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1)

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是公司重要的两大职能部门,甚至在一些中小企业里,两项职能会同时兼任。随着两个部门协同性增强,薪税政策的变革力度加大,都对于HR的财务思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洞察人性的HR,往往感性思维强于理性,但在日常,HR肩负着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与财务紧密联系的工作。

面对这些工作,恰恰需要HR掌握财务知识,拥有财务思维,财务沟通语言,管理方法,唯有掌握以上技能,才能提升专业度、提高沟通效率,具备更强的管理能力。

为助力达粉不断升级迭代,特别就HR必备的财务技能做以分析:

一、账簿中与HR相关的会计科目

会计账簿记录了企业全部的经济往来,也是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财务资料之一。而会计账簿的主要内容,则是由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组成的。

因此,我们来梳理一下会计账簿中与HR相关的会计科目:

一、负债类科目

1. 应付职工薪酬

本科目可用于核算“为职工支付的所有直接成本和费用”,可以说是与人力资源关联性最高的会计科目。

核算内容可以包括: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2)

对于核算较为规范的企业,通常会根据支出类型的不同,在该科目下设立二至三级科目。例如: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3)

核算不规范的企业,也有较多只用该科目核算工资薪金一项支出,其他支出直接通过成本费用科目核算,甚至还有完全不使用该科目的企业。

2.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这个科目用于核算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

因此,在发放工资之后、上缴个税之前,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通过该科目反应在账面上。

3. 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

同个人所得税一样,企业也会代扣代缴个人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因此在发放工资之后、上缴社保之前,企业代扣代缴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便通过该科目反应在账面上。

一些核算较为细致的企业,还会在该科目下设三级科目,例如:

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公积金等

二、成本、费用类科目

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成本费用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职工岗位不同,入账的科目也有所不同。

例如:

1. 生产部门普通工人的薪酬、社保等支出,计入“生产成本”科目;

2. 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薪酬、社保等支出,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3. 研发人员的薪酬、社保等支出,计入“研发支出”科目;

4. 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如财务、HR)人员的薪酬、社保等支出,包括所有岗位的离职补偿,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5. 销售人员的薪酬、社保等支出,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三、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与人力资源的关联度较低,但是部分人力资源相关的支出,会以资本化的形式体现在资产类科目中。

例如:

1. 生产部门的薪酬、社保等支出,先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归集,之后再转入“库存商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半成品”等科目中;

2. 研发人员的薪酬、社保等支出,先通过“研发支出”科目归集,如果需要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则后续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3. 工程建设人员的薪酬、社保等支出,在工程建设时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待工程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资产类科目:现金和银行存款,如果没有这两个科目,那么一切的人力资源支出都是空谈。

二、工资信息如何体现在财务账上?

一、科目余额表

会计科目所有信息都会汇总体现在科目余额表上。科目余额表包括了所有级次的科目,也包括这些科目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期末余额。科目余额表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也可以视为是对财务报表的细分。

格式如下: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4)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A企业2018年末,招商银行账户上有100万,2019年该银行账户收款200万,支出250万。

在科目余额表上体现为: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5)

说明:招商银行2019年末余额= 100万(期初余额) 200万(本期收款)-250万(本期支出)= 50万

科目余额表不仅能够显示所有级次科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还能记录它们一年内的累计发生额。因此,科目余额表记载的信息比财务报表更加全面,用途也更加广泛。

二、工资的账务处理

工资的账务处理,一般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先制作工资单,之后再将工资单交由财务部门做账。

对于实行薪酬保密制度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则会先将工资单信息按部门汇总,隐去职工姓名后交由财务部门做账。

那么具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

我们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例一】

B企业2019年1月发放2018年12月的工资薪金,总额为100万元(其中包含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15万,个人所得税10万。

假设社保在代扣当月上缴,个税在代扣次月上缴),车间工人工资30万,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万,销售人员工资20万,管理人员工资45万。

假设2019年1月的工资薪金同2018年12月一样,2019年2月发放2019年1月的工资,假设B企业月末均没有在产品。

2019年1月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 发放2018年12月工资薪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 100万

贷:银行存款 75万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万

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 15万

② 计提当月工资薪金

借:生产成本——工资薪金 30万

制造费用——工资薪金 5万

管理费用——工资薪金 45万

销售费用——工资薪金 2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 100万

③ 上缴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及五险一金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万

