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

到过余杭塘栖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在超山农庄的院子里,有幢老式屋子,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其实这里是一个糕板展示馆。现代人很多都不知道糕板是什么,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小余,记忆里就曾见过家里的老人用过糕板制作糕团哦!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1)

旧时,每有逢年过节、造屋上梁、婚丧嫁娶,糕团是每家每户都必不可少的。糕板就是用来制作糕团的模具,糕板上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不同地区、不同节日甚至不同的家庭使用的糕板都不尽相同。

都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糕板,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大自然的作品,一个是人的杰作。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2)

糕板种类繁多,造型古朴,刻工精细,吸取了传统木雕、民间剪纸等技艺的精髓,构图精美,线条流畅,含义深刻,每块糕板都是实用工具和艺术精品的的结合体。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3)

在江南民俗糕板馆里,糕板的展示主要分为两大版块:人生礼仪和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中又分诞生、成人、婚嫁、去世四个版块,每个版块都有代表着不同含义的糕板。

如小孩出生有“麒麟送子”“福增贵子”等图案;婚嫁有“龙凤呈祥”“双喜临门”等图案;家中有老人去世,也要做印糕,最为常见的糕板当属“猪头三牲”,糕板上刻有“猪头”“鱼”和“鸡”三种动物,做成的印糕放在去世老人的灵前供奉,是祭祀供品中的必需品。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4)

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度,岁时节日自古以来就备受国人重视,春节求愿祈福、清明祭祖敬神、中秋团圆庆祝等都少不了通过糕板制作糕团来增添气氛,寄托心愿。

在糕板馆里,有一块名为“嫦娥奔月”的巨大糕板,这块糕板直径半米有余,在嫦娥3号落月的新闻背景下,这块制作中秋月饼的大糕板显得分外合时宜。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5)

在糕板馆的小角落里,馆主人拿起一块黑漆漆的、一上一下刻着两个寿桃的糕板让我看。他说这是他从江郎山廿八都一个小村庄的老人那里淘来的,当时老人还不肯出让这块糕板。

小编仔细瞧了瞧,除了霉迹斑斑外,其余也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他接着说:“我跟老人说,看上你的糕板并不是因为它雕刻有多精美,事实上这块糕板的雕工是很粗糙的,我看上的是你们廿八都这里的文化习俗,每个地方的风情习俗都能在当地的糕板图案上体现出来。”听了这番话老人才松口。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6)

↑刻着寿桃的糕板

杭州余杭古镇美食(区县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馆)(7)

→刻有蝙蝠的糕板

在我连连点头感叹馆主人对各地风俗文化的渴求之情时,他又拾起一块糕板让我猜上面的图案,这块糕板入眼的第一感觉就是蝙蝠,刻画的很形象,也很好认,寓意祈福。

馆主人说:“你只说对了一半,福有很多种说法,比如大伙都知道的“福到”,这块糕板的特别之处在于蝙蝠的眼睛是两枚铜钱,寓意‘福在眼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国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馆长寄语 The message

糕板馆里共展示了四百多块糕板,馆主人却说他的收藏有两千多块。前些年,他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就为了淘这些别人早就遗忘了的糕板。因为在他眼中,糕板的层面已经不止是一件工具亦或是一件艺术品了,它还代表着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正在遗失的美好。

勾起大家得回忆了么,喜欢的童鞋别忘记点赞噢!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