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

《盗墓笔记》重启,满屏的“啊啊啊磕到了”,“瓶邪是真的”等话题迅速占领各大榜单。

历任盗笔作品(含沙海)中最高分,8字头的好成绩略有虚高嫌疑,但十集盗墓看下来、优点确实非常值得夸奖。

首先是选角。

朱一龙版吴邪有一种特别直观的“天真感”,长睫毛眨巴眨巴让人觉得天真就是他。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

这种直接的天真感,对于男演员来说其实相当稀缺;相比于他表演上的拿捏分寸,我觉得这份契合角色的天真感更可遇不可求。(没有说他演得不好的意思)

历任吴邪中个人认为秦昊和朱一龙两位最出挑,秦昊演出了角色多年混迹江湖之后的复杂,朱一龙则抓住了洗尽世故之后依旧如初的简单。

两种不同的风格、对立的极端,互为映衬很有意思。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2)

黄俊捷小同学表现也不错,镜头不多又不用有太多表情,但很。瓶邪对视之类的名场面太可了~

陈明昊是非常优秀的话剧演员(中戏96章子怡、秦昊等等的同学,这个班太值得写连续剧啊),他的很多台词都是热场子的氛围型话语,但凡功底差一点就会特别尴尬。他完美中和了喜剧感和日常感,喜剧感是胖子这个人物的重要基色、功能调性,日常感则是他松弛又成熟的表演带来的加分项。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3)

他的这份日常感,让角色特别落地

盗墓笔记是一个高度不真实的故事,优点是极端远离现实、陌生化效果好,惊恐迷离之处特别吸引人,而这个优点的背面则是“太有距离感”。

陈明昊的胖子,就是过于远的奇异世界和有“隔壁老王”质感的现实世界之间的一根引线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4)

铁三角阵容很黄金,不同类型的兄弟感、CP感都非常好嗑。

朱一龙这版吴邪和黄俊捷版张起灵,几个回眸几个凝视几个微笑,啊一切尽在不言中,非常好嗑~

看盗墓系列小说的时候,舒心酱站的是吴邪和解雨臣(不是剧版),看了几集重启突然瞬间被掰成瓶邪党了?!

得CP者得天下,我们要重点表扬剧组“很会”。

(剧组可能想说你悄咪咪嗑就行了,别太大声!)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5)

此处二人的台词其实很寻常,镜头调度也简单,场景设定也并不出格,但加起来整体感觉都对,氛围和眼神非常好嗑。

两位的眼神,喜悦、温柔、信任种种情绪都有,空气莫名其妙甜滋滋的是怎么回事啊

发糖、营造CP感是很微妙的事情。有的剧作真情侣出演却毫无火花,有的片段中大尺度动作频出却毫无亲密感,但有的桥段里一个眼神都有“浓得化不开”的感觉。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6)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7)

有意思的是三人组另一边也很有趣,王胖子和吴邪、小哥的神仙友谊也很戳人,日常上线插科打诨效果非常好。

三人组再出发,胖子和吴邪对着找上门寻仇(黑眼镜冒充吴邪)大骂“谁是吴邪”的人,轻轻松松整整齐齐指向小哥,又好笑又暖又燃。

很有“重启”这个名字暗含的“爷青回”既视感。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8)

更重要的,是十几年中漂泊历险、生死与共,情义值千金

万里风沙大漠,千里冰山雪域,青铜门后的十年之约,半生相逢之时的相视一笑:你也在这里,我们依旧在一起,真好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9)

当然,角色能立住、故事非常重要。

盗墓剧作能不能吸引人,最重要的核心标准其实也很简单:吓不吓人,抓不抓人

《重启之极海听雷》里开篇部分差点意思,舒心酱带着嗑CP的念头看了下来,意外发现七到十集之间靠近主墓室的故事越来越有内味。

吴邪、小哥、胖子三个人连成一串爬啊爬,猛一回头胖子背后跟着那啥,相当吓人。

类似的节奏片段在惊悚片中很常用很常规,但老不老套不重要、能吓人就行。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0)

水中漂着的引路皮佣,也让人有些起鸡皮疙瘩。

这几集中的两条线,一条是三人组在阴森森的水下探秘找出口,另一条则是黑眼镜在丛林里试图混进神庙,这边画风惊悚幽暗,那边插科打诨明媚好笑,两种风格形成了有效的彼此调节。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1)

对比之下,黑眼镜初到东南亚潜入大宅这一桥段的呈现,节奏过于平缓没有轻重缓急更没有鲜明叙述风格

要说惊险刺激,此处全是老套内容,谍战片警匪片演过几亿回了,温吞节奏呈现得非常催眠

要说好笑诙谐,这段又并不好笑;要说反转,最后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反转镜头,也撑不起如此冗长平庸的一段内容。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2)

吴邪二叔的故事,拍得很像老九门。

凭空强调虚妄的规矩、能力,架得不扎实不到位,不够有跌宕起伏的传奇质感、差点意思。

南派三叔的剧作里,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依赖台词远远多过镜头语言”,用一大串台词问问号、而不是自然而然靠视听镜头推出疑问。

(虽然他本人不是导演)

吴二白也好、吴邪也好,动辄念一大长串“他是谁呢为什么死在这里呢,三叔当真是来这里听雷的吗”吧啦吧啦,拜托,要把这些用画面拍出来啊、别总用单维度的台词来念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3)

一个简单对比,《河神》第二部存在诸多问题、不够有内味,但开局一段很有意思。九牛入水,悬念感很强,虽然特效看起来明显比重启便宜,但这是典型的用声音画面(而非台词)讲故事、推进悬念

从本质上说,《重启之极海听雷》里的某些桥段,依旧是“MV画面 台词线”思维

当然这可能也和内容属性不同有关系,盗墓中诸多奇异故事格外依赖文字说明;纵使如此,依旧要吐槽剧作开局内容很不吸引人。

《重启之极海听雷》的开篇一部分是幼年吴邪和三叔的故事,这段感情完全可以后置,穿插在后续吴邪的回忆之中;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4)

另一部分则是三叔和伙伴们的遇险桥段,从内容调度的角度来说,更合理的做法似乎是优化这一段放在最开头,强化惊悚、悬疑质感、然后转场让吴邪从梦中惊醒、衔接过去和未来。

道理是“努力做一段最好看的放在开头”,这样比较抓人。

三叔这段内容其实很平,镜头调度的全景和特写的转换剪辑、切得也不够吓人。

朱一龙这剧连刷6集都不过瘾(朱一龙这版盗笔)(15)

进入地下之后,节奏质感紧凑了起来。其说这种变化是节奏把控趋于成熟化,不如说这是进入“惊悚区间”之后整体氛围的深度渗透。

(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从这里开始我开了2倍速)

舒心结语

回看《盗墓笔记》系列,从早期的网剧电影到如今8分 的网剧《重启》,进步非常明显。

靠IP本身卖情怀、显然未必好用,抛却IP之为IP的光环、回归剧作要素本身,从制作层面一环一环认真打磨,才有可能真正重启盗墓的黄金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