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 15万

贷:银行存款 25万

④ 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资本化

借:库存商品 35万

贷:生产成本——工资薪金 30万

制造费用——工资薪金 5万

B企业2019年1月的科目余额表(仅薪酬相关部分):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6)

【例二】

根据【例一】,假设B企业2019年2月的工资薪金同2019年1月,则2019年2月的账务处理同2019年1月。

2019年1-2月科目余额表(仅薪酬相关部分):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7)

会计分录会直接影响相应科目的本期发生借贷方数,上例中本期发生累计了1-2月会计分录中的数值,因此是2019年1月科目余额表的2倍。

根据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会计分录会直接影响相应科目本期发生的借贷方数,工资单中的税前工资金额、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税后工资金额均会通过会计分录在科目余额表上留下痕迹。

因此,通过提取科目余额表中的数据,便可用于人力资源数据的统计。

三、如何利用财务信息进行人力资源数据统计?

在HR的日常工作中,与财务部门核对工资数据也是必要的工作之一,因此,了解财务人员如何提取、统计数据,可以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

首先,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来简单了解下工资薪金数据的统计方式。

例一

A企业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月薪总额均为100万元,次月发放当月工资。2018年的年终奖为150万,2019年的年终奖为200万,年终奖均为次年1月发放。

则2019年12月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的科目余额表数据为:

说明:

期初余额贷方的250万=2018年12月应付未付工资100万 2018年年终奖150万

本期发生借方数1350万=每月发放的月薪100万*12个月 发放的2018年年终奖150万

本期发生贷方数1400万=每月计提的月薪100万*12个月 计提的2019年年终奖200万

期末余额贷方数300万=2019年12月应付未付工资100万 2019年年终奖200万

①-② ③=④

根据上述案例:

如果需要统计职工当年度工资薪金应发总额,只需找到科目余额表中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本期发生贷方数,即1400万;

如果需要统计职工当年度工资薪金实发总额,只需找到科目余额表中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本期发生借方数,即1350万。

一些核算较为细致的企业,还会根据自身需求,在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下设立三级科目,例如:

设置“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高管人员”,就可以对高管人员的薪酬总额进行统计;

设置“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XX部门”,就可以按部门对薪酬总额进行统计。

除了统计工资薪金等绝对数外,还可以用财务信息来统计五险一金占比等相对数。

例二

跟据【例一】工资薪金情况,假设A企业2018年12月-2019年3月员工承担的五险一金为15万元,企业每月承担的五险一金为35万元。

2019年4月-2019年12月员工承担的五险一金为20万元,企业每月承担的五险一金为40万元。

则A企业2019年12月科目余额表: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8)

说明:

① 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随工资薪金计提时一同计提,在工资发放月上缴,因此存在期初和期末余额;

② 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在发放当月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转入“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并于发放当月同企业部分一同上缴,因此无期初和期末余额;

根据上述案例:

2019年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总额,即科目余额表中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本期发生贷方数465万;

2019年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总额=220-15(2018年12月部分) 20(2019年12月部分)=225万;

2019年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占工资总额比例=465/1400=33.21%

2019年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占工资总额比例=225/1400=16.07%

如果在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下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三级科目,还可以对五险一金每一险种及公积金分别进行统计。

但是,在笔者过往的审计工作中,也曾发现一些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借方、贷方均为0。

那这是怎么一回呢?

难道这些公司不用给员工发放工资吗?这类情况通常是会计处理不规范造成的,我们还是通过案例来讲解。

例三

A企业2019年1月的工资薪金总额为100万元(其中包含15万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10万个人所得税。假设社保在代扣当月上缴,个税在代扣次月上缴),车间工人工资30万,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万,销售人员工资20万,管理人员工资45万。

2019年2月发放2019年1月的工资。常见的不规范的处理方式如下:

2019年1月:对当月的工资不做任何会计处理

2019年2月发放1月工资:

借:生产成本——工资薪金 30万

制造费用——工资薪金 5万

管理费用——工资薪金 45万

销售费用——工资薪金 20万

贷:银行存款 75万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万

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 15万

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处理工资薪金时,没有用到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因此科目余额表上便不会留下任何数据。

虽然可以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四个科目的本期发生额相加进行数据汇总,但是其只能反映应付职工薪酬当年度实发总额。如果要统计应发总额,则还需经过一定的调整,效率将大打折扣。

因此,会计核算的不规范,也会对数据统计、核对等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上述会计处理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也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财务必备的10个技能(懂才也要懂财HR必备的财务技能)(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