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 简易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

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 简易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1)

期末考试马上到了,不爱数学的女儿也更认真对待数学了,因为她说放假了她要玩游戏,我给出了同意的条件,那就是数学得考到我认为对她而言合理的分数。今天看了看她的作业,找了一次做得最好的拍来给大家看看。这里我要借她的作业表扬一下她的数学老师,因为她的数学老师的严格要求,她才能做出这个效果。而这个效果,我相信她上了初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会比较轻松。

简易方程是小学五年级上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初一上册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五年级的简易方程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初一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效果。初一的时候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有几个难点。

1 用字母代表数的含义。不像小学教材,教材中会先给出图片,然后让学生填写字母,初中的内容大部分只有文字,孩子的想象能力如果跟不上,他们就想不通,也就不会做题了。

2去括号。加号后面带括号的情形去括号很容易,但去括号时若括号前是负号,则去掉括号后要变号。一元一次方程中此部分内容是最多同学出错的地方。简易方程部分的去括号主要运用因式分解,但到了一元一次方程,则除了要用到因式分解方法,还有加减乘除甚至乘方等各种运算复合在一起,括号也不仅仅是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和大括号。复合运算中思路不清晰,一个符号错,整道题都错。

3 去分母。当等式左右两边各一个加数时,去括号一般难不倒同学们,但到了一元一次方程,基本上有多于两个以上的加数,而不一定每一项都有分数,这个时候去分母,有好大一部分同学就会忘记原来没有分数的加数导致漏乘最小公倍数。五年级的时候主要是同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情形,使得未知数前面的系数为1。这是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基础,因为初中阶段出现的数更复杂了,不再局限于正整数,而是可能是负数、可能是小数或分数,甚至跟麻烦的带分数。

4 移项。这部分错得最多的还是符号问题,很多学生忘记移项以后要改变符号。小学阶段不强调移项,而是强调等式左右两边同加、同减一个相同的数。五年级的这部分如果学好了,到了初一,移项也就非常容易了,因为清楚为什么。我看我女儿的数学老师就严格要求按照同加同减来解方程,缺一步都不行,哪怕已经会的题也必须这么写。以前我还以为这是多此一举,如今看了初一的学生做一元一次方程,才知道基础训练的重要性,特别对于理解能力一般以下的同学,更要严格按照格式来训练。

5 方程的应用。简易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这两部分知识点的难点就是应用题。对于应用题的求解,一是要求读懂文字的逻辑关系,二是能够对应符号和汉字,比如“增大”对应“加”,“减少”对应“减”,“一共”对应“和”,“几倍”对应“乘以几”,“几分之几”对应分数相乘,“平均分成几份”对应的是除法等等。这些文字读懂了,再加上修饰关系得层次性清晰了,比如说:B比A的三倍还多6。这个式子表示成为B=3A 6。如果B和A用更多的文字描述来表示,有些学生就看不懂了。

所以,现在学数学,语文的基础也非常重要。所以我认为,小学低年级作业少时一定要抓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现在数学的应用题越来越贴近生活,很多学生会因为内容太丰富而干扰到对数学方面的理解。计算能力固然重要,但文字理解能力在数学同样重要。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请帮忙“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