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条件(新生可保留入学资格去创业)

时隔12年,教育部首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到新生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创业、休学创业学生可延长学习年限等,将高校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责任主体,给原本已经创投成风的高校提出更高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但能否改变大学生创业“九死一生”的现状,则引人深思。

需要警惕: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5%

2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为学生创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制度支持。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休学创业弹性学制,新生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支持休学创业学生,可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程序;支持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支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折算学分等。

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条件(新生可保留入学资格去创业)(1)

大学生创业热,除了受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励,事实证明,层出不穷的造富神话在向年轻人倾斜。大四曾投身游戏领域创业,后来又创办了聚美优品的陈欧;在清华就读期间创办铁血军事网,读研期间退学创业的蒋磊;电驴创始人黄一孟,亦是中途创业……

在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亦是对高校工作提出各项要求。其中包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

创业需要更深入的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马怀德认为,新《规定》明确了“学生享有获得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权利”,将高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责任主体。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对于建立休学创业弹性学制等鼓励创业的制度,马怀德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和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具体措施。他分析,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可以为有志于早日创业的学生免去后顾之忧。此外,休学创业、复学学生转专业制度,有助于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灵活结合,满足学生对教育选择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就业形势日趋复杂严峻。”马怀德认为,新《规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允许在校学生创业,也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国务院新闻网、教育部网站、新京报

本文由时代财经旗下频道层峰原创,作者史成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