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以身作则静待花开)

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您愿意作第一代教育型父母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以身作则静待花开)

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

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您愿意作第一代教育型父母吗?

“让你开门你不干,非要拆房顶了你才妥协”。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孩子身心健康的时候,家长非得各种我执、贪念、弥补自身的各种人生缺憾,对孩子各种逼,“忍忍吧,再加把劲,争取年级前五十名......考上大学就好了,就可以松口气了,你看别的孩子不也是这样熬过来的。”对孩子的各种疲惫、焦虑痛苦视而不见。

结果,孩子终于坚持不下去了,终于崩溃了,罹患上心理疾病了。才慌忙对孩子说,咱不争名次了,求求你去学校上课吧,能学多少算多少,不写作业没关系,不参加考试也没关系。

孩子上不了学了,情绪失控,各种作。那不上学也可以,只要你每天情绪稳定,沉迷手机也可以,好好呆着,不哭不闹,不搞事情就行。

面对生病的孩子,哪还有什么原则、底线?一退再退,终至无路可退。

孩子当初呱呱坠地的时候,年轻的父母怀抱着那小小的身体,看着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睛,听着那软软糯糯的婴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求我的孩子健康长大”。是啊,每年都有那么多有缺陷的婴儿出生,那么多小孩子夭折。孩子踏踏实实活着,健健康康长大,不比什么都强吗?

只可惜,“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事情上,总是显得无比贪婪、内卷、焦虑。身心健康了,想孩子成绩好。孩子成绩好了,还要好上加好。孩子成绩经过努力,排名提高了,还想更高......没完没了,孩子长时期的神经紧绷,难承其重。

现在孩子成长不顺利,罹患心理疾病了,父母终于回到原点,放下一切期待,重拾从前的心愿,只求孩子身心健康。是啊,身心健康,才是最好的学历和最远大的前途呀。

其实,家长放不下的“我执”,应该转换成“执我”,成长为教育型的父母。

家长是一切的根源,家长唯一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别人的是神经。家长通过自我学习成长改变,改变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用正确的人生观远远引领孩子变得更好。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只要家长变好了,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好。“理想的教育从家长自我改变开始”。身教重于言传。

太多的家长特别喜欢生下一个蛋,然后告诉这个蛋,我这辈子做母鸡做够了,那你必须变凤凰,我愿意为此倾尽全力。从来没有意识到得自己首先变成凤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首先自己得先成龙成凤。

比如你要求孩子积极向上,那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做到积极向上了吗?

比如你要求孩子热爱学习,那你热爱上班了吗?

也许你会说,我好讨厌我的工作,讨厌我的老板,讨厌我的同事。但就是因为没什么文化,才不能做更好的选择呀。所以我才要求孩子努力上学,将来可以随时炒老板鱿鱼,做自己又喜欢又高薪的工作呀。

可是孩子只会感受到什么?哎,长路漫漫的求学之路已然很痛苦。看着家长长期对工作的满满抱怨,和不幸福不快乐、乱七八糟的生活状态,当大人也不过如此,人生哪还有什么希望呀?还不如就此躺平。

比如你要求孩子热爱阅读,那你家里准备了书了吗?家长放下手机,发自内心地喜爱阅读了吗?

如果家长不能够有耐心去静待花开,那么也绝不可拔苗助长。

有位专家说过,没有进行专门学习心理学的家长,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只勇敢无畏地凭借自己代际传递的养育经验,东一下西一下胡乱养育孩子,相当于祼奔。

比如,小孩子该玩的时候,逼孩子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突破小孩子身心能承受的极限,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孩子放松快乐的权利,过早透支了孩子的生命能量和内驱力,让孩子的生命之花过早枯萎和凋零。简单地说“学伤了”。

孩子越长越大,真到了该全身心投入紧张学习的时候,孩子却极其疲惫和厌倦。仗着身高终于可以平视和俯视家长了,“翻身农奴把歌唱”(很多家长终于放弃打孩子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打不过了)。孩子开始不学习了,沉迷手机了,吸烟了,纹身了,泡吧了。

因为家长过早让他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全身的细胞都叫嚣着,要补偿回来,要报复回来。所有以前家长不让我干的事情,我必得变本加厉地补回来。小到吃可乐、吃辣条。大到沉迷游戏,荒废学业。

虽然孩子的确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谁能保证一定能赢在终点线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因为面对成长不顺利的孩子,家长痛苦绝望、焦灼不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茫然失措,医生也看了、心理咨询师也看了,也遵医嘱服药了。孩子虽有好转,可是却永远达不到家长期望的样子,不能正常上学生活。更有部分家长,因为不能承受孩子生病的压力,觉得心灰意冷,竟然自己也选择了躺平。甚至自己也陷入了焦虑、抑郁的深渊。

不要忘了,孩子是庄稼,家长是土壤,医生心理咨询师是化肥农药。

换不了土壤,那积极改良是必须的。

家长不如把自己当下的各种焦虑转化为确定性,你的确定性来自于一个个小行动、一个个小确幸,而不是死盯着未来遥远的宏大目标。我首先建议各位家长的是去看心灵成长、人格健全的书籍,健身,打扫屋子,准备可口饭菜,学会微笑、闭嘴、放手。

当然有条件的家长去看心理咨询师、去参加各种家长培训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在成长为教育型父母的路上,在追求精神富足的征途中,只要坚持每天前进一小步,永不放弃,习惯成自然,就能取得成功。

未来谁也把握不了,你能把握的仅有现在,未来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的。只有每一个现在我们都能做好,美好的未来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其实这并不单纯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余生的幸福,也是很值得去行动起来的一件事情。

自勉,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