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

东部非洲

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毛里求斯。面积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2%,人口1.04亿 (1984年),约占全非总人口20.1%,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比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地形以高原为主,沿海有狭窄低地。气候类型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1)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2)

东非

今天我来说说东非的主要通用语言——斯瓦希里语,它也是非洲三大语言之一,与豪萨语和阿拉伯语并称非洲三大语言。

北非有很多国家说阿拉伯语,如,阿尔及利亚;西非的通用语言是豪萨语,国家如,尼日利亚。

斯瓦希里语

本人在东部非洲生活、学习和工作过,对斯瓦希里语也是有一些了解和心得,在坦桑尼亚,斯瓦希里语可谓大行其道,虽然在坦桑尼亚,英语也是官方语言,但是,受限于教育水平,很多没有读过大学的坦桑人,说英语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斯语有时是唯一的交流方式,曾经在火车上遇到过一个瑞士支农的小哥,他英语地道,但人家也只在坦桑待了一年而已,就说得一口流利的斯瓦希里语,他给我分享的学习心得就是:"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也不要总是尝试和依赖于自己的英语能力,这样会延缓你学习斯瓦希里语的效果和进程。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3)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4)

斯语的文化背景

坦桑尼亚曾经是德国和英国的殖民地,但他们对当地语言的处理态度大有不同,相对来说,德国殖民者对斯瓦希里语的推广和使用有一定的贡献,而英国殖民者却倾向于英语的推广,这在坦桑独立后,导致英语和斯瓦希里语的争执一直在持续,说白了也是不同利益的诉求罢了,在坦桑尼亚,斯瓦希里语取代英语的尝试没有得到实现,而是被搁置起来,而英语则在中学阶段作为课程来学习,读过中学的当地人能满足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只有接受大学以上的高等教育英语水平才能达到良好水平。这一点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得到验证,随便拦住一位大学生,都能把英语说的有滋有味,毕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五六位达市大学的教授,水平绝对点赞,很多都有留欧背景,从这一点来说,比国内的大学生和大学老师的英语能力要好很多,有两位达市大学的教授甚至会唱几十年前的中国红歌,让人乍舌和惊叹,反正,他们唱的我还不会唱呢!

斯瓦希里语也是非盟的工作语言,甚至一位非盟主席放言,斯瓦希里语应该成为非洲的官方语言,可见其重要性和重视程度。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5)

语言和文化相融合

在东非工作,与当地的语言交流,真的逃不开斯瓦希里语,也许你会说,我去菜市场买菜、买米、买水果,我只是用一些手势,夹杂简单的英语和斯语数字就Okay了,这不假,但是,我们要谈的是较深层次的语言文化交流,说实话,英语真的不具有斯瓦希里语的热情奔放的语言基因,当你乘车纵横在辽阔的大草原或行进在云雾缭绕的高原之巅,看着似仙境和独特的非洲景观,听着车载Radio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斯瓦希里语的新闻和娱乐节目,你一下子就进入了那种文化氛围当中,甚至有一种冲动感,当你听着当地人热情的斯语招呼声,品尝着当地名目繁多价格便宜但口味大开的各色水果,望着周遭的人、景、树、花、云、山和水,你会有一种心灵恬静和豁然开朗的异域情愫。

语言是灵活和有生命力的,她如同一个女子,不时地打扮自己,让你眼花缭乱,她也会是云山雾雨,变化无常,让你捉摸不透,带有一种神秘感,斯瓦希里语的生命力和东非各族人民生生相惜,荣誉与共,是其民族个性和特色的具体体现,学习一种语言也是学习这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充分地了解当地,了解东非,你需要学习和了解他们的语言——斯瓦希里语。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6)

斯瓦希里语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中国对非洲的各种投资和援建也与日俱增,大量的中国人涌向非洲,涌向东部非洲,当他们深处东部非洲大地,在不断地交往和相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尝试和学习当地的通用语言——斯瓦希里语,没有了语言交流,一切都变得困难和无助,语言是文化的延伸和体现,是人们工作、生活和交往所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这也促使不少人想学习斯瓦希里语。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7)

前景和展望

作为班图语的分支,斯瓦希里语融入了阿拉伯语和其他语言的元素,斯瓦希里语也部分地体现了黏着语的现象,具有明显的简略性和条理化的特点,其语法规律性非常强,但名词、动词、介词、形容词、数词等也有着诸多变化,需要强化记忆的东西也不少,好在有规律性,还是有章可循,有的放矢的。笔者曾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培训过斯瓦希里语,培训后,我可谓脱胎换骨,了解的斯语的语言架构和内在规律性,学习的兴趣和进度明显提升,通过实践之后,也带带学生,同时开始尝试编写汉斯词典、斯汉词典和授课教材,虽然需要些时间,确也是个人对斯瓦希里语的一个奋斗目标。

东非的范围(东非最主要的交流语言)(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