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讲解(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

26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阛馆,燕处则昭若。

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讲解(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1)

我的翻译:

稳重是轻率的根基,安静是浮躁的君王。君子行旅,带着行李不离身,即便住在豪华客舍,也明白只是寄居。

为何君王看重自己而轻视天下呢?轻率就失本,浮躁就失控。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讲解(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2)

我的解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拟人化重、轻、静、躁。

根的作用,以泥土之下滋润泥土之上。没有根,也就没有树叶、枝干、树干。泥土之上受制于泥土之下。

通俗地说,轻率敌不过实诚;浮躁敌不过安静。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讲解(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3)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阛馆,燕处则昭若。意思是君子始终以实诚为本,也不受浮躁所影响。旅行不忘包,终日行是轻率,包指代实诚。华堂不恋居,华堂是浮躁,不恋居是安静。

老子对君王提出警示,如果君王老是自身利益盖过天下利益,轻率、浮躁治国,那么终将失去统治根基和统治权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