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职责(施工总包项目经理)

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职责(施工总包项目经理)(1)

引言

前两天在一个工程群里,有个群友突然发问,说自己是以管培生身份进入TOP10地产公司,目前做到土建专业经理,但感觉上升的空间有限。问是不是可以转到施工单位去做个项目经理?

群里回复的人,大多是对他打算从甲方跳到乙方表示不能理解,就好像阳光大道他不走,偏要去羊肠小道里找捷径一样。

也有人比较理性地指出,他在地产甲方的工作经历,恐怕并不是施工总包单位所看重的,极有可能与目标岗位不匹配。

我赞同这个观点,同时钦佩这种表达方式,真的很有技巧:既提示了提问者难以胜任,又同时给足了对方面子,有台阶下。

作为一名在甲、乙方工程岗位混迹二十多年的工程老兵,我觉得提问者有点儿轻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这个职位的工作难度。这个设想轻飘飘的,很难落地。其实下次整碟儿花生米,就不至于喝成这样了。

下面说说我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岗位的一点儿感知和认识。

01 项目管理定义及演变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中定义的项目管理,是将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

无论是在早期所谓管理理论尚未形成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还是当下基于各类管理体系框架下的制度约束年代,由“人”来实现管理的本质并没有变。

项目管理的灵魂,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项目上的作用,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 对外部:受企业法人委托,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人。代表施工企业全面履行建设合同,一言一行,不能失范。

  • 对企业:项目经理代表项目,完成企业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并努力赢得利润,不能失职。

  • 对项目:项目经理要代表项目管理机构,担负实现安全生产,稳定队伍,维护职工利益的责任,不能失位。

若能把这“三个代表”做到游刃有余,那就是一名综合素质非常高的项目经理了。

曾经看到有人将一名项目经理综合能力素质表述成这样一个公式:

项目经理综合能力素质=3个基本素质 4种个人能力 5种管理技能

其中:

3种基本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

4种个人能力——领导力、凝集力、沟通力、预见力;

5种管理技能——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索赔五种管理技能。

这个“345”标准,看的我是七上八下的,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恐怕能做到十之一二就已是不易。

或许,这样的“完人”并不存在。罗列这些标准的目的在于,强调成为一名合格的施工总包项目经理,对个人能力方面要求是非常全面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就像我们老总工侯总说的:对上能谈马克思主义,对下能骂娘希匹。

02 项目经理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那如何才算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呢?这让我想起教员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说法。仔细一想,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从这五方面来概括的。

“德”

这个“德”,包括品德、“三观”和职业操守。

在当前大规模开发的背景之下,一个项目投资规模动辄一个小目标、若干小目标甚至几十个。项目经理在施工招标、设备采购招标、劳务分包等环节,都有参与权甚至决策权。

尽管有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约束,但管理空白之处和灰色地带也不能完全避免。如果项目经理品行不端,就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

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建筑铁军”的两个项目经理,老家恰好是邻居。在春节前后那几天,互相比谁家的灯关的晚来“别苗头”。这是为啥?因为他们在比谁家去送礼的人多啊!这样的品行,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在项目管理中会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

另外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德”中见利。工程界有种说法,一个项目中,起码有三个点的利润,是掌握在项目经理手上的,就看他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了。

“智”

是指智识,这是项目经理职业素养的核心能力所在。“智识”之中的“智”,是指管理技巧和专业能力。

一名施工总包的项目经理,“围墙内”需要他来主导或参与的职责就有:工程概预算,投标报价,投标答辩,合同洽商,合同变更,施工组织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需求计划,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成本管理,劳务合同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这些内容,只懂技术不懂管理,或只懂管理不懂技术都是行不通的。而“智识”之中的“识”,则说的是见识、胆识、常识。

说个自身亲历的例子。

工作头几年,我还在做项目工程师时。上海某石化厂延迟焦化项目,厂方基建处为了确保工期,要求我们按一个比较冒险的方案做履带起重机的基础加固。这种大厂基建处,他们上午签了字,你下午就能到财务拿支票了,真正所谓“甲方老爷”。不像有些房企,没钱不说,还把自己累的跟个孙子似的。当时我们项目经理老D,根据他的工程经验指出,上海地基承载力,有个“老八吨”的说法,这种简单回填毛石的地基加固做法,比较冒险。所以基建处三番五次要求,都被他态度坚决地回绝。

后来,这个基础加固由设备安装公司委托其他队伍去做。结果在设备罐体正式吊装那天,履带式起重机基础局部沉陷,机身侧翻吊臂扭断罐体坠落,当场造成5死10伤的严重后果。

可见,项目经理,不能刚愎自用,亦不能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他要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细节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要果断采取措施,杀伐决断,雷厉风行。

“体”

即体力,更深一步的含义,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坚强的意志力、抗压力,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载体。项目经理,绝对不能轻易倒下,否则会造成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

