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时间(大学生暑假实践有哪些)

漫长暑假如何度过?这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6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1.49%的受访者选择在暑假参加实习、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45.82%的受访者给自己安排的休息时间不足10天 连日来,记者对省城大学生们如何度过暑期生活进行调查后发现,商场促销这类曾经是学生暑期“打卡”最多的地方,如今并不是热门选择,大学生们转变了社会实践思路,有的为了丰富社会经验,了解职场,进行职业“试水”,有的则选择下乡教书,在接地气中增底气,度过了有意义、有收获的暑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时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时间(大学生暑假实践有哪些)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时间

漫长暑假如何度过?这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6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1.49%的受访者选择在暑假参加实习、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45.82%的受访者给自己安排的休息时间不足10天。 连日来,记者对省城大学生们如何度过暑期生活进行调查后发现,商场促销这类曾经是学生暑期“打卡”最多的地方,如今并不是热门选择,大学生们转变了社会实践思路,有的为了丰富社会经验,了解职场,进行职业“试水”,有的则选择下乡教书,在接地气中增底气,度过了有意义、有收获的暑假。

镜头一

连续3年支教山区 让孩子们坚定信念

来自太谷的宁静,是山西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二的学生。今年暑假,她和3个同学结伴来到吕梁下曲庄村教书,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到山村给孩子们上课了。

高考结束那年,宁静下乡走亲戚,偶然来到吕梁文水寄谷庄小学。“当时学校6个年级只有13名学生,当地的教育资源相当匮乏。”宁静告诉记者,当她看到村里的教育现状时,心里就暗暗下了决定,“我要用我的知识帮助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今年暑假,她和同学闫超、赵阳、武俊俏,一起为孩子们购置了桌椅板凳、教辅材料,重点补语、数、英三门课,每天都要工作七八个小时。“给孩子们补课,吃住一切从简。我们4个人自己买来米、面、油,因为租的院子里没有自来水,就从井里打水做饭,有时候太忙经常是一包咸菜和馒头就将就了。”宁静告诉记者,虽然条件清苦,但大家都觉得很值得。

“除了传授知识,我们还能为山区孩子做些什么?”宁静说,她常常在想这个问题。“我们要为孩子们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他们坚定读书的信念,从而发自内心去改变,成为新一代的力量。”连续3年为孩子们补课后,宁静告诉记者,虽然这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他们看到了最干净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

对于大学生暑期实践,宁静觉得,“没有哪项实践内容是‘最’有意义的,只要走出去,任何实践都有意义。发宣传单能得到和陌生人快速沟通的经验,给孩子补课能体会到当老师的‘感觉’,还能为贫困地区孩子播下梦想的种子,这都是我们以后人生路上的宝贵经历。”

镜头二

暑期“试水”一线城市 增加经验也测验自己能力

“现在我正为梦想而努力。”这个暑假,在省城上大学的大三学生周小婷通过在互联网上投递简历的方式,成为央视娱乐公司的一名实习生,主要负责电视节目的前期策划。

周小婷在校学习的专业是戏剧与影视。对她来说,选择到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来实习,既是为增加工作经验,也有“赌”一把的意思:若在实习期间找到心仪单位,那就顺势留下来;倘若在实习过程中感到机会不佳或自己不适合大城市生活,也可以毫无牵挂地转身离开,回家乡或转战二、三线城市。

“在工作过程中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加班通宵是常有的。”周小婷说,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她也因为通宵加班而偷偷哭过,她说“适应了慢慢就好了”。

“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但是,大城市机会更多,更能锻炼人。一个多月的‘试水’磨练,我相信,自己将来会比没有准备的人做得更好。”周小婷说。

镜头三

参与自家企业管理 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与其去别的地方打工,不如就在自己家的企业里学以致用。”来自太原的邢涛是一名大二学生,现就读于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今年暑假,邢涛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帮助家人共同经营自家的食品公司,还在优化月饼生产流水线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每年暑假,都是邢涛和家人最忙碌的时候。“九月份就到了月饼销售的黄金时期,公司必须提前两个月制作和包装好各式月饼,为销售旺季做准备。”邢涛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除了在月饼工厂帮忙外,还和父母共同外出走访考察、参加各式月饼的发布会,掌握行业的最新动向。

“想要找到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暑期工作,太难了。”邢涛说,他身边大多数大学生的暑期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没有太大关系,他觉得,“大学生暑期实践,只有真正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延伸采访

社会实践最好与所学结合 沉淀下来关注过程

“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社会,进而有所思考。”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谭克俭认为,社会实践不应该是单方面付出的过程,而应该在过程中实现多赢。比如将暑假的短期社会实践与长期个人成长相结合,去积累经验。 谭克俭认为,以往单一的以“了解和接触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必须要将社会实践与专业所学相结合。“从社会实践当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宝贵,还是要沉淀下来关注过程本身,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完成任务,不仅浪费了机会,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谭克俭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深入各种不同的职业,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体验,既可以了解社会,也可以了解某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勤工俭学。

本报记者 李飞飞 实习生 焦搏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