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1)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模拟练 真题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2)

(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二模)加拿大北极群岛位于加拿大的最北端,由许多小岛和狭长水道组成,岸线和地形较为复杂,其北面为北冰洋,东面是巴芬湾。北极海冰主要通过加拿大北极群岛水道流出并进入北大西洋。下图为加拿大北极群岛区域海冰漂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3)

1.输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水道海冰量最大的时段是( )

A.3~5月 B.6~7月 C.8~9月 D.10~11月

2.近年来,输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水道的海冰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海冰总量减少,厚度增加 B.海冰融化时间延长,海冰流速变快

C.海冰覆盖面积减小,厚度增加 D.海冰流速变快,海冰融化时间缩短

3.大量北极海冰进入北大西洋后,对北大西洋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使西北大西洋飓风发生范围北移 B.增加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效果

C.增加西北大西洋表层海水的蒸发 D.增加北大西洋深层海水的扰动

【答案】1.C 2.B 3.D

1.夏季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海冰融化量大,但不是输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水道海冰最大的时段,故B错误;夏季海冰在风力作用下随海水进入北极群岛水道,随着北极地区海冰不断融化,输入北极群岛水道的海冰逐渐增多,在8~9月份达到最大值。故C正确;3--5月、10--11月气温相对较低,海冰量较少,故AD错误。故答案选C。

2.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加剧,进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水道的海冰总量增多,海冰厚度减小,故AC错误;海冰融化,增强了海洋内部流通,海冰流速变快,海冰融化时间延长,故B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B。

3.大量北极海冰主要通过加拿大北极群岛水道流出,并进入北大西洋,淡水通量增加,改变了北大西洋的水文状况,加剧北大西洋海水的层化,使北大西洋表层冷水下沉,造成深层海水扰动,故D正确;飓风发源于热带,北极海冰对飓风的影响较小,故A错误;大量北极海冰进入北大西洋后,表层冷水增多,降温减湿效果明显,故B错误;表层冷水增多,导致表层海水蒸发减弱,故C错误。故答案选D。

(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二模)白陉古道是位于太行山区的一段“之”字形原始古道,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废弃,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天堂。“七十二拐”是白陉古道风景的精华所在,它的路面不是阶梯石阶,而是缓坡方式。下图为白陉古道“七十二拐”中的一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4)

4.“七十二拐”的路面采用缓坡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建造成本 B.地形坡度偏小

C.方便车辆通行 D.便于积雪滑行

5.白陉古道沿线( )

A.山峰四季常青 B.河流、湖泊密集

C.土层深厚肥沃 D.村镇散乱且小

6.白陉古道逐渐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线地区运输需求减少 B.公路和铁路的修建

C.地质灾害损毁道路 D.古道年久失修

【答案】4.C 5.D 6.B

4.白陉古道有26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一条咽喉要道,有重要的军事地位。除满足行人通行外,还要满足车辆马匹通行,缓坡利于车辆通行,而台阶道路无法通行车辆,C正确。路面采用缓坡不能降低建造成本,A错误。缓坡路面与阶梯路面相比,坡度无变化,B错误。滑雪是现代运动,古时还未兴起,D错误。故选C。

5.白陉古道沿线是太行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林地区,冬季树木落叶,草类枯黄,A错误。太行山区的降水量较少,河流、湖泊数量少,B错误。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强,沉积物难以积累,土层较瘠薄,C错误。太行山区受地形制约,交通不便,村镇布局分散,规模小,形态不规则,D正确。故选D。

6.由图文信息可知,白陉古道的通行能力有限,且不适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行,随着公路、铁路等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修建,白陉古道逐渐被废弃,B正确。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运输需求大,A错误。地质灾害可能损毁道路、古道年久失修可能破损,但这些都可修复,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2023·四川广安·模拟预测)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市、张家口市举办。北京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和1项雪上项目。张家口主要承办6类雪上项目。哈尔滨作为冬季项目开展活跃的城市,早在1996年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本次却没能入选。下图示意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5)

7.与北京相比,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的优势有( )

①纬度较高,气候暖湿 ②多低山丘陵,坡度适宜 ③雪量较大,雪期较长 ④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冬奥会成功举办后,推测张家口最受益的行业是( )

A.建筑业 B.房地产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9.与张家口相比,哈尔滨没有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低 B.降雪量较大 C.地形较平坦 D.知名度较低

【答案】7.B 8.D 9.C

7.据图可知,与北京相比,张家口多低山丘陵,坡度适宜,且纬度较高,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雪较多,雪期较长,适宜发展雪上项目,②③正确;①错误;与北京相比,张家口没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冬奥会结束后,张家口市可以利用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和配套餐饮、交通等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他行业也会受益,但相较于旅游业受益程度较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气温过低会对冰雪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两地冬季气温差异不大,A错误;降雪量大更有利于比赛,B错误;哈尔滨地势平坦,缺少适合高山滑雪项目同时具备足够落差和长度的比赛雪道,地形是其不能成为举办地的主要原因,C正确;哈尔滨知名度大于张家口,D错误,故选C。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6)

