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以前什么年代是省会(蚌埠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当我们漫步今天的蚌埠街头,看到高楼林立,商铺云集,一派大城市气象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为安徽省辖市,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还是长三角城市群内“宿淮蚌都市圈”的成员,是皖北中心城市其实在长三角,蚌埠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安徽新兴城市,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一个是皖北以商贸兴起的蚌埠,一个是皖南以矿业兴起的马鞍山蚌埠随时代而兴,挡也挡不住千里淮河,两岸有丰富的物产,河中盛产鱼虾河蚌,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凤阳府志》载,蚌埠一带,“古采珠之地”所以,蚌埠简称蚌,又称珠城在淮河北岸,明清时已形成渔村集镇,取名蚌埠“埠”为河边码头,又称埠头,因古代“埠”与“步”通用,又称“步头”,所以古代蚌埠又写成“蚌步”今蚌埠市名,取自淮河北岸蚌埠集,这个小集今称小蚌埠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凤阳县于此设立蚌埠镇,形成一条商业街因为这里地处凤阳、灵璧、怀远交界处,为三不管地带,有“鸡鸣狗叫听三县”的说法,明清时期淮盐私贩多在此集散清中叶以后,这里形成了一条500米长的土大街,有文昌阁、魁星阁、东岳庙等建筑,人口不足500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捻军与清军作战,蚌埠镇毁于兵燹,商贸重心移到淮河北岸小蚌埠蚌埠真正崛起,始于近代交通的发展晚清皖北淮河沿岸的市场中心是正阳关和临淮关,主要依托水运优势蚌埠虽然有淮河水运条件,但优势不明显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崛起因淮河铁路桥、南岸蚌埠火车站及港口修建,施工人员和物资云集,民工有2万多名,淮河蚌埠港日益繁忙,客栈、饭店、杂货店、澡堂、缝衣铺等纷纷开办民工多为安徽及周围各省的人员,其中技术工人多来自天津、唐山一带铁路桥筑成后,部分民工定居蚌埠随着南岸蚌埠商贸活跃,商贸重心又由北岸移到南岸以前,淮河沿岸上游地区的物产用民船装运到下游,经过临淮关,出清江浦,走大运河,运至镇江,远销海外更为重要的是津浦铁路连接华北和长三角,延伸了蚌埠的商路,其交通优势一下就超越了淮河流域其他城镇20世纪20年代,蚌埠公路运输兴起1922年5月蚌埠修筑了第一条公路蚌(埠)阜(阳)路,以后又相继修建了其他公路,1927年后开办了弓飞、飞龙、鹏飞、新民、华通、慎泰、惠民、凤阳、日升等18家汽车公司蚌埠水运历史悠久,津浦铁路通车后,又设新、老船塘两道渡口,附近建有公记堆栈(后称“五行仓库”),货物吞吐量大增;1909年淮河铁桥动工兴建后,利淮轮船公司等相继建立,1930年有轮船业公司10家,载客小轮船26艘,木帆船和轮船客货运输繁忙蚌埠成为淮河上船只最为密集处,蚌埠港成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随着铁路、公路、水路及邮电事业的发展,蚌埠很快成为皖北交通和通信枢纽不仅如此,蚌埠还有了政治、金融优势1913年8月,皖系军阀倪嗣冲任安徽都督,驻蚌督皖,至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其驻扎蚌埠的官僚、军队需求庞大,各县县长、关卡局长、分关总办往来应酬频繁,倪氏夫妇两次寿礼采办颇多,都刺激了蚌埠商业发展倪嗣冲又变更“淮盐引岸”,将设在宿县的皖北盐务局迁蚌,规定食盐必须到蚌定价、完税,由阜安盐栈负责转运至皖北、豫东各地,才能由盐店经销,称为“官运商销”此举促进了蚌埠盐业繁荣1924年9月1日,在安徽督军马联甲筹备下,蚌埠正式开埠,成为继芜湖、安庆之后安徽第三个开放口岸,大大提高了蚌埠的商贸地位为了提供工商业经营服务,蚌埠金融业也繁荣起来蚌埠一度成为安徽政治中心、金融中心蚌埠兼具水陆交通之便,北连平津,东接沪宁,西通豫鄂,使淮河流域皖北、豫东与长三角和华北联系起来有如此优势,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从集镇变为商埠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蚌埠商贸经营发展到鼎盛时期,它不仅是皖北的商业中心,而且成为津浦铁路南段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也是津沪一带工业品的转销地蚌埠的商贸业以货物中转为主,并以盐粮贸易为大宗,盐粮集散额约占货物总数的70%左右至20世纪30年代初,盐粮市场年交易量约100万吨,盐税一项年收入最高达200万银圆此时盐的购销量,占各类商品购销量首位淮河蚌埠段运盐船只绵延数里,帆樯林立,甚为壮观各家盐粮行为争做生意,主动派船划子在淮河活动,游走于各地帆船之间,形成水上市场盐粮交易繁荣,也在城市形成了盐巷子和米坊街如果说芜湖于1876年开埠后成为安徽南部经济中心,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随后也成长为皖北经济中心近代新兴城市成长,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要有近代交通、信息、金融、政治等优势蚌埠崛起,使淮河流域与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联系更加紧密近代长三角已不是传统的地理概念,变为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经济概念,范围日益扩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蚌埠以前什么年代是省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蚌埠以前什么年代是省会(蚌埠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蚌埠以前什么年代是省会

