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打冰人大全(天路隧道打冰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王凯邦

“大家检查一下头灯是否有电,打冰时不要站在冰溜正下方,一定要注意安全……”新年伊始,高原寒风依旧。1月7日正值春运首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德令哈工务段德令哈桥隧车间天棚桥隧养修工区工长刘建武向工友们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为即将开始的关角隧道除冰作业做准备。

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的咽喉要道,全长32.69公里,由于地质构造、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寒冬季节隧道内拱顶、隧道壁两侧及线路两侧的排水沟内会经常结冰,如不及时清除,积冰侵入限界将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9时许,随着调度命令下达后,刘建武和工友们一同乘坐轨道车进入隧道。隧道内温度低,光线昏暗。刘建武借助头灯灯光,仔细查看洞壁上的积冰情况。

隧道打冰人大全(天路隧道打冰人)(1)

“这儿有冰,同志们,准备干活吧!”刘建武喊来工友,简单布置了一下任务分配,桥隧工们就戴上头灯、护目镜,腰挂手电筒,手握除冰镐,一镐一镐砸向冰柱冰墙,现场噼里啪啦、冰花飞,只听到“咔嚓”一声,一大片冰块瞬间被击碎,掉落了下来。

工友们作业时,现场防护员常楠杰往往站在近旁,身子挺得板正,集中精力,认真瞭望。每隔3至5分钟,他都会与驻站联络员通话一次,确认列车信息及剩余时间。

隧道打冰人大全(天路隧道打冰人)(2)

“这个冰块有点难搞啊,咱们互相配合,尽快结束。”隧道里虽然寒风袭人,但桥隧工们互相鼓劲、相互关心,让工作充满干劲,温暖着彼此。

“打冰不仅是体力活,而且还是技术活,长时间挥镐,虎口处被震得生疼,开裂是常有的事。”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尽管隧道里寒风依旧,但是桥隧工们挥舞着洋镐、铁锹,等到作业结束,个个都是汗流浃背,天气越冷“打冰人”的工作量就越大。

12时05分,距离“天窗”结束还有30多分钟。工友们将砸落下来的冰块冰碴,一铲一铲装进编织袋,遇到大块就用手搬,再利用轨道车运出隧道,倾倒到宽阔地带。

隧道打冰人大全(天路隧道打冰人)(3)

经过3小时的奋战,常楠杰向驻站联络员汇报:“我们除冰作业完毕,人员工具都已出网(防护栅栏),撤除防护。”

12时40分,清脆的鸣笛声划破了关角山的寂静,一列疾驰而过的列车准时安全地通过了隧道,然而刘建武和他的工友们一天的工作才刚开了个头。

隧道打冰人大全(天路隧道打冰人)(4)

在寒风刺骨中,这些默默无闻的隧道守护者,破冰前行,坚守、奋斗,击碎严冬的“寒”,守望春日的“暖”,只为保障铁路线路安全畅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