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次大决战(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汉武帝时期,实行积极进取的军事战略,大破匈奴,征服大宛,占领西域,收复闽越,吞并朝鲜。使汉朝的疆域东到日本海,西到里海,南到越南,北到漠北,奠定了大汉王朝广阔的领土疆域,成为历史上第一大王朝版图,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仅次于元朝第二大面积的朝代。汉武帝是第一个实施军事反击让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臣服中原王朝的帝王,是第一个派兵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次大决战(匈奴未灭无以家为)(1)

汉武大帝雕像

主动出击,征服匈奴,开拓疆域。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到西北边境屯田垦荒,为打败匈奴打通西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军进行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汉朝的疆域扩大到漠北地区。汉朝与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三次战争: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河南之战: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军3万人,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军事据点,赶走匈奴楼烦王、白羊王,解除长安威胁,汉武帝设立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万屯垦,重修秦旧长城,派兵驻守,前124年,卫青率骑兵驱逐匈奴左贤王,浮获10人。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次大决战(匈奴未灭无以家为)(2)

汉朝大司马长平侯卫青之墓

河西之战: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两次出征河西,大破匈奴,其贵族集团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武帝设威武、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打通往西域的道路。

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数十万步兵,出击漠北匈奴,卫青北进千里渡过沙漠,歼敌1.9万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越翰海到达贝加尔湖,浮灭7.4万余人,漠北匈奴受到致命打击,北徙并西迁,彻底解除了匈奴的军事力量。汉派60万军卒屯田驻守。汉武帝统一长城内外,匈奴势力衰落退出历史舞台。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军征服大宛和西域诸国。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次大决战(匈奴未灭无以家为)(3)

霍去病雕像

卫青、霍去病是双子星的英雄。卫青七征匈奴,杀敌5万人,霍去病四击匈奴,杀死11万人。汉武帝唯才是举,大胆启用年轻将领,卫青28岁领兵出战,霍去病19岁率军出征河西走廊,采取灵活机动,出奇制胜的战术,发挥骑兵快速作用,屡立战功。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均被封为大司马,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冠军侯、膘骑将军。

汉武帝给予霍去病豪华的府地,他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理由拒绝,霍去病24岁英年早逝,但其赫赫战功无人能超越。霍去病高超的战略战术,也令匈奴大败胆战心惊,善于冒险孤注一掷而百战百胜,成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次大决战(匈奴未灭无以家为)(4)

匈奴骑兵出征

强大骑兵发挥着巨大的威力。汉武帝时期,在与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征战中,获得大量的优良战马,从而武装了汉朝骑兵,抛弃了先秦以来车兵部队,从而形成了骑兵为主,与步兵相结合的兵卒格局,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极大地发挥了骑兵的作用。通过缴获、购买、交换取得了大量的优良蒙古马匹,在与西域作战中,又获得了大宛马汗血宝马,以及改良的新疆马,提高了骑兵的作战能力。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次大决战(匈奴未灭无以家为)(5)

汗血宝马

汉武帝时期,大破匈奴,将其驱逐到漠北西亚地区,彻底地消除了匈奴的威胁,征服西域地区,打通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的交流,提供了稳定和平环境。从而扭转了自先秦、汉初以来被动防御屈辱和亲的局面,采取主动积极的进攻战略,使北方和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臣服于中原王朝,奠定了大汉王朝稳固的江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