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坐怀不乱真相(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来龙去脉)

一、柳下惠何许人也?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展氏族谱记载),又有字子禽一说,因此别名展禽。先祖周公旦,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夫子之谥,宜为惠兮’”(《烈女传》),故谥为“惠”,又因封食邑于柳下,后人亦尊称展禽为“柳下惠”,后又被尊为百家姓之“展”姓和“柳”姓始祖。

柳下惠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其事迹只散见于《左传》、《国语》、《论语》、《荀子》、《战国策》和《孟子》等先秦古籍。100年之后的孔子称其为“逸民”,《论语·微子》记:“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思是说,柳下惠生性耿直,接连三次受到黜免。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远走他乡另寻高枝呢?他回答坚持原则正直做人,怎么会不屡受排挤?而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国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要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呢?

又《论语·卫灵公》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被尊为贤人,而臧文仲窃位殃国殃民,与之对比高下立判,不可共处。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因被尊为“和圣”。

《战国策·齐策四》:“昔者秦攻齐,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柳下惠德高望重,影响深远,连侵略之敌都对其坟墓敬若神明。

二、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

然而“和圣”柳下惠却是以“坐怀不乱”而闻名于世,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追根求源,“柳下惠坐怀不乱”之典故最早始于《荀子·大略》:

“不自嗛其行者,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同衣就是穿同一件衣服。《诗经·秦风·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后门指皇后的家族,后门者亦指权贵之士,《后汉书·樊宏阴识传赞》:“权族好倾,后门多毁。”意思就是权贵豪门容易败落。“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王先谦 集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争指甲之利而失手掌,意思就是为争小利而丢了大头。

荀子那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不谦虚慎行的人,会夸夸其谈。古之贤人都是甘于贫困,却不取不义之物,为什么呢?

子夏衣衫褴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官?’子夏答:‘看不起我的诸侯,我不做他的臣下,看不起我的高官,我不再见他。柳下惠与权贵同穿一条裤子,却(因所谓的正直)不被人质疑,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传闻了(真乃道貌岸然也)。为争芝麻那样的小利,却丢了西瓜。’”

中国古代有三个老师非常神奇,不输孔子,教出弟子也是出类拔萃。第一个是春秋时代鬼谷子,教出孙膑、庞涓,自不用说。第二个是心学大家明朝王阳明,在宋朝程朱理学时代之后,门人弟子尽皆特立独行,如王艮、李贽(喊出孔子非圣,与喊打倒孔老二的人简直是异曲同工)等皆为鬼才。

第三个是谁?此人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荀子,名况,字卿。荀子也是贵族出身,这与诸子百家中唯一布衣墨子不同。他对诸子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仁义道德思想,认为这是最好的治国理念,并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然而吊诡的是,儒家代表荀子一生之中有三个知名弟子,有两个分别叫李斯与韩非子,都是法家名士,成为儒家大敌,而另一个叫张苍,则助刘邦夺取天下,后为西汉丞相,也不能算正宗儒家传人。

荀子也曾周游列国,在秦国对其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子的方略不以为然。

荀子思想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与传统儒家思想相比似乎又有点似是而非,对其弟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荀子思想主要有三点与传统儒家思想不同。

第一,诸子百家大多信奉“天人合一”,帝王是天子,灾难是上天对帝王不满之类,但荀子认为“天人相分”,天人互不干扰,不存在“天命”之说。荀子《天论》中认为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而且天道自有运行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第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人“性恶伪善”,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但通过“其礼义,制法度”的教化,可以转“恶”为“善”,则“涂之人可以为禹”,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思想之中,除了“以德治国”外,本身还包含“制法度”教化,礼法制度两手都要抓,走了一条中庸之道。

第三,法古还是发今?这是后世儒家与法家争论的另一个重点。儒家认为法古,模仿三代圣王治国。荀子认为仁义道德和礼法制度也要与时俱进,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先王”时代久远,事迹简略难以模仿,不如近世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荀子“礼法治国”思想超然脱俗,在春秋纷争时代却又无法付诸实践。而其弟子韩非子李斯思想则是与时俱进脱胎换骨,形成了完整的法家理论体系,成为“依法治国”的法家代表。两汉时期,《史记·孟子荀卿列列传》将孟子和荀子并提,但总体而言,荀子仍高于孟子。然而后来自唐宋时程朱理学兴起,导致荀子逐渐成为儒家另类而无缘儒家五圣和孔门十哲,从而无缘进入孔庙。不过,盛世儒家,乱世法家,天道轮回,荀子思想与很多现代治国方略相吻合,由此荀子地位在现代社会又开始逐渐提升。

柳下惠虽然耿直,但是也会和后门者同衣。正因为荀子思想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不落窠臼,因此可能借孔门十哲之一子夏之口,通过传闻表达了对柳下惠的不屑。

柳下惠坐怀不乱真相(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来龙去脉)(1)

柳下惠

三、同衣与袒裼裸裎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说明柳下惠也会与权贵有密切往来,因而柳下惠同衣与女人并无半点关系。不管是联系《诗经》同裳,还是联系《荀子•大略》文中的诸侯、大夫及后门者和争小失大的议论,这也都是很容易得出的结论。

