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直播讲座(新华视点强国之基)

【节目导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直播讲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直播讲座(新华视点强国之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直播讲座

【节目导视】

【解说】从无到有,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中国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交出的成绩单令世界惊叹。

【同期】一汽解放副总经理 孔德军

(一汽)解放截至今年,已经累计实现了700万辆的卡车,交付给用户。

【同期】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贺勇军

我们第一台机器它打破了国人迷信欧美产品的壁垒。

【解说】从有到优,创新精神融入中国制造。

【同期】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钟文明

现在我们在余姚、杭州和北京都设立了研发中心,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将近有7000万(元)。

【同期】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施明顺

江铃集团专利持有量到2019年6月底以前专利持有量3422项。

【解说】敬请收看本期节目《强国之基》

【字幕】这是立国之本

【字幕】这是兴国之器

【字幕 片头】这是强国之基

【字幕】长春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

【解说】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驶下装配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

【解说】不仅是汽车行业,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中国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交出的成绩单令世界惊叹。如今,中国已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同期】一汽解放副总经理 孔德军

(一汽)解放截至今年,已经累计实现了700万辆的卡车,交付给用户。

【同期】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贺勇军

我们第一台机器它打破了国人迷信欧美产品的壁垒。

【同期】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副总经理 张志国

我们的盾构设备已经进入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共订单达到了50台。

【同期】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董事长 何清华

在行业内,在欧洲市场,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出口量是最大的。

【解说】鞍钢是制造新中国第一根钢轨的生产企业,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累计生产销售钢轨2000多万吨 ,铺轨长度近42万公里。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厂是高铁钢轨的重要生产工厂,其生产的时速200公里的钢轨,成功铺设在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上;时速250公里的钢轨,铺设在京广、京哈等铁路干线路上;时速350公里的钢轨,铺设在京沪、哈大、京沈等铁路干线路上。其产品也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

【同期】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厂轨梁分厂副厂长 于福海

高速钢轨因为行车速度快,所以它对钢轨的规格尺寸要求特别严。我们生产的百米高速钢轨整个轨高的波动通常在0.5毫米,甚至在生产时速350公里的产品上我们的尺寸要求会更精确,就好比人的头发丝一样,所以这也是我们整个工艺最难的部分。这些技术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

【解说】长达百米的高速钢轨最核心的生产环节就是轧钢部分。一个六吨多重的钢坯通过三台轧机15道次往复轧制之后,会被像抻面条一样轧成一百多米长。钢轨轧出来之后通过冷床预弯、矫直以及检测检查等多个工序后入库装车,发送到各大客户手中。

【同期】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厂轨梁分厂副厂长 于福海

为了生产更优质的高速钢轨,我们厂内也成立了若干个攻关小团队,针对钢轨的表面质量、弯头等一系列难点进行攻关。

【解说】位于湖南长沙的,前身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1992年开始探索科研院所市场化、产业化之路。1996年3月第一台印上“中联”字样的泵车下线。

【同期】工程机械馆讲解员 李奕悦

在它的身上还能看到001号的编号,那这台泵也是我们科技产业化道路的一个象征。

【解说】传统科研院所转型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历史性转变从此开启,国字号科研院所几代人的智慧和勤奋,也彻底融入企业血液,铸就了的科研基因。

【同期】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付玲

我觉得它就是对技术的不断追求,没有止境,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遇到困境也好,我在顺境也好,我都要坚持这个初心,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解说】这里是位于安徽全椒的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线,工作人员只需要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能远程通过预警系统,提前对异常参数进行修正。

【现场】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分厂副厂长 邓颖富

现在通过电子的压力传感器传送到GCS(综合通讯)系统或者我们的设备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现场巡检的无人化。

【同期】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聂建峰

我们全椒海螺是海螺集团首个智能工厂,该项目是2017年2月份开始建设,于2018年6月份正式建成投入运行,这个项目主要是包含了三大平台,主要包括智能生产平台、运行维护平台和智慧管理平台,同时实现了覆盖整个水泥生产、发运的7大系统。

【解说】工厂的技术升级,映射出我国制造业的不懈奋斗与追求。目前,我国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等产业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创新精神,已经融入中国制造的灵魂。

【字幕】北京 大兴国际机场

【解说】这座外观宛如金色凤凰的机场,被英国《卫报》列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103项技术专利、65项新工法,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13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大兴机场工程突破了我国大型机场建设的种种瓶颈。

【解说】优质、精品、创新等关键词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形容中国制造,外国记者不禁感叹,“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批量生产他国创新产品的国家了,中国制造正在转型为中国创造。”

【同期】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钟文明

现在我们在余姚、杭州和北京都设立了研发中心,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将近有7000万(元)。

【同期】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施明顺

江铃集团专利持有量到2019年6月底以前专利持有量3422项。

【同期】唐山英莱科技公司副总经理 赵治军

目前,我们新出的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可以做到0.02毫米,这个指标现在已经超出了业界里0.05毫米的水平。

【解说】70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00余倍。我国用7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我国工业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制造惠及全球。

【同期】印尼雅加达小米专营店经理 奥克多维多

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更有信心,愿意购买中国产品。

【同期】瑞士ABB集团前首席执行官 史毕福

中国不仅是强大的市场,还是关键技术的基地。

【同期】美国拉雷多市市长 皮特·萨恩斯

中国企业的创新和优良的技术很出名。

【解说】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这是中国经济的底气。

这是中国梦向世界的宣示。

从“制造”到“创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站上新起点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开启“中国动力”。

【字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

主编:李杰 王健

统筹:孙彪

责任编辑:田甜

编辑:田甜

电子编辑:田甜

记者:姜明明 魏蒙 周万鹏 司晓帅 刘彬 温美良 宗萍萍

配音:董千齐

包装:李重阳

音响:田里 郝晓江

视频技术:董硕

字幕灯光:邹建波

摄像:邰剑秋

音频技术:田里

系统技术:郝晓江

技术监制:王宏达

终审:王健

监制:樊华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