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阅读提示】杭州女老师深夜的一封信: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阅读提示】杭州女老师深夜的一封信: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浙江杭州建兰中学的一名班主任给自己的学生们写了一封信,为孩子们带去安慰与鼓励。通过互联网,更多的人看到了这封信,为其中的爱与责任感感动,也引发孩子们关于如何认识灾难,如何认识社会、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这位班主任在信中写道:

“这几天有一句诗在我做饭的时候,在我拖地的时候,在我陪孩子玩的时候,在我洗脸的时候,在任何时候,都会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人都有信仰,它不是你平日里高喊的口号,它不是你挂在朋友圈的签名。它,贯穿了你一生的灵魂。而我的信仰,就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因为我爱脚下这片热土地,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们,它也应该是你的信仰!”

那么,什么是爱?什么是信仰?如何使孩子们在灾难中认识爱和信仰,这是一个问题。

“非典”时的大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大都已至婚龄或者已有了下一代。虽然只隔了短短的十几年,但两代人分别所处的社会氛围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异。“非典”时期的学生,网上、线上教学的技术手段还没有普及,移动网络终端还刚刚在国外几个为数不多的国家出现。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数量与今日相比相差甚巨。

这就给人们对灾难的认知带来了很大的不同。如何认识灾难,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问题,更有来自经验者的外部心理调适问题。认识灾难,首先需要直面灾难,需要知道灾难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也需要知道个体在灾难中的打开“姿势”——应对方法和措施,知道自己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从而在正确应对的基础上,在安全度过灾难与承担自己的责任之间达到平衡。这种认知大人要调试,也需要通过言行带给孩子。

从行为方面,一些在幼儿时期就该养成的习惯,在当下这种灾难中都具有再现实不过的意义:勤洗手、保持公共场所的接触间距、打喷嚏掩口鼻、使用公共卫生设施保持洁净等等,其实都与避免灾难、战胜灾难具有紧密的联系。

在灾难中强化这些习惯,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文明行为及习惯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联系的现实,对每个成年人来说何尝不是重新认识和强化这些观念的机会呢?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灾难,反衬了文明的可贵以及演进的必要。

从认知方面,对于孩子而言,“心灵鸡汤”固然可以温暖无助和恐惧的心灵,慰籍其特殊时期的孤独和难以言说的情感,但更为重要的,是从孩子起就要告诉他们直面灾难的勇气,用躲不开、实际正在发生的灾难现实,向孩子说明勇敢面对与说出真话对于避免灾难和战胜灾难的关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灾难中成长,而不是在灾难中无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遇到各式各样大小灾难时,在正确自处的同时,为避免和战胜灾难效力奉献。

灾难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对此都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出适当的解说和阐释,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告诉他们为什么人们为李文亮大夫鞠一捧泪水,为什么对欺瞒推诿愤怒不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信仰,知道“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上一篇】人命关天的当口,专利是冰冷的字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