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的来历和简介(白龙马是玉龙三太子)

在西天路上,没有白龙马,唐僧寸步难行。然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西游记》里,白龙马很少出手。

按说,他也是西海玉龙三太子,能和孙悟空斗几十回合,本领不能说很差。但我们经常看到,取经路上,唐僧被妖怪捉去,经常同时也把白马捉去了。有时候唐僧孤身一人遇到危险,身边只有白马的时候,它竟从来没有现身保护。

白龙马的来历和简介(白龙马是玉龙三太子)(1)

按说,它也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为什么面对唐僧的遭遇如此麻木呢?

其实答案就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里,这时候,唐僧已经收齐了孙、猪、沙三个徒弟。猪八戒负责挑担子,然而他一直喊累:

  • 八戒道:“……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谁说哩?”八戒道:“哥哥,与你说哩。”行者道:“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八戒道:“哥呵,不要说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

  • 行者道:“你说他是马哩!他不是凡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唤名龙马三太子。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告了忤逆,身犯天条,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鹰愁陡涧,久等师父,又幸得菩萨亲临,却将他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这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这段话之所以有意思,在于它说清楚了师徒五人的分工:

  • 唐僧只管取经。

  • 孙悟空只管唐僧的安全。

  • 猪八戒和沙僧专管行李马匹。

  • 白龙马只管驮着唐僧。

后来在取经成功后,如来佛祖分封众人,说得也很清楚:

  • 唐僧取去真经,封为旃檀功德佛。

  • 孙悟空降妖除怪有功,封为斗战胜佛。

  • 猪八戒挑担有功,封为净坛使者。

  • 沙和尚登山牵马有功,封为金身罗汉。

  • 白龙马驮负圣僧来西,驮负圣经去东有功,封为八部天龙马。

也就是说,如来佛祖宣布的分封理由,才是“各人的功果”,也许他们在路上也做了别的事,例如猪八戒也帮助打妖怪,孙悟空在收到猪八戒之前也挑担子,但那只是临时的帮忙,不是本职工作。

  • 好大圣,你看他弄个虚头,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泪来。迎着师父,往前径走。八戒看见,连忙叫:“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便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火。还往西天去哩?”

  • 长老在马上听见,道:“这个夯货!正走路,怎么又胡说了?”八戒道:“你儿子便胡说!你不看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的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狠。似我们这样软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 长老道:“你且休胡谈。待我问他一声,看是怎么说话。”问道:“悟空,有甚话当面计较。你怎么自家烦恼?这般样个哭包脸,是虎唬我也!”行者道:“师父阿,刚才那个报信的,是日值功曹。他说妖精凶狠,此处难行,果然的山高路峻,不能前进。改日再去罢。”

  • 长老闻言,恐惶悚惧,扯住他虎皮裙子道:“徒弟哑,我们三停路已走了停半,因何说退悔之言?”行者道:“我没个不尽心的。但只恐魔多力弱,行势孤单。‘总然是块铁,下炉能打得几根钉’?”长老道:“徒弟呵,你也说得是。果然一个人也难。兵书云:‘寡不可敌众。’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凭你调度使用,或为护将帮手,协力同心,扫清山径,领我过山,却不都还了正果?”

  • 那行者这一场扭捏,只斗出长老这几句话来。他揾了泪道:“师父阿,若要过得此山,须是猪八戒依得我两件事儿,才有三分去得;假若不依我言,替不得我手,半分儿也莫想过去。”

  • 因为取经团队是有分工的。如果孙悟空想让猪八戒做额外的事情,当然要大肆渲染一番困难处境,兜了好大一个圈子,才让唐僧开口“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凭你调度使用”,孙悟空才有了心安理得使唤猪八戒的权力。

    白龙马只负责驮唐僧和经书,当然更不必负担降妖的责任。他唯一一次出手,是在宝象国。

    白龙马的来历和简介(白龙马是玉龙三太子)(2)

    那时候,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跑;沙和尚被黄袍怪生擒;猪八戒不知下落。取经团队即将分崩离析,白龙马只得出手,变成一个宫女,试图刺杀黄袍怪。虽然没有成功,却感动了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了孙悟空。

    这次倒不是他喜欢出手,而是他不出手是真的不行了。这件事一过,他仍然默默无闻。

    分工明确,看似一句简单的话,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欲望。如果大家不顾分工,乱讲一气,那就像一辆车,七八个人从不同方向拉它,最终一步也前进不了。

    我上中学时,班上有一个宣传小组,有四五个人,专管画黑板报。然而每次出板报,都要为版式、图案吵得一塌糊涂。你说这样干,他说那样干,往往一个下午都干不完。

    白龙马的来历和简介(白龙马是玉龙三太子)(3)

    后来我们把板报分成几块,每块由一个人负责。总体设计由组长负责。互相约定:只要不是重大的问题,都只听从负责人的意见。于是一下子快了许多。

    后来,我在客轮上工作过一段时间,船上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有一位老海员告诉我,在船上,就算是一个灯泡坏了,你也不要自己擅自去换,而是应该找该管的人。因为他掌握的是全船的电路,不仅仅是一个灯泡。如果他发现某些地方的灯泡经常发生故障,意味着某一条电路可能有问题。也许更加深层的隐患,就能一点点排查出来。而我们擅自换了灯泡,就把本来能使他警觉的问题掩盖住了。

    一个家庭,有父母、子女,当然也是一个团队,有团队,就有分工。

    但是有些父母,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过度插手了孩子的事务,使得本该是孩子的分工,受到了干涉。

    孩子玩耍的时候,生怕他们饿着,追着孩子喂饭;

    天一凉,生怕他们冻着,催着加衣服;

    喜欢翻弄孩子书包,生怕他不会整理;

    甚至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要隔几分钟跑过来观察一下,生怕他贪玩……

    如果孩子抵触,这些父母还感觉很无辜,认为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这是为你好”。

    甚至孩子长大,成家立业,他们仍然保持着这种过度关怀:总是试图指导孩子如何与同事相处,指导孩子如何谈恋爱,甚至插手孩子新房的装修,孙子孙女的教育……

    作为一个孩子,学会调节自己,适应环境,本身就是他该做的事情,这就是他的分工。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他没有主动求助的话,旁人不应该随意插手。

    每个孩子都不傻,都知道饿了就该吃饭,冷了就该加衣,这是人类的本能。也许一时贪玩忘记,但只要饿着冻着几次,自然就会适应过来。但父母如果过度关注,反倒使他们丧失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这样做的坏处,一是逆反,父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二是依赖,长到二三十岁,仍然像个孩子,无法独立生活。

    我们当然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团队协作。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明确分工的条件下。一个团队,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企业,首先要做的还不是互相帮助,而是:

    保持自己的独立,认清自己的界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