唐朝初期,各地还在乱象之中。唐僧多次上书,希望能够到现在的中印边境去求佛。但是当时的李世民天下大事还处理不完,哪有心思理他。

被拒绝了几次之后,唐僧心一横,自己悄悄地出发了。说白了,就是偷渡。

唐僧当然知道自己犯了法,但是这挡不住他求佛的心。因此,这一去,便是17年(《西游记》里是14年),56国,5万余里路。

现实里唐僧当然没有孙悟空等几人为他保驾护航,但是有一点和《西游记》里写的一样,那就是:唐僧是个美男子。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记录:唐僧的父亲兄长都是“风神朗俊、体状魁杰”,他本人也是“仪容伟丽”。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人怎么样(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3)

《西游记》里唐僧的外表吸引了众多女妖精、甚至女儿国国王都想和他喜结连理,现实中虽然没有这些,但是他的气宇非凡却也起到了加分作用。

在印度佛学界,唐僧声名鹊起。

他曾受邀为佛学辩论大会的论主,参会的有当时五印的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他讲论经法,可任人问难,但却无一人能将他难住,一时震惊了大家。

在此之后,他又受邀参加了5年一度、历时75天的佛教无遮大会。

回国时,唐僧早已名传天下,也无人再追究他曾经偷渡回国的事了。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人怎么样(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4)

唐僧的成就

在《西游记》里,唐僧取经回来之后,获封“旃檀功德佛”,修成正果。

而在现实中,唐僧所做的事却比小说里多多了。

唐永徽三年(652年),他亲自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并于大慈恩寺内潜心译经。之后12年,

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同时,还口述完成《大唐西域记》。

在《大唐西域记》里,唐僧将自己所经历的100多个地区、国家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其中包括地理、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宗教等等内容。

可以说,唐僧不仅仅是佛学家,还是翻译家、旅行家,是中印文化交流使者。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斜杠青年。

但是,尽管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唐僧却并不像《西游记》中写的那样修成正果。在他归来后,李世民和李治多次要求他还俗,遭到拒绝后,几乎将他软禁。

他最后的10多年时光,便是在寺院里终年译经,将自己与外界隔离,最后身体每况愈下,于62岁那年圆寂。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人怎么样(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唐僧)(5)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觉得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唐僧,总觉得他磨磨唧唧烂好人。长大后再看真实的唐僧,实在是感到唏嘘。

曾经他也是那样一个意气风发、敢想敢做的青年啊,而他被搅入当时朝堂风云后又是多么无奈啊。

原来,归来才是唐僧磨难的开始。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知否》职场学:林姨娘是如何从最受宠的员工沦落到被开除的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对郑娟的爱,是基于男人的三个需求

《人世间》:从修脚工到事业家庭双收,乔春燕逆袭的3个处事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