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后信托资产规模首现回升(上周非标信托成立规模收缩)

3月1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处获悉,上周(2月21日至27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场遇冷,产品成立数量增加,成立规模大幅下滑;发行市场则继续回暖,发行规模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资管新规后信托资产规模首现回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资管新规后信托资产规模首现回升(上周非标信托成立规模收缩)

资管新规后信托资产规模首现回升

3月1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处获悉,上周(2月21日至27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场遇冷,产品成立数量增加,成立规模大幅下滑;发行市场则继续回暖,发行规模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标品信托方面,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产品的占比有较为明显的上升;从投资策略来看,组合基金策略产品数量占比上行。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尽管标品信托产品增长显著,但在募集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力。标品信托的募集面临市场波动、历史业绩、负债端期限偏短、品牌积累不足和投资者接受程度不高等多方面的难题。

“围绕这几个难题,需要加强投研体系专业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增加主动管理产品比重;加强代销渠道建设,提升投资者客群的丰富度,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该人士进一步指出。

产品发行有上行空间

相关数据显示,上周共有367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15.09%;成立规模为94.43亿元,环比减少30.76%。具体来看,各投向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有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金融类信托成立规模为65.31亿元,环比减少18.30%;房地产类信托成立规模为5.27亿元,环比减少78.15%;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为18.56亿元,环比减少30.52%;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5.27亿元,环比减少3.96%。

对于上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的遇冷,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称,主要源自于非标业务的大幅回缩。当前行业面临的监管环境和市场条件相对艰难,房地产业务停滞,基础产业类业务空间有限。整体来看,投资者避险情绪严重,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波动较大。

2022年以来(截至2月27日),集合信托市场累计成立集合产品3681款,累计成立规模1420.02亿元。

发行市场方面,上周集合信托继续回暖,发行规模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具体来看,共有3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42款,环比增加2.11%;发行规模为224.24亿元,环比增加15.10%。

喻智告诉记者,上周是春节后复工第三周,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已经回归到节前一周的水平,属于恢复性增长。预计之后的集合信托产品发行仍有一定上行空间。

权益类产品占比上升

收益率方面,上周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有所回升,为6.94%,环比增加0.04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79年,与前一周持平。

相关数据显示,上周非标类产品成立数量增加,但成立规模大幅下滑。具体来看,共有146款非标产品成立,环比增加6.57%;成立规模为36.85亿元,环比减少47.08%。

对于非标产品成立规模的大幅回缩,喻智指出,当前监管环境趋紧,资产荒问题较为严重,房地产业务停滞,非标业务向基建领域集中。

标品信托方面,上周成立数量大幅增加,成立规模小幅减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共有221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21.43%;成立规模为57.58亿元,环比减少13.75%。

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产品的占比有较为明显的上升。上周标品业务中固收类产品成立180款,环比增加20.81%;权益类产品成立37款,环比增加68.18%;混合类产品成立4款,环比减少63.64%。

从投资策略来看,组合基金策略产品数量占比上行。具体来看,固收策略产品成立数量142款,环比增加19.33%;组合基金策略成立数量36款,环比增加44.00%。

新发展动能日益增强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指出,随着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监管政策的出台,信托业自2018年起进入转型发展的艰难调整时期。调整是两方面的,即“压旧”和“增新”,一方面,压降旧模式下的融资信托和通道信托业务;另一方面,开拓符合信托功能的新业务。

相关数据显示,经过2018年至2021年这4年的调整,信托业务的功能和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旧的发展动能日益衰减,新的发展动能日益增强。

具体来看,本轮调整的4年间,通道信托一直持续下降。单一资金信托占比从2017年的45.73%,下降到2021年三季度的25.04%,下降幅度高达20.6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非通道信托业务中的主动管理信托(融资信托 投资信托)一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占比从2017年的40.38%,上升到2021年三季度的58.17%,4年间上升幅度高达17.79个百分点,总量上也远超单一资金信托。

周小明指出,本轮调整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在主动管理业务中,压降融资信托业务,引导发展投资信托业务,推动融资信托向投资信托转型。融资信托的压降不是一帆风顺的,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

本轮调整期的前两年即2018年至2019年,融资信托在信托总规模中的占比不降反升,只是从2020年开始,由于监管力度加强,才开始较大幅度降低。

而与融资信托的先升后降不同,投资信托则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占比从2017年的23.51%,上升到2021年三季度的39.29%,4年间提升了15.78个百分点。

进行专业化能力比拼

在市场和监管指引的共同作用下,符合资管新规的标品业务和投资类信托业务已成为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有信托公司标品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标品信托将随着监管规则拉平,与券商资管、基金公司、银行理财一并朝着净值化资产管理业务的目标迈进,但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信托产品定位仍是私募,未来服务的客户群体以高净值客户为主。

该负责人也坦言,信托公司进入标品资管行业相对较晚,当前信托行业整体的专业能力不如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但未来2-3年,信托公司将在专业化上快速提升。

此外,资管新规实施后,资管业务在统一的监管制度下开展,除了比拼专业化能力,各公司将依靠原有的资源禀赋集中对某一两类业务深耕,打造自身特色且持续保持竞争力。

在该人士看来,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将成为信托公司未来标品业务的优势。此外,信息科技时代,产品创设、投资研究、产品运营、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各项内容都依赖数字化的系统和程序,各家公司势必在科技上加大投入,通过数字化系统建设提升各方面的效率。

另一方面,尽管标品信托产品增长显著,但在募集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力。标品信托的募集面临市场波动、历史业绩、负债端期限偏短、品牌积累不足和投资者接受程度不高等多方面的难题。

“围绕这几个难题,需要加强投研体系专业化建设和数字化建;增加主动管理产品比重;加强代销渠道建设,提升投资者客群的丰富度,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