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仗写法(结合实例说对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联采用了对仗的表现形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什么是对仗写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什么是对仗写法(结合实例说对仗)

什么是对仗写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联采用了对仗的表现形式。

定义:对仗,古代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称为对仗。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这两联诗句对仗极为工整:“明月”对“清泉”,“松间照”对“石上流”,描写的都是自然界的事物。“竹喧”对“莲动”,“浣女”对“渔舟”,写出了渔民和浣女两种人的生活场景。

对仗和对偶的区别: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儿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避免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多用于要求严苛的格律诗词。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乎对仗的要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整,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我想到的一些对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