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

民国十一年(1922年),位于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曾发生了一场叛乱,也有资料称其为反奉哗变,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反正乱哄哄了闹了一个月左右,波及多个地区,东宁县城都差点被攻陷,其实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争夺,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最后叛乱的主谋兵败后,躲在茶馆让人抓住后给毙了,这场叛乱才结束。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

东宁县城老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要问是谁叛乱,反的又是谁那?这伙人为啥叛乱那?这可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了”,您先别着急,因为民国时期派系众多,有些杂乱,我的先给您捋捋,您听我慢慢道来。

当时叛乱的主谋有两人,一个姓高,叫高士傧,另一个叫卢永贵,这两人都不是普通百姓,当时在北洋时期的地方政府里面,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对方是谁那?说出来您肯定知道,那就是当年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2)

任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民国五年(1916年),在奉天经营多年的张作霖,利用手段将奉天巡按使、镇武上将军段芝贵给挤走了,并大肆制造“奉人治奉”的舆论。袁世凯没招了,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本文为头条泽石原创,请勿侵权。同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改任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兼省长,这为张作霖走向后来的东北王,又迈了一步,同时也是后来发生在牡丹江境内那场叛乱的导火索。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3)

许兰洲,图片来自于网络

为了实现将东北全部纳入其实力范围,民国六年(1917年)8月,张作霖乘黑龙江省军务帮办许兰洲和督军毕桂芳发生内讧之机,胁迫北京政府任命他的儿女亲家鲍贵卿,为该省督军兼省长。从此黑龙江也纳入了张作霖的势力范围,那剩下的就差吉林了。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4)

毕桂芳,图片来自于网络

吉林当时最大的头头是孟恩远,这位也不简单,在吉林经营多年,民国五年(1916年)黎元洪上台后,任孟恩远为吉林督军。据说孟恩远这人还算厚道,当时老百姓对他的印象不太坏。

在张作霖把黑龙江划入自己的范围以后,有些人明白他的心思,为了迎合他,搞了一个驱逐孟恩远的运动。孟恩远本人对此事没有绝对主张,可此事遭到了孟恩远手下两员得力干将高俊峰和高士傧的强烈反对,用地方各界团体名义通电全国,反对更换孟恩远,吁请北京政府收回成命。这时候张作霖的势力才刚到黑龙江,无力再派兵进入吉林,此事就先这么拉到了。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5)

孟恩远,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里您要问了,高俊峰和高士傧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拥护孟恩远呢?我查了很多资料,对于二人与孟恩远的关系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是高俊峰是孟恩远的女婿,高士傧是高俊峰的弟弟。第二种说法是高士傧是孟恩远的女婿。第三种说法是高士傧是孟恩远的外甥。至于是哪种关系都不太重要,反正人家是实在亲戚。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6)

张勋,图片来自于网络

民国七年(1918年)9月7日,张作霖升为东三省巡阅使。这时候的东北,只有吉林一省名义上受张作霖节制,但是实际上孟恩远的资格要比张作霖老,根本不听他指挥。民国八年(1919年)的夏天,张作霖以东三省巡阅使名义,将孟恩远支持张勋复辟和吉林财政混乱作为理由,给北京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去电报,请将鲍贵卿调任吉林督军,并唆使吉林各界向北京政府控告孟恩远。本文为头条泽石原创,请勿侵权。北京政府在六月间,发布了一道命令,调鲍贵卿为吉林督军,孟恩远进京任惠威将军,实际就是一个空闲的职位。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7)

鲍贵卿,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人家能不急眼吗!孟恩远肯定不乐意,高士傧也表示了强烈的反对。高士傧当时的职位是吉林陆军第1师师长,也有资料记载为吉林督军署参谋长。高士傧联合高俊峰、高凤城等孟恩远的手下心腹,说服孟恩远下定决心拒不执行任命,并发表了一份独立宣言。把手下军队部署在长春、农安、伊通等位于奉、吉交界的地方,宣布吉林独立。

不久高俊峰旅的一个步兵团,驻扎在长春北郊,和小日本鬼子发生了冲突,这可给张作霖找到借口了。张作霖一面利用该事件进行施压,另一方面派吴俊升、孙烈臣两员得力干将率军南北夹击吉林。后来在前任吉林巡按使孟宪彝的调解下,孟恩远去职回京(也有资料记载孟恩远直接回天津老家了),高士傧被撤职。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8)

孟宪彝,图片来自于网络

高士傧被撤职后去了大连,呆了没多久又到了上海。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民国九年(1920年)时,高士傧找人介绍,想归顺张作霖,投到他的门下,并希望得到重用,张作霖没搭理他。高士傧只能在上海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并决意投奔直系。他派孟星魁奔走在保定和上海之间,与吴佩孚进行着联络。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9)