孟子曰:“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翻译过来,(同样是)孟子说:“柳下惠并不觉得侍奉昏君是耻辱,不会因官职小而觉得卑贱;进到官场不隐瞒自己的才干,一定根据自己的原则办事;被冷落遗忘而隐逸也不怨恨,处于困窘之境也不忧愁。与乡里的农民相处,怡然自得而不忍心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没有衣服穿,又怎么能污染我呢?’所以听说柳下惠风范的人,狭隘的人变得宽容,刻薄的人变得厚道。”

这里是说柳下惠既能侍奉昏污君又不会自感卑微,在官场不亢不卑勇于担当,而不会卑颜奴膝丧失正直,同百姓相处能够打成一片,即使百姓贫贱或者缺少礼仪而不能同衣,也不会污染于他(也就是是出污泥而不染吧?)。柳下惠不同于三闾大夫“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也不同于谪仙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不同于刘梦得“往来无白丁”和周敦颐“出污泥而不染”,他只是一个随遇而安和蔼可亲却有点固执的老好人,是为“和圣”。

汉代刘向著《列女传》亦称:“柳下惠处鲁,三黜而不去,忧民救乱。妻曰:‘无乃渎乎!君子有二耻。国无道而贵,耻也;国有道而贱,耻也。今当乱世,三黜而不去,亦近耻也。’柳下惠曰:‘油油之民,将陷于害,吾能已乎!且彼为彼,我为我,彼虽裸裎,安能污我!’油油然与之处,仕于下位。”(《列女传•贤明篇》)

这段话表明,柳下惠三黜不去,是为了“忧民救乱”。他身边的所谓“袒裼裸裎”的人,是指那些“将陷于害”,缺衣少食或者缺少“教养”的贫苦大众。只要自己行为端正,和他们这样往来,又何伤大雅?

上面两者内容似乎大同小异。但袒裼裸裎绝对不会是指权贵豪门,权贵豪门应该是锦衣玉裘。也不应该是指裸体女人。男人近女色,那时也只会认为是“好色”,《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因为裸体女人在侧而会被污染,实乃笑言。

不过,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大概此时已经暗结珠胎。

四、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

无论如何,和圣柳下惠到底还是和裸体女人实实在在发生了联系。大概只因为世人联想丰富,茶余饭后谈男女之事是绕不开的,《礼记.礼运》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西汉初年毛亨《毛诗故训传·巷伯》中注解《诗经•小雅•巷伯》时讲:

“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之不审矣。若其审者,宜若鲁人然。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女不六十不间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曰:‘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是也。’”

经过修改的《孔子家语》也有上述相同描述。

《礼记·乐记》:“煦妪覆育万物。”注:“气曰煦,体曰妪。”意思是“以体相温曰妪”。

《荀子•大略》集解引庐文绍曰:“即毛诗卷伯传所云‘妪不逮门之女,而国人不称其乱’也,非一日之闻,言行素为人所信。”

陈奂《诗毛氏传疏》:“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者,《荀子大略篇》所云,即其事也。”又引段玉裁小笺曰:“后门,即不逮门,谓不及门,无宿处也。”

毛传中颜叔子和鲁男子对待寡妇做法截然不同。毛亨评价说颜叔子考虑不周,不如鲁男子。最后又借寡妇之口,引出柳下惠以体相温无宿女之事,让孔子也发了评论。此只言片语应该是柳下惠与陌生女人交往的最早版本,形成了“坐怀不乱”故事的雏形。

但毛亨距离柳下惠所处年代已经相去数百年。不说传闻是否属实,段玉裁把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和“妪不逮门之女”混为一谈,也是可疑。

五、“坐怀不乱”脱胎而出

元时胡炳文《纯正蒙求》卷文:“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下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而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妄》则记述为:“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

经过历代文人口碑相传之后,到了元代,柳下惠“坐怀不乱”终于有了成型的故事。毛传中的“妪”女也变成了“坐之于怀”,继而故事又浓缩成柳下惠“坐怀不乱”。

柳下惠坐怀不乱真相(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来龙去脉)(2)

国画

柳下惠坐怀不乱真相(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来龙去脉)(3)

铜塑

柳下惠坐怀不乱真相(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来龙去脉)(4)

抽象

柳下惠坐怀不乱真相(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来龙去脉)(5)

石雕

“坐怀”一词最早见于陆游诗《秋雨》:

坐怀江湖间,病鴈湿羽翮。

对比同是陆游的《病雁》:

芦洲有病雁,雪霜摧羽翰,

不辞道路远,置身湖海宽。

显而易见,“坐怀”就是“置身”,作者在两诗中都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悲怆凄凉的画面,深刻体现了作者同病相怜之意。《秋雨》中病雁一句可以解释为:我置身于江湖间,(如同我看到的)病雁湿了翅膀。

相比之下,“柳下惠坐怀不乱”成语历史较“坐怀”更晚。两个词语的坐怀意思没有本质区别--前者可以直接理解为坐在江湖怀里,而后者则是动词被动用法,被(女)坐怀而不乱。

经过千年演化,至此“坐怀不乱”一词已经脱胎而出。而后自明清艳情小说开始则是频频出现了。如:

《金瓶梅•第五六回》:“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

《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彼此同姓,难以为婚,兄妹相称,岂可及乱。俺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你岂可学纵欲败礼的吴孟子!”

白曰:

因此,“和圣”柳下惠品德高尚自不用说,但是真不一定经历过“坐怀不乱”的事情。只是因为时代发展,需要造出一个形象完美的道德标杆来昭示众人,于是后人不断演变加工,最终把“坐怀不乱”之事合乎情理地加身“和圣”柳下惠,柳下惠形象才更加丰满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