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提防刘备原因(周瑜临死前创了一个成语)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77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周瑜提防刘备原因(周瑜临死前创了一个成语)(1)

说起刘备,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虽然他出身微末,却终成帝业一事,听起来非常的励志,大多数人也都承认,刘备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但不管是汉末三国时期,还是如今,都有一部分人看不起刘备。例如汉末,刘巴因看不起刘备,躲了刘备十三年之久;廖立虽是刘备的臣子,却在刘备去世之后,批叛刘备分不清轻重缓急,认为汉中之战的爆发,荆州之失,关羽之死,都是因为刘备决策错误;现代,有些读演义的人,认为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仁义之君。有些读正史的人,则认为刘备离开荆州时,不肯火并刘琮,是因为优柔寡断。当然更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伪君子,那么,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关于刘备到底是否有枭雄之姿,是否有想大志向,曹操及其属下,都曾提及,例如程昱曾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更是在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直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些典故,大家都较为熟知。而刘备自己也曾表达过自己的志向,他在田豫离开的时候,曾言:“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不过,不管是曹操、程昱的评价,还是刘备的自我表达,都不及周瑜对他的评价,来得一针见血。那么江东周郎是如何定义刘备的呢?

周瑜提防刘备原因(周瑜临死前创了一个成语)(2)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后,吴军与刘备瓜分荆州地盘时,刘备想要借南郡,周瑜曾上疏道:“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意思是说,周瑜认为,刘备是一个枭雄,此言即认可了刘备的能力,又点明了刘备的野心。然后,他接着说,刘备不但自己有能力,有野心,还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相助,不可能长期甘居人下。现在给他们地盘,并让他们凑在一起,正如蛟龙得遇云雨,终究会化为真正的龙。

周瑜提防刘备原因(周瑜临死前创了一个成语)(3)

周瑜本来可以遏制刘备,无奈,没有想到这道上疏竟成他的临终最后的遗言,他的这一番评价,将刘备的志向、野心、能力,能及当时的处境,全部都剖析的非常明白,最后一句更是被总结为了一个成语,即“池中之物”,用来代指没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过这个词在使用的时候,前来一般会加上否定词,如“终非”等。也就是说“终非池中之物”意为,一个人有能力,也有抱负,虽然当时还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假以时日,终会出人头地。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周瑜的分析与评价,并无差错。

周瑜提防刘备原因(周瑜临死前创了一个成语)(4)

刘备借助荆州他自己打下的地盘,以及在东吴借来的地盘,开始发展壮大,之后又拿下东西二川,终地跨荆襄、雄据巴蜀。虽然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但是凭借益州的易守难攻,以及汉中之地的险要,不管是曹魏还是东吴,都无法轻易进军。于是仅有一州之地的他,建立了三国时期间地盘最小的政权,却在蜀地延续了四十多年的统治。甚至若非关羽失荆州,若非夷陵之战,他被陆逊火烧连营,几乎败光家底,或许蜀汉真的能够打出关中,朝着兴复汉室的目标迈进。

周瑜提防刘备原因(周瑜临死前创了一个成语)(5)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周瑜对刘备的分析,非常到位,可谓一针见血,短短几句话,便点明了刘备当时的处境,刘备心中的大志,以及刘备可能达成的成就。通过他的评价,我们也不难看出,刘备并非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的每一次决策,都有自己的考虑,至于他的某些失败,只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罢了。正如周瑜所言,他“终非池中之物”。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