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天天做用鼻吸还是用嘴吸(到底用嘴吸还是鼻吸)

雾化吸入天天做用鼻吸还是用嘴吸(到底用嘴吸还是鼻吸)(1)

护士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教会病人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器,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重点指导病人使用方法,以免使用不当,导致没有治疗效果或出现副作用。{1}

病例导入

王叔叔,男,45岁,因上颌骨囊肿入院,在全身麻醉下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术后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 布地奈德混悬液2ml氧气雾化吸入,患者在吸入雾化过程中出现呛咳不止,如何正确指导患者氧气雾化吸入呢?到底用是用嘴吸还是用鼻吸?

1、雾化的体位

①体位选择,尽量选择坐位,使膈肌下移,借助重力作用使雾化深入到细支气管、肺泡。深呼吸将雾滴吸入细支气管,到肺泡。

②意识模糊呼吸无力体位选择,侧卧位,床头抬高30度,使膈肌下移增加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利于雾滴在终末细支气管沉降。

2、怎么选择雾化量

正确进行雾化量的调节,

①一般情况下成人为1~4L/min

②幼儿不得超过1L/min,因幼儿喉部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大量雾化吸入易导致缺氧

③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雾化时应采用渐进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从小雾量、低浓度开始,吸入1L/min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至4L/min。{2}

雾化吸入天天做用鼻吸还是用嘴吸(到底用嘴吸还是鼻吸)(2)

3、鼻腔还是口腔

雾化吸入是通过气溶胶沉降机制来达到治疗效果。

经过鼻腔时,许多直径较大的颗粒在鼻腔形成的湍流内粘附在鼻腔内壁,雾化是要通过下气道给药,避免药液浪费。

鼻腔口径较口腔小,粘膜鼻甲弯曲,离子经过时更易沉降。在鼻腔的浪费药量增加,到达肺泡或小气道离子数量减少,到达不应用的治疗效果。

气雾吸入经口腔比鼻腔恰当,和吸烟一样,嘴吸鼻呼。

4、操作流程:

口含嘴式/面罩式雾化器采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方式

妥善牢固连接,先调节氧流量,再连接雾化管道及面罩

氧流量内心轻轻旋转,一般氧流量1~4L/min

检查吸氧装置有无漏气,雾化罐衔接是否紧密,雾化器保持与地面保持垂直

雾化结束漱口,叩背。

经过以上所述,再指导患者做氧气雾化吸入,呛咳症状的明显缓解,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临床上雾化器已做到专人专用,雾化器吸入消毒和保存及其重要,如果消毒不彻底或保存不当致污染带菌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2}

不重视消毒,由患者自行冲洗、存放,患者消毒意识不强,简单冲洗,随意摆放,在检测中发现,自行处理的雾化吸入器的细菌数严重超标。{3}

雾化吸入天天做用鼻吸还是用嘴吸(到底用嘴吸还是鼻吸)(3)

物品准备:一次性圆碗塑料保鲜盒,容量为1000ml水 一片含氯消毒泡腾片(500mg有效氯)

操作方法:一次性保鲜盒盒子外面记号笔写上患者的床号、姓名和住院号。雾化吸入后将雾化吸入器清水冲洗干净后浸泡与患者对应的一次性保鲜盒中浸泡30min,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控干水分,放入消毒的布袋内,挂于患者床头备用,布袋隔日更换。{3}{4}

通过检测,规范消毒与存放方法,使雾化吸入器的消毒合格率提高到>98%。

雾化器消毒使患者放心,也给患者养成认真消毒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消毒的目的,是一种易行。方便有效的消毒与保存方法。

参考文献:

1、浅谈临床上使用雾化吸入器的误区 中外医疗 2009年12期

2、口含式雾化吸入器消毒与保存方法的选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22期

3、雾化吸入器消毒与保存的改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8期

4、一次性保鲜盒在气动雾化器独立消毒中的应用 天津护理2017年01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