心理健康,是说项目经理还应该有个“大心脏”,心胸豁达,心宽体胖。遇事沉着冷静,举重若轻,不急不躁。做到这些,不经一番摔打、磨砺,是很难达到的。

还是说上面D经理的例子吧。他本是我们集团分公司负责人,按照当时的习惯,被称为“八分公司头家”。结果在他在青岛某项目上出现经营错判,被甲方坑了(遇到真“假方”了),给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当时集团的Z老板,直接把他降职去了班组。换作他人,大概率是卷铺盖走人了,丢不起这人嘛。但老D没有,第二天他就背上工具包,拿着瓦刀去班组报道开始干活了。当时那个场面很滑稽,项目经理站在旁边,看着站在基坑里砌着条基的老D,让做不是,不让做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个窘况,老D泰然处之。私下里他说,老板让我这样干,我就干,看看最后大家骂的是谁!尬尴这个事情,只要你不觉得,那尴尬的一定是别人。老D为人直爽,有亲和力,集团上上下下的,一直口碑甚好。如今遇如此待遇,大家私下议论,都认为Z老板做的太不近人情了!果然没几天,有些话就传到Z老板那里。他非常惊讶,骂了几句,然后让老D回来,去某某石化厂项目做项目经理去……

这就是上面那个故事的前传。

“美”

项目经理,要有两全其美之心,成人之美之量。

两全其美,就是力争双赢。项目经理既要精于内务,也要勤于外事。在坚定维护项目利益的前提下,还要有大局观、服务意识,学会换位思考。

成人之美,是要具备正向激励项目成员积极向上的能力。项目经理应具备引导并激发团队“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情”的能力,并为项目成员岗位成才提供指导和支持。

“劳”

项目经理应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他在工作上的投入与否,直接会影响到项目团队的工作情绪。

所以很多时候,项目经理要淡化自身“领导”形象,积极与项目成员良性互动,勇于担当,以身作则。

03 我国项目经理的现状

我国项目管理起源于1984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它是国内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国际公开招标项目。

“鲁布革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特别是日本承包商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当时引起国内建筑业的极大震动。

“低价中标,索赔保本,管理出效益”的项目管理思路,即便现在也是我们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经营策略。

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从1995年开始,建立了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单位选送,行政职能部门审核,最后由建设部门批准。这一阶段取得项目经理资格证书,主要依据就是工程履历,虽说也有培训并考试,但组织形式和考核内容并不严格。

2003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取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核准,由注册建造师代替,并设立过渡期”。这次项目经理资格取得方式的调整,让原本那些从工程实践中来,通过审批取得项目经理资格的人,逐步丧失了继续担任项目经理的资格。但我又不得不说,其实他们是工程施工中的坚实力量,虽然不得不面对“无证驾驶”的尴尬。

其实项目经理到底该如何遴选才更加科学的问题,直至今日仍有争议。有两种观点,都很有代表性:

①经验至上论:主要观点是“项目经理是干出来的,不是书本学出来的”。强调实践经历和个人能力,弱化学历背景。

②管理专家论:强调只有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高的人才能担任项目经理。当然实际经验也要有所要求,比如规定参加建造师考试要有工作年限要求。

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没有必要完全对立起来。取得项目经理资格的最佳方式,应该是“面试制”为主,然后结合必要的笔试。毕竟项目经理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岗位,必须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哪种方式更合理暂且放在一边,在当前建筑业大环境下担任施工总包项目经理,都难以摆脱这样两个“地狱级”难度问题:

难点之一,是去地产业主方要工程款,过程百转千回,就像去要命。

记得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项目,在上海浦东。临近年底,机缘巧合,我陪着项目S经理去要工程款。地点,自然是酒桌之上。

因为彼此是多年的合作单位,对方都知道S经理海量,于是目标转向了我这个不胜酒力的生瓜蛋子。

酒过三巡之后,业主方工程经理说:来来来小龚,三千万工程款,一杯一千万,看你的……

当时彼此推杯换盏称兄道弟,气氛热烈,言语恳切,真假难辨。然后就看你干,还是不干?反正我是两杯下去之后,直接断片儿。

那时候我也明白了,每一笔工程款的背后,项目经理要怎样耐着性子去周旋。

难点之二,就是对劳务分包的管理。

“人口红利”殆尽的情况下,劳务,就是那个拿你的钱也能理直气壮不听指挥的存在。面对日渐强势的劳务班组,少谈点儿管理,多谈点儿服(cì)务(hòu)精神。

而且作为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公司平台能给你的“支持”,也永远是“老三篇”: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04 小结

有这样一种比喻,将项目经理比作乐队的指挥。乐队的指挥,是将各种乐器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来演奏一首乐曲。项目经理则是将不同人员的才能与贡献结合到一起来完成项目。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实施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让一个难于运作的工程项目重现生机;一个能力不足的项目经理,也能让一个的本来钱景灿烂的工程项目走向绝境。

可能是能力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吧,每当看到施工企业在校招时,对管培生抛出“三总五项”的承诺,就不由感叹:一个真敢给,另一个也真敢接。如果不是天赋异禀,那就是画了个大饼。

培养一名合格的施工总包项目经理,需要时间来沉淀,不宜热炒,要文火慢熬。这个岗位带给人的痛苦和煎熬,只有时间才是最好的解药。

文章来源:工程一姐 id:gongchengyijie 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 在此表示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