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

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为全市擘画了发展新图景,也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发展吹响了冲锋新号角。

“成为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放平台”“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四个翻番’,加快成为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在政府报告中,长合区的元素被多次提及,目标让人倍感振奋。

1月4日,长合区正式揭牌成立,为湖州从长三角“地理中心”成为“舞台中心”迈出关键一步,这块寄托全市期望的热土由此揭开了历史大幕。重大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拥抱长合区大地。

短短100天,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合区紧紧围绕“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聚力打造五个“新高地”,创新破难、实干担当,实现了火热开局。

迈入长合区,发展热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日前,长合区举行了一场“云签约”,不到30分钟,8个高新技术智能制造项目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近40亿元。

“今年以来,长合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项目投资额已近150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入库11个。”长合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述说着最新战果。

“以沸腾的状态激情干事创业,使长合区真正成为全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这是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背负梦想的长合区,正描绘清晰的蓝图,激发澎湃的动能,向着未来奋力奔跑。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1)

先锋快马

重要的历史使命,总是赋予敢为人先者。

2020年6月5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湖州举办。大会上,湖州市委、市政府作为发起人和倡导者,推动签订《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取得“一会”“一路”“一区”三大标志性成果。

“今天的日子对湖州来说太重要了,当然,对整个长三角来说也很重要,必将载入史册。”会上,湖州市领导这样表示。

这一使命,落在了长合区肩上。前身是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长合区,也是全省唯一的省级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一定实力的制造业基础。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去年11月,长合区获省政府正式批复,拥有了“出生证明”;今年1月4日,长合区揭牌成立,标志着湖州真正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下好了先手棋,实现了精准战略卡位。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2)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从诞生之日起,长合区就注定是一匹先锋快马——

揭牌后首周,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核电阀门生产企业签约“高端智能流体控制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2亿元;

首月,创新项目并联式推进,以亮晒、比拼等形式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0%以上;

次月,开展“6 N”亩均提升行动,以“做实、创优、转型、并强、改新、盘活”6条主要举措及若干具体实施路径为重点,打造一批“亩均英雄”;

……

“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长合区干部自觉对照自省,“我们要多些把不敢想变成敢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血性。”

敢当快马,自然昂首向前——

揭牌以来,全区完成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171.2%;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9.5%;159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23%;高新投资项目25个,同比增幅440.35%。

敢做先锋,自然披荆斩棘——

揭牌以来,已完成收储低效用地290亩,力争全年整治淘汰高耗低效企业30家,腾出用地1000亩、用能2万吨标煤,减碳排放4万吨。

目前,长合区奔跑的蓝图已经绘就,无数长合人正接力奋追: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创新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小城市;联动“一地四县”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开发区(园区)实现“保三争二拼第一”,成为浙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3)

改革闯将

眼下,春风渐暖,长合区示范大道上已是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这条示范大道通往安徽省广德市,是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三省一市首个省际对接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后两地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

打造长三角“舞台中心”,跨省联动是秀美的起笔。

今年以来,长合区创新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合作机制,重点强化与安徽广德的联动交流。目前,已在共编区域规划、共推产业升级、共同招商推介等八个方面达成一体化合作共识。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4)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短短百日,长合区争当改革闯将,一些改革举措在这里先行先试,努力在改革深水区中蹚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

建立差异化综合评价机制,实行有别于行政区的评价办法,重点评价各部门增量、增幅和发展质量;

深化推行“亩均论英雄”评价改革,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建立以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销售收入等为主要指标的“亩均”评价体系,全力实施“6 N”亩均提升行动计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创新长合区选人用人制度体系,建立全员全时全域考核为导向的考评机制,实行月晒季评年考、末位淘汰制,建立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

……

面对时与势、危与机的随时切换,长合区对标一流平台,扬长补短、敢拼敢抢、错位竞争、融合发展,积极构筑非对称优势,真正掌握时代主动。

体制机制的创新,必然带来区域生产力的重塑。

当下,湖州正按照“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规划,在5820平方公里的大棋盘上实现生产力的新布局,以此寻找新的变量,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想象力驱动生产力。长合区以最高的标准狠抓产业提质,围绕实现全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增长100%为目标,鼓励支持企业向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同时,以最优的规划强化平台承载,聚焦自身“万亩千亿”高能级平台的定位,紧扣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更加注重植入产、城、人相协调的理念,做深24.25平方公里启动区的规划建设。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5)

改革的受益者,必然是当地发展的参与者。

这几天,“浙江正轩”年产1.5万台套数控机床精密零部件项目建设工地上,数台挖机在平整土地,厂房基础部分正在施工。该项目投资24亿元,是长合区批复后首个拿到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95天。

“长合区有一套发展和服务的完善体制,在这里发展,我们有信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拼命三郎

晚上,长合区管委会各间办公室内经常灯火通明。

“白天忙着跑企业,晚上做一些产业谋划,或者和同事来一场头脑风暴,还会和企业家交流一些想法。”长合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赵晓光说。

“我们正在建立长合区质监工作制度,这项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晚上可以充分探讨。”90后长合区建设发展局干部邵万良说。

全面实行驻夜制,“吃住在单位、亮晒在当天、研判在当日”是长合区所有干部的工作状态。超越小我,方能成就大我,长合区干部祛除潜藏在深处的贪图安逸、含蓄保守的“小我”,以“大我”情怀躬身入局、置身事内,以内驱力激发创造性张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高分答卷。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6)

成立以来,长合区全体干部开展挂图作战、能力比拼、晒单奖惩;制定互比互促、即办即清、督查督办等机制,从机关普通干部到中层再到管委会负责人,全面推行目标考核,真正实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形成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竞争局面。

目前,长合区各项工作已经形成一套精准打法。以招商为例,每日召开晨会,重点听取10亿元以上在谈项目;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交流产业发展现状;积极抢抓QFLP试点城市的红利机遇,拓宽外资招引新渠道等。此外,该区设立外资组、上海片、苏南片等构成的“1 4招商片区(产业组)”,着力培养一批懂产业、懂金融、懂外语、会钻研、会洽谈、会甄别、会攻坚的招商干部。目前,全体招商专员分布在上海、苏州、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开展招引工作。

在长合区管委会的部门办公室里,都贴着2022亮晒指标作战图,上面各个项目的责任人、进度、排名一目了然。压力正成为长合区干部奋发的源源动力。

“今年,我们将锁定四大硬指标,实现‘四个翻番’: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0%,工业投资增长100%,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增长100%。”这番话语,既掷地有声,更催人奋进。

长合区干部一致表示,迈上赶超发展的崭新赛道,每一名干部都把“油门加到底”,用“高速换挡”和“换道超车”,跑出快节奏、跑出加速度。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长风浩荡欲飞举,奋辑扬帆启新程。长合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未来五年的布局规划,为长合区高质量赶超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提供了遵循。全区干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聚焦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的任务目标,紧紧围绕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样板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成果承载区、省际一体化先行区和长三角中轴枢纽区定位,聚焦“高质量、一体化”,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叠加优势,创新联动发展体制机制,突出科技和产业创新,坚持以数字经济为牵引,加快长合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贡献力量。

长三角新起点(沸腾长三角新势力)(7)

记者:徐震

编辑:金臻瑶 郭熠华

见习责编:马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