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行业目前的现状(北京房产中介行业的变革)

如果你够细心,也许能够注意到,最近几个月在北京市住建委官网上,房地产经纪机构查询信息一栏中,备案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数量一直在减少。

4月末,还有3260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达到历史高点,而在之后便开始逐月减少,目前已经降至3037家。短短8个月,在北京住建委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数量就减少了超过200家。

这一现象的成因,并非仅仅由于市场环境的恶化,更重要的是有形之手的作用。自2017年5月开始,北京便已停止注册房地产经纪公司。

目前在北京市工商局的网站上,想要注册一家从事房地产业务的新公司,可选择的主营业务类型仅有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与资产管理、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房地产测绘和房地产担保五项,而“房地产经纪”选项已经消失无踪。

房产中介行业目前的现状(北京房产中介行业的变革)(1)

在北京这个超级都会城市中,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无论是买卖还是租赁,都离不开房产经纪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带看房源,协助谈判签约等服务,北京二手房交易中的70%-80%都也是由经纪机构来协助完成的。

停止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注册后,北京的中介公司数量将会只减不增。而按照一个营业执照对应一个经营场所的原则,中介机构每一家新开办的门店都必须拥有独立的营业执照,因此,这项管理办法也堵住了北京房产中介的规模扩张之路。

那么,控制并减少房产经纪公司的数量,对北京楼市意味着什么?

1、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加

经历多轮调控之后,北京中介行业几番洗牌,行业集中度已经大大提升。目前,3千余家备案经纪机构中,每年交易量排名TOP10的经纪机构已经占领了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交易量排名首位的中介机构与排名第10位的中介机构之间,却有着多达百倍的销量差距。这样的差距,在调控收紧的年份里愈发明显。

房产中介行业目前的现状(北京房产中介行业的变革)(2)

2014年与2017年政策高压的市场环境下,TOP1销量均是TOP10销量的120倍上下,而调控政策相对宽松温和的年份里,二者间的差距却略有缓和。

由此可见,虽然身处于同样的政策环境中,但大型经纪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也更善于利用市场的周期性变化扩大规模,增加市占率,化风险为企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北京停止经纪公司注册,在行业规模只减不增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格局也将由狼烟四起逐步过渡到群雄争霸。

2、提升准入门槛,增加扩张成本

虽然北京房产中介行业正在甚至已经进入了寡头时代,但头部企业是否能够持续保有压倒性的市占率,仍存在一定的未知数,市场变革的关键仍旧是“停止经纪公司注册”这项管理措施。

与此前中介机构租个底商装修一番,再招几个经纪人就能开办一家新门店的粗放式扩张模式不同,北京停止新注册经纪公司后,中介机构只能通过收购其他中介公司的方式获得经营资格,行业准入门槛提升,扩张成本大幅增加。

上一轮紧缩调控之后,头部企业在2015年的市占率迅速提升,未来1-2年时间里,由于扩张成本的上升,借助资本力量的企业能够走得更快,而依托自有资金的企业很可能因此失去一定的市场机会。由牌照引发,房产中介行业的头部企业间,也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惨烈洗牌。

3、行业管理力度将不断加强

以经营资格为门槛的限制下,房产中介行业的市场格局终将逐渐稳固。

房产市场的旺市时期,房产中介的牌照必然会价格高企、一证难求。而那些在淡市时关闭门店、出售公司的中小房产中介,在市场转暖时如果没有实力收购牌照,只得就此退出行业。几番清洗后,北京中介市场将成为数家大型机构鏖战的天下。

当房产中介行业的企业数量被控制在一个合理范畴内,管理半径的减少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此时,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控将势在必行。

未来,房产经纪机构将面临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夹击,谁能突破重围,走出一条漂亮的增长曲线?洞悉行业的发展规则,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才是要义。

长按二维码关注毅家之言

每天一篇新鲜热辣的房产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