(2022·辽宁·高考真题)一般情况下,气侯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7)

10.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11.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 )

A.海岸沙 B.河流沙 C.洪积物 D.冰碛物

【答案】10.C 11.B

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A→B→C沉积物由黄土状沉积物变为砂质沉积物再变为黄土状沉积物,砂质沉积物为寒冷的冰期沉积物,黄土状沉积物为温暖的间冰期沉积物,冰期气温较低,海平面较低,间冰期气温较高,海平面较高,所以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1.据材料可知,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说明砂质沉积物来自陆地,不来自海洋,A错误;位于沿海,是河流将风力搬运的沉积物再次搬运到沿海,B正确;洪积物主要分布于山麓等洪水多发区,海岸地区一般洪水发生较少,C错误;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活动较多的地区,海岸地区冰川活动较少,D错误。所以选B。

(2022·江苏·高考真题)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下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8)

12.许多居民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这样建造主要是为了( )

A.防御海浪,便于出行 B.扩展用地,抵御强风

C.稳固地基,承受积雪 D.减少潮湿,保暖防寒

13.岛上搭建了许多木架,其主要功能是( )

A.风干海鱼 B.晾晒衣物 C.堆放薪柴 D.圈养牲畜

14.该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是( )

A.林海 B.冰川 C.雪原 D.极光

【答案】12.B 13.A 14.D

12.由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大,平地狭小,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目的主要扩展平整的用地空间,由材料知该区域为岛屿,四面环海,风力强劲,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目的为了抵御强风,防止强风掀翻屋顶。故B正确;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对防御海浪,便于出行关系不大,故A错误;减少屋顶积雪的承受,应将增加屋顶坡度,与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无关,故C错误;保暖防寒与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无关,故D错误。故选B。

13.由材料可知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为捕鱼,搭建许多木架主要是用来晾晒鱼干,故A正确;晾晒衣物不会搭建许多木架,故B错误,由图中木架的形状,可知搭建的木架不是用来堆放薪柴、圈养牲畜的。故CD错误。故选A。

14.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北极圈以内,有极光现象,是该地区比较独特的旅游资源,故该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是极光,故D正确;林海、冰川、雪原在较低纬度的区域也有,不是该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故不是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故ABC错误。故答案选D。

(2021·海南·高考真题)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左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图为“霸王岭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9)

15.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16.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17.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答案】15.C 16.D 17.D

15.根据材料可知,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季,4-11月为雨季;1月降水少,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A错误,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的交换的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

16.根据材料1980年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所以当前食物增多,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热带季雨林面积增大,B错误;无法明确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的病虫害是否增多,C错误;自然保护区中有山脊、道路等将其栖息地分割,使得猿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其生存,D正确。故选D。

17.基因技术应主要针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根据材料,近些年海南长臂猿数量有所增加,不需要采用基因技术,A错误;道路建设,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B错误;加强巡山会打扰其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野生习性的保护,C错误;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其生存空间,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D正确。故选D。

(2021·广东·高考真题)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10)

18.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18.A 19.D

18.读图分析,1973-2004年SD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变曲折。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会变大。①符合;湖岸土地沙化会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②符合;湖盆区构造沉降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③不符合;人类活动强度减弱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读图分析,2010-2017年SD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读图分析,2010-2017年该湖泊水位上升,造成水域面积扩大,更多原来单一陆境生物环境区域变为水域和陆域交替环境,生境多样性增加。D正确;SD值上升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B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C错误;故选D。

(2015·江苏·高考真题)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11)

20.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1.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20.D 21.C

20.森林茂盛的地区水热组合条件好。纬度差异表现在南北方向上,气温较高的位置为南坡;太阳辐射强,不一定气温高;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应该没有森林分布;在山地迎风坡,水热组合条件好,有利于森林的生长。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

21.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据此分析,C正确, 故选C。

22.(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国内河道纵横交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背考点202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1(12)

  1. 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6分)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8分)

【答案】

(1)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可利用的土地块小而分散。

(2)通过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潮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3)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等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求。

【解析】

(1)由图及材料可以推断,珠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洼,河流多分叉,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网密布,使得能用来耕种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而且分散。

(2)由材料“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可知: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该区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修筑堤坝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修建堤坝,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灌溉水源,改善种植条件;沿江、沿河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减轻因海水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保护农田安全。

(3)结合混合农业的优缺点,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搭配充分,且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该地区地势低洼,且位于河流下游,水域面积大,排水不畅,易积水,发展桑基鱼塘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发展桑基鱼塘使得该地小而分散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该地农业的发展,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当地人口发展的需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