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

民国,一个短暂的时代,却孕育了种中风情。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1)

清政府的腐败,让民主共和的风吹进了中华大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统治,带着民众走向新的时代。而,历史中总有那么一些奇葩的人,妄想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心去开历史的倒车。

这个人就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一把手。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2)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成功之后,将中华民国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本以为会迎来崭新的纪元。袁世凯却妄想走老路,恢复帝制,自己当皇帝。

而袁世凯背后居然还有为其造势的怂恿者,这个人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名士——杨度。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3)

杨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可是杨度这个孩子从小就天资聪颖。当时清王朝内还流行着科举制度,而像杨度这样的人只有去考取功名才有出头之日。

杨度果然不负众望,18岁时中了秀才,不就之后又取得了举人的的名目。《范进中举》大家可能略有所闻,中了举人就已经是十分不易,尤其是对杨度这样既没有权势又没有财力的贫苦学子。中了举人做官不是很好么,可这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很多人都开始有了新思想。君主立宪这些词汇也随着鸦片一起流入到了中国。

杨度就是在这个时期认识了很多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梁启超、袁世凯等人。他自己看着闪闪放光的他人,自己也想更进一层楼。他拜了当时有名的王闿运为师。同时,这个师傅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4)

王闿运喜欢研究帝王之术,同时也将他的心得一并传授给了他的徒弟杨度。什么是王闿运的帝王之术呢?说白了,类似于今天的职场手腕,通过控制自己的手下为自己卖命,很好的获取权益,稳定政局的目的。

杨度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是在清政府准备立宪的时期。杨度发表了两篇文章,来符合清政府当局的态度。《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行宪政程序》。这后一篇文章正中慈禧的下怀。

这个腐败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怎么可能甘心放下手中的权利呢。而为了缓解当局尴尬的局面,不得已答应立宪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慈禧答应当时主张立宪派的人,顺序渐进,在九年之后正式立宪。

当时的慈禧已经年迈,她估计以自己现在的身体状态也活不过九年了。一方面,慈禧仍可以继续挥霍来度过她人生的最后时期体面的结束她的一生,另一方面,古代人迷信,慈禧也有颜面对清王朝的列祖列宗,这个王朝并不是在她的手里终结的。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5)

慈禧操控的清政府大肆鼓吹杨度的文章,也让杨度在当时名声大噪,盛极一时。年轻的杨度就开始有些飘飘然了。认为自己将师父的帝王之术本领学习了个融会贯通,甚至可以为国解忧了。年轻的杨度并没有发现,这一切的背后另有乾坤。

但是,历史的脚步总是要前进的,清政府终究会成为历史。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三民主义在华夏大地扎根,耕者有其田更是让全国上下乐开了花。老百姓都愿意接受这样的中华民国。

但是当局者并不这么想。北洋军阀的统治者袁世凯,也想过一把皇帝的瘾。他窃取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果实,继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暗地里却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准备。

杨度是聪明人,他看到了袁世凯的内心想法。同时自己还沉浸在名声大噪的成就感中,忘了这个时代已经变天了,他所谓的那一套帝王之术已经不管用了。

1915年,为了迎合袁世凯,杨度写了一篇《君宪救国论》。而,这次等待杨度的却不是一致好评,是满天的谩骂。

共和已经是大势所趋,个人无法撼动历史的整体潮流。就在袁世凯精心准备的称帝闹剧中,全国人民都不赞成,不堪入耳的话传遍了大街小巷。就连袁世凯的妻儿都不赞成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本人就在这一片谩骂声中,郁郁而终了。可以说风头无两的北洋军阀统治者袁世凯居然是被骂死的。

树倒猢狲散,没有了袁世凯这颗大树,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少数人也激不起什么水花。袁世凯死后,大家就一致把矛头对向了杨度。

杨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种结局。恍然大悟却也无力回天。全国人民都谩骂他,杨度的好友也都和他绝交了。甚至,大街小巷上还贴着他的通缉令。一时之下,选错道路的杨度走投无路。为了保命,杨度剃了头发,遁入空门出家了。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6)

古寺的钟声总是能让人平静。杨度在这里回顾他的前半生,有了不少悔悟。也许这段经历对于杨度来说弥足珍贵。

但终究是红尘人,又如何能不管红尘事。

杨度离开了寺庙,回到了他心中的“庙宇”。

这一次,杨度成了杜月笙的门客。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7)

杜月笙何许人也!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杜月笙自己没有读过什么书,却非常喜欢结交读书人。杜月笙家中就高挂着:友天下士,读古人书。

杨度和杜月笙的结合可谓是各取所需。杨度离开寺庙之后总是要吃上一口饭的,虽然那个年代权利变迁非常之快。但是杨度的黑历史摆在那里,自然有人会介怀。而杜月笙是混黑道的,养几个名士的钱对他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这样还可以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同时多个朋友多条路。人生那么长以后指不定还要用到谁。杜月笙这样摸爬滚打的老人精,肯定也是晓得这个道理。

晚年的杨度已经彻底看开了很多事情,他结实到了中国共产党。那时的杨度已经年过半百,功名利禄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看中了,眼前这一切不过是浮云。他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那一刻好像照进了他心中一束光。

当时,国共合作破灭。共产党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在野党派,还被国民党所追捕。但是,杨度丝毫不在乎。没有了名与利来蒙蔽双眼,聪明人当然看得更远。他决心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哪怕会面临迫害。

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袁世凯称帝的怂恿者)(8)

后来,在周恩来的批准下,杨度秘密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借助自己的身份掩护中国共产党党员。风雨飘摇的年代,也算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1931年,杨度因病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而关于他这一生也是毁誉参半。

一如同他自己留下的挽联: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匡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