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

一说到近代武学大师,大多数人想到的肯定还是叶问,陈真这样的人物,因为在列强环伺的民族危机下,这些大师们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无畏面对外敌时,那种气概实在是令人折服敬佩!

其实近代史上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武术大师,他的绝世武功是靠着自己一头一头磕出来,其中的毅力更让人折服。

尤其是他两次重挫日本武士,更是振奋人心,不过晚年去世的他却被怀疑是被别人点了死穴,因为据医生介绍他原本的身体机能是不可能如此突然去世,他就是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手的武学大师孙禄堂。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1)

怀疑被人点穴至死

孙禄堂的死,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早在1933年年初,他就对其夫人坦言,这一年将会是自己的驾鹤归西之年,搞得夫人紧张万分,将他送去医院体检,得到了“与四五十岁壮年人身体无异”的结论才放下心来。

然而到了12月16日早上,孙禄堂突然叫家人去外面烧纸,六点零五分,先生面朝东南,背靠西北,端坐户内,等到家人发现时他早已“离开”有些时间了。

因此在外人看来,孙禄堂的死实在是太过猝然,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人,又被医生检查过身体很强健,为何会如此突然死去?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2)

所以对孙禄堂的死因,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认为他是被人点了死穴才去世的,即便孙禄堂的亲人们多次站出来辟谣,但这样的声音还是有很多。

这件事被传得神乎其神,说是孙禄堂年轻时候与人比武时,没有控制好力道,直接杀死了对方,结果对方的后人是一个点穴高手,早早就点了他的死穴,最终让他猝然离世。

不过事情过去那么多年,孙禄堂的真实死因已然无从考证,但是他本人的成就之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的。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3)

瞌出来的绝世武功

孙禄堂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如果你以为他是出生于武林世家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也是从一个普通人奋斗出来的。

孙禄堂1860年出生于河北望都县,家境贫寒的他在父亲去世后只能和母亲四处乞讨为生,在此期间他见识到了许多人情冷暖与欺负,因此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习一些拳脚功夫,保护自己和母亲。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拜了一位李拳师为师,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武学生涯。不得不说孙禄堂是一位武学奇才,仅仅三年就超过了李拳师,此后的他又师从数人,不仅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也学到了内功、轻功。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4)

在武学方面孙禄堂始终秉持着学无止境的态度,即便此时他的能力已经十分突出,此后孙禄堂先后拜师于张瑞,李魁元,郭云深,八卦掌名家程廷华等为师,他为人实在,每次拜师学艺,总是先向大师们磕上三个结结实实的头,脑袋在地上砸得咣咣作响也丝毫不为所动,因此后人也戏言:孙禄堂的绝世武功,是磕头“磕”出来的。

学成归来的孙禄堂,结众家之长,独创孙氏太极拳,逐渐成为了武术界的一代宗师,就在他一门心思想要发展武学时,列强入侵中国了。

两次重挫日本武士

国难当头,身为武学之人究竟该何去何从,孙禄堂也许能给我们答案。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5)

为了不让国人任人宰割,他致力于传授武学,于是便来到北京“四民武术社”传播武术,随着他名气越来越高,肃亲王和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都邀请过他做武师,他也在东北期间,仅用一招就将俄国大力士打倒在地,从此他便名声大噪,响彻海内外。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还是他两次重挫日本武士的故事,1923年,听闻孙禄堂故事的日本武士道高手板垣一雄来华,公然要与孙禄堂比武。

这个日本武士来头也不小,曾在日本武术界三夺金牌,并被授予了“大正天皇特级勋章”,号称天下第一,在他向孙禄堂挑战时,孙禄堂已经63岁了,而且正处于丧子之痛中,即便如此孙禄堂还是接受了挑战。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6)

孙禄堂老当益壮,很快便让这个不可一世的日本人见识到了中国武术的厉害,而且当时孙禄堂仅仅用了五分力,可见其功力之深厚。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时隔七年日本为了洗刷曾经在孙禄堂失败的耻辱,竟然派来5个武士,来上海请战孙禄堂。要知道这年的孙禄堂已经70岁了,而且还是5挑一。

就如电影《叶问》里面演绎的一挑十,孙禄堂面对眼前这5名武士,也照样没有气短,他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八卦拳中的“蜈蚣蹦”一跃而起,紧接着精瘦的身体犹如一道闪电,灵活且快速地那5人摔得连滚带爬。

孙禄堂武功秘诀(民国武圣孙禄堂)(7)

以多欺少最后日本还是挑战失败,此时这次比武的背后已经不是简单的武术切磋那么简单,1930年的这次比武,更像是中国面对日本侵略时的一个态度,勇敢无畏!

小结:

孙禄堂的成就绝非偶然,如果不是他一路寻求上进,哪里他最后的绝世武功?他身上这股坚韧不拔,寻求上进的气质,也注定了他最终会走向成功之巅。

而从孙禄堂的人生经历中可以得到启发,武学是不能放弃的,即便如今用到武术的地方已经很少了,但是就如孙禄堂所言,即便没有地方用武术,即便我们学了武术也无法打赢钢枪大炮,但是我们本身会因为学武形成一股豪气胆气,而这正是当代青年所需要的。

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是武术之邦,我们虽然尚武,却不,武术只是我们强身健体的传统文化表现之一,因此更加不能放弃,反而更应该发扬光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