吴佩孚,图片来自于网络

1922年,张作霖支持的内阁总理梁士诒,被吴佩孚以“诋梁为帝制余孽,借款卖国”为由,联合苏、赣、鄂、鲁、豫、陕六省督军省长,电请徐世昌大总统,速免梁的职。张作霖那能老实忍着嘛,1922年在4月28日,直奉两军开始激战,爆发了第一次北洋军阀之间争权夺利的直奉大战。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0)

梁士诒,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时候,高士傧又被派上了用场。在吴佩孚的策动下,高士傧联合原吉林军卢永贵部进行反奉,配合吴佩孚对张作霖进行作战。同时,高士傧也想利用此次机会,企图东山再起,以夺回被张作霖占据的吉林地盘。要说高士傧为了反奉,也是下了血本,他把自己在天津的房子都卖了,卖房子的钱大部分都送给了卢永贵,以此收买卢永贵。

那这个卢永贵又是啥人那,据资料记载,他是民国初年绥芬河商会会长、绥芬河游巡队队长卢长顺的侄子,后来卢长顺被土匪王佐枪杀后,卢永贵接了卢长顺的班,任绥芬河游巡队队长。他以为叔叔报仇的名义,收集枪支,扩充队伍,在1919年时,被孟恩远委任为游击队长。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1)

在绥芬河至穆棱一带巡逻的中东铁路护路军,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民国十一年(1922年)5月中旬,高士傧、卢永贵经过准备后,密谋成了“讨奉军”,高士傧为总司令,卢永贵为副司令,一场为时近一个月的叛乱或者叫反奉哗变即将开始。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2)

高士傧讨奉张之通电,图片来自于网络

高士傧与卢永贵的联合叛乱,首先由中东路五站(即绥芬河)发起。叛乱的军队以卢永贵部为主,约1000余人。装备一般,除步枪外仅有两门小炮。后来卢永贵四处招兵买马,收拢了大批土匪队伍,高、卢两股队伍后来发展到了4000多人。高、卢叛乱主要是采取了封锁消息、招募兵马、广造舆论、武装攻城等几项步骤。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3)

绥芬河镇守使衙门兼司令部,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在1922年5月下旬时,高、卢兵分两路,主力部队沿中东铁路西进,另一部分进取位于东宁县境内的三岔口。因当时直奉战事正紧,奉军部队多数被调往了关内作战,沿铁路线进攻的高、卢部队得以顺利占领了沿线的车站,直抵一面坡。

为了切断东宁县及附近镇、站与奉军的联系,从哗变一开始,高、卢就派部下封锁并断绝了交通,前后达半月之久。据《东宁县知事呈吉林省警务处报告》记载,当时东宁知事“共发文电十余次,诚恐多被扣留,不能到达”。由于消息被封锁,在吉林驻扎的奉军没能及时获得哗变情报,所以没有及时派兵进剿,使被围困中的东宁县城得不到援兵相助,迭次告急,险致破城。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4)

东宁县城老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封锁消息之后,为了继续扩大部队规模,卢永贵于5月20日,派人到东宁县城附近村镇大肆招兵。其实这之前,吉林省督军署曾经下过一次电令:“遇有到境招兵之人,如无张总司令(指张作霖)及督军印文,无论持有何机关护照,一概禁止。”而卢永贵所派招兵的人员,既无合法证件,且“态度暧昧不明”,东宁县知事派人探得这一消息后,立即将此情况电报吉林奉系当局。但因怕引起祸乱,也不敢公开干涉,只能派人监视,并在中间做梗,这样导致高、卢招兵效果不佳,根本没招到几个人。

但高士傧、卢永贵与一般的军阀或者土匪相比,确实有不同的地方,很懂得攻心战和舆论战。他们在攻打东宁县城及邻近县、镇之前,为了表明叛乱的“正义”和“正统”性,以骗取民众同情和支持,高、卢二人还曾派人到东宁等地张贴布告,广造舆论。布告内容大意是:“奉吉东讨逆总司令高士傧、副司令卢永贵名义布告人民”,“本总副司令奉吴巡阅(指吴佩孚)使转奉中央命令,讨伐张使(指张作霖).......”,还并加盖乐方印。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5)

东宁县城老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些做法对于消息闭塞,对于不太了解直奉战情况的当地民众来说,确实起到了很大的蛊惑作用,从当时东宁知事韩积之在向上呈送的报告中便可看出,“愚民知识浅近,率尔盲从,加以辗转相传,遂使全县人心大为摇动。于斯时也,惧外患之方殷,虑内忧之隐伏,兼筹并顾,煞费经营。爰经知事屡向商民人等苦力劝导,几乎舌敞唇焦......”