当我们漫步今天的蚌埠街头,看到高楼林立,商铺云集,一派大城市气象。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为安徽省辖市,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还是长三角城市群内“宿淮蚌都市圈”的成员,是皖北中心城市。其实在长三角,蚌埠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安徽新兴城市,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一个是皖北以商贸兴起的蚌埠,一个是皖南以矿业兴起的马鞍山。蚌埠随时代而兴,挡也挡不住。千里淮河,两岸有丰富的物产,河中盛产鱼虾河蚌,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凤阳府志》载,蚌埠一带,“古采珠之地”。所以,蚌埠简称蚌,又称珠城。在淮河北岸,明清时已形成渔村集镇,取名蚌埠。“埠”为河边码头,又称埠头,因古代“埠”与“步”通用,又称“步头”,所以古代蚌埠又写成“蚌步”。今蚌埠市名,取自淮河北岸蚌埠集,这个小集今称小蚌埠。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凤阳县于此设立蚌埠镇,形成一条商业街。因为这里地处凤阳、灵璧、怀远交界处,为三不管地带,有“鸡鸣狗叫听三县”的说法,明清时期淮盐私贩多在此集散。清中叶以后,这里形成了一条500米长的土大街,有文昌阁、魁星阁、东岳庙等建筑,人口不足500。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捻军与清军作战,蚌埠镇毁于兵燹,商贸重心移到淮河北岸小蚌埠。蚌埠真正崛起,始于近代交通的发展。晚清皖北淮河沿岸的市场中心是正阳关和临淮关,主要依托水运优势。蚌埠虽然有淮河水运条件,但优势不明显。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崛起。因淮河铁路桥、南岸蚌埠火车站及港口修建,施工人员和物资云集,民工有2万多名,淮河蚌埠港日益繁忙,客栈、饭店、杂货店、澡堂、缝衣铺等纷纷开办。民工多为安徽及周围各省的人员,其中技术工人多来自天津、唐山一带。铁路桥筑成后,部分民工定居蚌埠。随着南岸蚌埠商贸活跃,商贸重心又由北岸移到南岸。以前,淮河沿岸上游地区的物产用民船装运到下游,经过临淮关,出清江浦,走大运河,运至镇江,远销海外。更为重要的是津浦铁路连接华北和长三角,延伸了蚌埠的商路,其交通优势一下就超越了淮河流域其他城镇。20世纪20年代,蚌埠公路运输兴起。1922年5月蚌埠修筑了第一条公路蚌(埠)阜(阳)路,以后又相继修建了其他公路,1927年后开办了弓飞、飞龙、鹏飞、新民、华通、慎泰、惠民、凤阳、日升等18家汽车公司。蚌埠水运历史悠久,津浦铁路通车后,又设新、老船塘两道渡口,附近建有公记堆栈(后称“五行仓库”),货物吞吐量大增;1909年淮河铁桥动工兴建后,利淮轮船公司等相继建立,1930年有轮船业公司10家,载客小轮船26艘,木帆船和轮船客货运输繁忙。蚌埠成为淮河上船只最为密集处,蚌埠港成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随着铁路、公路、水路及邮电事业的发展,蚌埠很快成为皖北交通和通信枢纽。不仅如此,蚌埠还有了政治、金融优势。1913年8月,皖系军阀倪嗣冲任安徽都督,驻蚌督皖,至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其驻扎蚌埠的官僚、军队需求庞大,各县县长、关卡局长、分关总办往来应酬频繁,倪氏夫妇两次寿礼采办颇多,都刺激了蚌埠商业发展。倪嗣冲又变更“淮盐引岸”,将设在宿县的皖北盐务局迁蚌,规定食盐必须到蚌定价、完税,由阜安盐栈负责转运至皖北、豫东各地,才能由盐店经销,称为“官运商销”。此举促进了蚌埠盐业繁荣。1924年9月1日,在安徽督军马联甲筹备下,蚌埠正式开埠,成为继芜湖、安庆之后安徽第三个开放口岸,大大提高了蚌埠的商贸地位。为了提供工商业经营服务,蚌埠金融业也繁荣起来。蚌埠一度成为安徽政治中心、金融中心。蚌埠兼具水陆交通之便,北连平津,东接沪宁,西通豫鄂,使淮河流域皖北、豫东与长三角和华北联系起来。有如此优势,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从集镇变为商埠。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蚌埠商贸经营发展到鼎盛时期,它不仅是皖北的商业中心,而且成为津浦铁路南段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也是津沪一带工业品的转销地。蚌埠的商贸业以货物中转为主,并以盐粮贸易为大宗,盐粮集散额约占货物总数的70%左右。至20世纪30年代初,盐粮市场年交易量约100万吨,盐税一项年收入最高达200万银圆。此时盐的购销量,占各类商品购销量首位。淮河蚌埠段运盐船只绵延数里,帆樯林立,甚为壮观。各家盐粮行为争做生意,主动派船划子在淮河活动,游走于各地帆船之间,形成水上市场。盐粮交易繁荣,也在城市形成了盐巷子和米坊街。如果说芜湖于1876年开埠后成为安徽南部经济中心,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随后也成长为皖北经济中心。近代新兴城市成长,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要有近代交通、信息、金融、政治等优势。蚌埠崛起,使淮河流域与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联系更加紧密。近代长三角已不是传统的地理概念,变为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经济概念,范围日益扩大。

(作者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沈世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