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重要的三个战役(分别改变三国历史走向)

(说历史的女人之三国系列第32期)

古代史上有许多转折点,都是由一场特殊的战役成败所改变。原本明显会胜利的一方,常因一个非常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原因而战败,历史的方向因此扭转,朝另一个以前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方向而去。在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三场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三国中最重要的三个战役(分别改变三国历史走向)(1)

按照时间顺序,先看官渡之战。这场战役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决定性战争,也是北方的决胜之战,谁胜谁就成为北方最大的统治者。而此时的双方,可以说力量悬殊非常大。袁绍占据的面积最广,坐拥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大州,而这四大州面积辽阔,兵强马壮。而曹操方面则非常可怜,除了手里的一张王牌汉献帝之外,并无可夸耀之处。

接着我们来看三国时期的第二场战役:赤壁之战。

荆州是兵家必争要地,占据荆州,下可用兵江东,上可进攻川蜀。所以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准备用兵南方的时候,荆州就成了第一块要吃的肉。而恰好荆州的老板刘表又病死了,新主刘琮年幼无权谋,什么事自己都做不了主,在蔡冒等人的建议之下,选择了投降曹操。这对于曹操来说,不战而胜,简直太开心了。于是,曹操干脆顺势而下,去取东吴。有人说曹操此举过于冒失,那么请问,搁你是曹操,带着大军几乎没打就取得了荆州,然后你就带着大军回去吗?你甘心吗?所以说曹操南下不过是箭在弦上,顺势而发而已。而且此时的曹操可跟当年官渡之战时的曹操不同了,他意气风发,雄兵在手,岂能不战而退?

三国中最重要的三个战役(分别改变三国历史走向)(2)

但曹操发动赤壁之战,这次却遇到了对手,东吴周瑜。此人是一员罕见儒将,足智多谋,善于统兵。最终以三万人,在赤壁击败曹操。当然曹操兵败跟袁绍兵败还有不同,袁绍兵败纯粹是因为袁绍这个领导的问题占多数,而曹操兵败并不在曹操统兵指挥出问题,关键原因有两点:一是环境,北方士兵不能适应南方潮湿瘴气之地,多半兵马病倒;二是季节,曹操与周瑜僵持之时,时间已经是冬天,此时对于曹操一方来说,粮草都成了问题。按照曹操的原定计划,是想等过了冬天,再战。但这也正是周瑜担心的问题,一旦让曹操缓过劲,就不好对付,所以周瑜采用黄盖火攻之计,烧曹操水寨船只,逼退曹操。赤壁之战的结果是曹操败、东吴胜、而获利最大是刘备。

三国中最重要的三个战役(分别改变三国历史走向)(3)

最后我们看三国第三场战役:夷陵之战。既然在赤壁之战获益最大的是刘备,但出力最大的孙权,那么这两家日后必然生矛盾。后来果然应验,先是刘备向孙权借南郡,然后借助荆州之根据地,进攻取得益州、汉中之地。期间孙权讨要荆州南郡,但刘备打太极拒绝归还,惹恼孙权,于是趁关羽出兵樊城的时候,结盟曹操,从背后袭取荆州,还杀了关羽。如此,原本稳固的吴蜀联盟彻底破裂,最终引发规模宏大的夷陵之战。但是刘备率大军攻打夷陵,却遇到了一个后起之秀,即陆逊。陆逊智谋过人,极善用兵,最终一把火杀毁刘备无数营寨,又率兵追杀刘备。刘备狼狈逃回白帝城。夷陵之战的结果是刘备败、东吴胜。

三国中最重要的三个战役(分别改变三国历史走向)(4)

结论:综合来看袁曹官渡之战、曹孙(刘)赤壁之战、刘孙夷陵之战,有6个许多人都没发现的基本共同点:

第1点从双方兵力看,都是以少胜多:袁绍兵多于曹操,曹操多余东吴,刘备多于东吴。

第2点从双方实力来看,都是以弱胜强:曹操弱于袁绍,孙权弱于曹操,孙权弱于刘备。

第3点从双方胜败关键来看,都是以火攻取胜:曹操火烧乌巢袁绍的全部粮草,周瑜火烧曹操的水寨战船,陆逊火烧刘备的数十连营。

第4点从双方的情势看,都是攻败守胜。袁绍攻曹操,曹操胜;曹操攻孙权,孙权胜;刘备攻孙权,孙权胜。

第5点从双方主帅看,都是攻方骄傲守方冷静。袁绍依仗兵多,骄傲心态毕露,而曹操则更冷静。曹操兵众之时,也存在骄兵心理,而周瑜则更冷静。刘备兵势凶猛之时,也存骄狂心理,而陆逊则冷静至极。

第6点从双方胜败特点看,都是在找一个突破口,一旦突破口找到,攻方竟然立马溃不成军,而守方则一鼓作气全力杀去。官渡之战如此,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亦然,结果是袁绍狼狈逃回冀州时,士兵凋零,自己也病倒,比袁绍更惨的是刘备,兵败之后刘备是狼狈逃窜,连成都都没回去,就气病而死,唯独曹操兵败的结果稍微好看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