做好准备后,5月25日,高、卢部下1,000余人开始攻夺东宁县城。当时说来也巧,在叛乱之前,正好赶上了驻地陆军换防,东宁的部队大部分已开往密山,城内军、警只剩下二百余人,形势十分危急。本文为头条泽石原创,请勿侵权。东宁县知事韩积之一方面派人乔装绕道出城,“分催驻扎两乡各警团及开任密山之军队,令其星夜来城,以便协力防剿”,并向吉林方面“文电告急,请发援兵”。另一方面,韩知事和城内的王姓团长“亲率警察所长及县署得力人员,分赴各城门及炮台,昼夜巡察”督战。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6)

绥芬河铁路公寓老照片,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在围攻东宁县城的同时,高、卢的另一部分人马,在1922年5月27日,从绥芬河沿线沿中东铁路向西各县、站攻打,“东由绥芬河西至海林,其间大小十站旦暮之间均被占据.....职处第三区警察、第二第三两分署以及海林、乜河、牡丹江驻在派出所,均以事仓猝抵避不及。当时官警仅将文卷设法收藏,幸未尽决,至其所有枪弹服装铺垫等项,均因匪变热炽力难抵抗.....。”上述是当年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署管理处处长金荣桂呈吉林省长公署报告中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在高、卢叛乱的初期,因奉军兵力空虚加上信息封锁的原因,叛军的进攻是节节得胜。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7)

张宗昌,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俗话说:“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高、卢叛乱的消息还是在不久后传到了张作霖的耳中,张作霖闻听后大怒,思来想去派张宗昌也就是被称为狗肉将军那位,来进行平叛。张宗昌其实不是老张家的原班底人马,属于冯国璋的人,因在护法运动中战败,想投入直系,直系首领曹锟的本意是想留他,但吴佩孚瞧不上他,没招了,他又和曹锟手下一名不得志的军官许琨一道,投奔了奉天的张氏。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8)

冯国璋,图片来自于网络

现在网上有些人把这位狗肉将军说的一文不值,这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的,抛开他的那些恶行及一些事情离谱的做法来看,从许多迹象表明,这个人并非鼠辈,也不是个没有头脑的莽夫,从此次平叛中便可见一二。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19)

曹锟,图片来自于网络

据传当时张作霖只给了张宗昌50支旧步枪,也有说只给一个营的,反正实力相差悬殊,去进剿高、卢叛军,这要是换别人那肯定不能接这个活,但张宗昌接了。原因很简单,张宗昌这个人可谓是履历丰富,人生的经历及阅历都相当多。年幼吃过苦,后来从山东掖县老家跑到关外,打零工、扛活,啥活都干过,还天天与小偷和土匪打交道。早年间他在中东铁路当筑路工,因他身材魁梧,勇于干重活,宽厚大度,讲义气,不久在筑路的这帮工友当中,非常有威信,还得了一个“张快腿”的外号。后来他还学了一口流利且发音准确的俄语,就连老毛子也都敬他三分,时间长了华人警察也都听命于他,中国人这块有啥事,也都找他由他出面处理。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20)

绥芬河车站老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所以此次张作霖派他来平叛乱军,他心里是有底的。因为高、卢叛军中的大小头目,大部分都是当年和张宗昌一起闯关东的老乡,这些人中不是黄县就是掖县人,大多久闻“张快腿”的名号,所以张宗昌没费什么劲,就把叛军中的大部给变成他这头的了,张宗昌还虚张声势,制造出开来军列的假象。本文为头条泽石原创,请勿侵权。这么一来形势一下反转,因为叛军本来也是乌合之众凑在一起,在一面坡刚接触上,高、卢部队便溃不成军,很快撤回,与原攻打东宁县城的部队合为一股,孤注一掷,再作攻城,打算死守东宁县城,以谋东山再起。

据《东宁县知事韩积之呈吉林省警务处报告》记载:东宁县“其境中人民,迭经知事极力相告,已渐觉悟”,老百姓对守城给予了很大援助,而且“前调未到之军队警团,绕道来城者,已有数起,又有二旅三团二营六连王连长玉振带队60余名,到县援助,遂经知事与王团长会商分拨军队警团,由知事督令属军协力守城,由王团长亲率大军既警团携带大炮,于九日天明时出城痛剿,激战一日,始将该叛党一并击退”。这也就造成了高、卢的攻占东宁的失败。

东北三省被夺发生在哪次事变(民国东北发生叛乱)(21)

奉直联军首领,前排免冠者为张宗昌,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攻城兵败后,高、卢残部向西南老黑山一带逃窜,东宁县军队、警团乘胜追击,残兵力不能支撑,一股逃到俄国境内,另一股逃往珲春一带,也有资料记载为汪清一带。


高士傧与卢永贵逃至珲春后,藏在了一间清茶馆里,至于二人被抓的经过目前也是说法不一,有的资料记载二人是在1922年6月14日,被张宗昌的兵给擒获了。另一种说法是他俩手下有名姓乌的营长,这个乌营长见大势已去便倒戈了,将二人抓获后交给了张宗昌。没两天张作霖下令,将两人在珲春就地处决,1922年6月25日,高士傧、卢永贵二人被枪决。至此,这场在东北境内为时一个月左右的叛乱,以彻底失败告终。感谢您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